/蓬客2022招募 | 当一个充满想象的展览计划给出答案,我们还要继续想象

蓬客2022招募 | 当一个充满想象的展览计划给出答案,我们还要继续想象

关注我们,加入聚落

  前言  

 Hi!一年如白驹过隙,三宝蓬美术馆内的红梅陪着大家一起度过了2021年的冬天,又迎来了2022年的春天。

2021年蓬客计划第三季已经完满完成,过去的一年里,有哪些新锐艺术家参与进来呢?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惊喜的陶瓷作品呢?2021年,我们共同完成了什么呢?

2022年,我们又在寻找什么呢?在充满创造与惊喜的时代,一切好像都值得被发掘和呈现,但惊喜与创造的呈现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放缓激动的心情,慢一点才能够挖掘背后的意义。


2021×5场蓬客



    疫情之下,我们都在反思

2021年第一场蓬客展览在4月,是来自美国艺术家马特个人陶瓷雕塑展,整个展陈贯穿三宝蓬美术馆一层展馆空间,包括由玻璃与夯土围合而成的2号展厅,室外白沙中庭,平行浅水台,以空间的变化将作品的展览线索串联起来,同时展陈设计中的巧思与作者自身含蓄的情感相互作用,以如梦如幻般的游走体验与感受,呈现出这场《镜花水月》展览。

蓬客No.14 | 《镜花水月

左起第三Matt  Watterson马特·沃特森


第二场展览《自然给予我们的福音书》是今年刚刚硕士毕业的两位青年艺术家方雪莹、王怡,她们以自我的视角关注人文与自然生态问题,展陈贯穿三宝蓬美术馆一层空间,展出了关于陆地、山川、城市、人文,海洋、气候等系列问题的陶艺作品。其中《云南文字》系列、《风暴》系列、《无痕之境》系列以鲜明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有强烈个人意识风格的陶艺作品,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饱满的创作激情与敢于实践的精神。

蓬客NO.15 | 《自然给予我们的福音书

左起第五王怡,第七方雪莹


第三场展览邀请了青年艺术家毕纯超、张予以生活与日常为基调策划的《幕间》瓷画新作展,希望唤醒我们日渐贫乏的心灵滋养,从无心顾及到有心关注生活细节,是社畜之后的小确幸,是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态度。最重要,我们通过艺术家笔触的虔诚与柔和,感知到拥有一颗温柔的心,诚然对待这个世界的力量。

蓬客No.16 | 《幕间

左起第一排第二毕纯超,第三张予




第四场展览是青年艺术家叶菁的《一路荆棘 一路繁花》,艺术作品以革新的瓷画技术带来全新的视觉效果,《一路荆棘》系列、《黑天鹅》系列作品使得瓷画艺术呈现出一种未来感,充满神秘与紧张的氛围。

蓬客NO.17 |  《一路荆棘  一路繁花

菁 


第五场展览是侯玥的《他像无形》陶艺展,挖掘泥土的故事性与叙述性。陶瓷材料在过去漫长的时间内被限制了自身具有超级可塑的特性,注重材料语言本身的力量,做一场纯粹的艺术表达,于陶瓷,于艺术家都是一场勇者的无畏。

蓬客NO.18 | 《他像无形

左起第一排第二侯玥(黄色连衣裙)


蓬客计划历经三年时间,从2019年“呈现景德镇人文生态”到2020年“创造不同,呈现不同,才是与众不同”,再到2021年“艺术世界,大有缤纷”,持续关注有个性有想法的青年艺术家及先锋作品,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青年艺术家群体、艺术工作者关注,这是一件让人兴奋开心的事情。


同时,蓬客计划得到了景德镇日报、瓷都晚报、景德镇在线等地方媒体的关注与报道,也得到了行业内专业人士的关注与指导,知名作家涂睿明先生连续三年担任蓬客计划展览顾问。2021年,蓬客计划得到了一条的关注,其中马特和侯玥两位青年艺术家作为代表被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景德镇这座城市中人与陶瓷,艺术与人文所构建的独特魅力。




2022×第4季蓬客招募



    景德镇,无限边域,无问西东


现在三宝蓬·蓬客计划将开启第4季招募,我们期待哪些青年艺术家呢?以何种方式展望2022年呢?


2022年,蓬客计划年度主题「边域」,年度slogn:景德镇,无限边域,无问西东。共同探索陶瓷艺术的丰富多元及无限可能,期待在更加年轻一代的艺术家身上,看到古老的陶瓷艺术更为大胆的艺术创作。从工艺、材料、再到思维,每个独立的青年艺术家跨越寻常,展现出独立精神。


在一座洋溢着艺术美的理想之城,我们要做得就是拿出放大镜发现、探索以及分享。


2022年蓬客计划策划8场展览,艺术家年龄90—00后,不限工艺不限材料不限题材,不限国家地域。目前已经确定7位艺术家,还剩最后1位名额。另外,我们将留出2个名额,作为蓬客计划特展系列(无任何限制,只要作品、想法非常新,有时代性)。


  关于蓬客计划支持: 

1.场地支持:提供展览场地1号展厅&2号展厅&3号展厅&4号展厅

2.展陈支持:展架&展台&投影仪&海报制作打印&标签

3.策展支持:专业策展团队共同策展&执行

4.媒体支持:在地媒体&公众平台

5.推广支持:文章&图片&视频

  今年的推广相较于往年  

  将会有以下升级:

1.艺术家独立时尚大片

2.展览策划、布展、展陈过程摄影,摄像全纪录

3.展览作品展陈高清组图

4.三宝蓬美术馆展览证书

5.艺术家展览纪录片1支& 探展短视频2支

6.品牌文化沙龙【西席·瓷语对话】访谈视频(代表性作者邀约)

欢迎报名蓬客计划,详细咨询请@曹棠~!





2022蓬客计划



    7位参展艺术家



吴承澈

OH SEUNGCHEOL

1991年8月1日出生于韩国,檀国大学陶艺系本科,景德镇陶瓷大学2018级艺术硕士。


代表作品《The shapes of colors》系列是无论平面和立体,都将“面”定义为一个画布,在内部重新构成和重新配置空间,在物体本质形态上形成了新的空间性。我们在看某个事物时,会以已经习惯了的习惯性形象来判断颜色和形态并决定。这个工作将这种习惯性认识用颜色、平面、错觉效果这三种要素体现成色面组合成的几何图形,让观众感到视觉混乱。

《The shapes of colors》系列 

作品尺寸:121 x 61cm

《The shapes of colors》系列 

作品尺寸:21 x 21 x 56cm


从而能够认识到对立体和平面的固定视线,摆脱习惯性认识,唤起灵活的思考和对空间的再认识。从寻找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从理解的固有观念中摆脱出来,被赋予了可以自行判断和定义作品的主体性,欲通过此种方式,使艺术家和参观者之间形成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以作品为媒介,形成水平结构。


申智惠

韩国弘益大学东洋画系、陶瓷玻璃系学士双学位,中国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设计陶瓷装饰设计方向硕士。

《That flower stands on two legs

(双腿花)

porcelain,49x23x9 cm

在她的作品中,主要出现抽象化或片面描写的植物或者自然物,但这并不仅仅包含对自然美的赞许或敬畏。对在大城市长大的她来说,最神秘、最陌生的对象是不人为的“完全的大自然”虽然不知道现在这个地球上是否存在,但是因为是位于我想象中的大自然,所以增加了“完全”的表达方式-。还有特别是大自然里的植物的造型及其象征性是最梦幻的造型语言,所以我借用植物的形象进行表达。

《落叶曼陀罗

stoneware,62x62x9 cm

《怀抱

stoneware, dimension variable

我通过《落叶曼陀罗》等抒情作品重新诠释了对自然风景的情感,易碎的薄瓷片的反复重叠,形成抽象的画面,吸引观赏者思考。《双腿花》通过不存在的异形植物形象,隐喻某些感觉到不稳定和奇怪,但仍然生活在世界上的很多存在。活用植物这一题材和陶瓷的特性是我打开世界的钥匙,在帮助我进行探索的同时,让观赏者更加熟悉地走向我的世界。





欧阳宁远

1996年9月出生于江西萍乡,2015年至2019年景德镇陶瓷大学陶艺专业学士学位,2021年至今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在读。

《博山初春》之三

30cm×11cm×15cm

《博山景》之五

58cm×20cm×40cm


传说中海上有一座仙山——博山。

博山四季风光旖旎,欲雨时分,云气涌动,群山朦胧。博山之奇石尽藏山容水貌。

《关系03》

48cm×55cm×35cm


泥与纸相互作用,在高温中纸燃烧殆尽,泥土却炼狱成瓷。但在瓷中依然保存着纸的“存在”,纸在干湿变化中收卷曲,有一种自然的力量,静默如谜。


徐阿娟

徐阿娟,出生于江苏苏州,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作者专注于陶瓷和混合媒体的艺术实践,也曾驻 地创作了大型的户外公共装置雕塑艺术。她的母亲和祖父母都来自四川苗族,父亲是汉族人,跨文化和跨民 族的交流对作者来说很重要,除了自己家庭背景中的跨文化、跨地域问题,她也在努力关注与探索着中西方 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绣苗服》 陶瓷及灯光装置

560cmx80cmx170cm


我的母亲和祖父母都来自四川苗族。在坐了 30 多个小时的火车,然后又在蜿蜒的山路上坐了很多个小时的汽车后,我抵达了外婆外公们山里的家乡。花山节的时候,大家都会来到山顶上庆祝。姑娘们穿着鲜艳的裙子跳着舞,男人们敲打着牛皮鼓、吹起了芦笙。我在那里的经历仍然非常生动,那里未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热情一直让我着迷。我从心底里爱着苗寨。我的雕塑装置作品展现了我对充满激情和活力的苗族文化的热爱。 

助力乳腺癌宣传月,与 Pinyin press 合作销售的这款背面 褶皱的金边·哑光白色奶杯,收入的 30%将捐入中国癌症基金会、并用于乳腺癌防治的公益项目。


王荣辉

2015-2019广州美院陶瓷艺术设计学士,2020至今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在读。

《绳》

150cm×75cm 

《青瓷·再造》

尺寸可变


《瓷之以恒》

36cm×36cm×32cm


陶瓷材料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经过高温的洗礼,是粗矿的、细腻的、冷静的、冲动的,这些矛盾都蕴含于泥土当中,作者试图从内部去寻找泥土的意义,一种形体与空间的意义,一种坯体与釉料的意义,一种泥土中的理想与现实的意义,去唤醒沉睡在我们记忆里属于泥土的野性。


傅铭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在读。

《月亮罐》系列

当第一把火为人类点亮了一个新的生命时代的时候,火便被有意识的使用于日常,通过柴烧这样一种古老的烧成方式,试图将人为有意识的介入和对柴烧本身所自带强烈的偶发性能够达成相融,降低对作品的掌控力从而换取一丝被偶然赋予的灵动,火的痕迹更像是一种无名书,需要你细心观察体会陶土黏土上丰富的色差和肌理变化,这些变化源于自然,质朴、内敛,不华丽,不张扬却可直达人的内心。


卫晶晶

景德镇女陶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工笔画协会会员。

201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军教授和景德镇陶瓷学院杨冰教授。

《拥抱》

《芳华2》

研习釉下五彩十余载。本科毕业之后,一直跟随在陆军大师和杨冰教授身边学习,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研究,逐渐摸索出了釉中五彩工笔绘画的工艺技巧,将传统中国工笔画的掏染,薄染等技法的特点运用到陶瓷绘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在题材上,我更加热衷于对自然之景的描绘,夏日葵,凌霄花等是我日常钟爱的描摹对象。在设色上,我更加偏爱时尚,鲜明的颜色,使我的作品更具时代感。






三宝蓬美术馆当前展览



1号&2号展厅正在展出:

【绽放】——菲·主流 青年女性瓷画联展


3号展厅正在展出:

《百卷青绿》—瓷画复刻当代呈设展



编辑:曹   棠

排版:江海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景德镇三宝蓬艺术聚落”(ID:sanbaope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