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F艺术库 | 黄鹿:赋予空间生命力的花艺装置艺术家
PAF艺术库是由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发起,用于发现、推荐优秀的新锐艺术家,匹配甲方艺术采购和跨界联动需求。
本期,我们推荐的艺术家是赋予空间生命力的花艺装置艺术家黄鹿。
比起艺术家,我更是花艺师。
——黄鹿
植物,是将艺术回归于生活的媒介,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生命中的艺术家。92年的四川姑娘黄鹿,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她是国内优秀花植设计师,当代装置艺术家,成都一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理人,是世界花艺艺术大师Tom De Houwer与日本草月流花艺大师川名哲纪的得意门生,她从小就对“三维的、有空间的东西”格外喜爱。
对于黄鹿来说,植物是拥有温度和情绪的材料,天生与人亲近,它丰富、多样且可塑性高,哪怕是加工而成的,都带有温度感。将其与特定的空间融合在一起,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展现出它们的生活美学,搭建起大众与艺术的通道。
▲《树与纸的关系》
材质:树枝、纸
尺寸:350X200cm
在她的世界里,每一种植物都有独特的面目表情与性格特征,她用心与花草植物相处,将自然状态与艺术形态相结合,让艺术由“感”而 发。
装置艺术对黄鹿而言,是一种服务于空间的艺术形态,与环境产生关联,与观众产生共鸣。花艺着重强调的是植物之间搭配的美感,而装置强调的却是一种形态意识表达。她以花艺为媒介,以装置为表达形式,不断探索植物的更多的可能性,用作品表达每一个时期的真实自我。她以丰富创意将温柔脆弱的鲜花融入不同装置,爆发出极强的生命力,让空间绽放无限可能性。
因为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她尝试将自己喜欢的雕塑艺术和建筑艺术与花艺装置相结合。这种组合的艺术形式,在国内并不多见,黄鹿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恰如她所说的,“艺术是没有边界的,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融入其中,创作不应该被限制与圈禁,反而应该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
▲《梦在灰烬里起舞》
材质:木机构、亚克力、蒲公英
尺寸:800X500X300cm
▲黄鹿作品
▲黄鹿指导作品
花艺与艺术,它们都有一个“艺”字,很多人对花艺有误解,认为它门槛低、受众群体大。因此它给大多数人的感觉并不像绘画、音乐那么高级,大众普遍认为它只是生活的一种附加形式,甚至没有将其当作是真正的艺术品。
▲黄鹿作品
然而,要把花艺艺术做好也不容易,需要学习大量专业、跨界知识,还要不断发挥创意。“我希望通过自身的设计与空间掌控能力,将花艺装置与当代艺术结合,刷新大家对花艺固有思维的认知,共同分享探讨花艺设计的无限可能性。”黄鹿用作品展示了花艺可能到达的高度,寻常可见的植物材料通过重新地组合和设计,变成极具创造力和震撼性的装置艺术作品。它们有温度、有情绪,与所在的空间融合、互动,展现出了感染力超群的生活美学。某种程度来说,黄鹿的作品也是连接大众与艺术的桥梁。
对黄鹿来说,灵感来源有很多,下雨时的雨滴、玻璃破碎时的画面,可以选择任意一种状态去开始创作。没有主题和思路的时候,她会拿出一支笔来乱画,或者去挑选材料,根据材料去发散思维。“不禁锢自己,人、事、物、空间,都有产生灵感的机会。”
植物这一艺术题材,因其固有的生命周期和特殊纹理而与众不同。各种各样的环境和季节因素都会造成植物的微妙区别,但也正是这样,人们才会对花草树木的千姿百态格外着迷。正如黄鹿所说:“我喜欢植物天然的生命力和时间带来的肌理感,世界上不会出现完全一模一样的两株植物,这种与生俱来的特性有太独特的魅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艺术季”(ID:uas-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