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铅笔塔” 背后的亿万富豪一条街,竟然一半都是空的!?

纽约“铅笔塔” 背后的亿万富豪一条街,竟然一半都是空的!?


图片来源:theguardian

纽约正在变得越来越高、越瘦、越贵。

每一个去纽约的人都忍不住拿着相机对准这些不可思议的建筑.

如果说建筑就是城市里的“雕塑”的话,那这些细长的建筑无疑让人联想到Alberto Giacometti的雕塑,Giacometti的雕像很薄,像一根棍子,一根线,超现实的比例让人印象深刻。


纽约的铅笔塔也是如此。



铅笔塔巡礼

效果图,来源6ft

让我们依次来看看这些铅笔塔:

(1)位于57街的432 Park Avenue(公园大道432号),开发方为CIM集团,由Rafael Vinoly设计(伦敦的寻呼机大楼就是他的作品)。项目起始2012年,于2015年12月23日完工,封顶时建筑高度为增至425.5米,共有104间公寓单位,中高楼层可俯瞰整个中央公园。建筑拥有对称的立面,外墙从远处看像是纯净的大理石,但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


(2)  位于36 Central Park South的Park Lane hotel(柏宁酒店)也会重新改造,大概率会变成高层公寓。Witkoff 集团与一众资本已经以 6.6 亿美元收购了著名的 47 层 Park Lane 酒店。目前建设未开始。

(3)  53 West 53rd Street,它就在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边上,普利策奖得主Jean Nouvel设计了一栋77 层、共计145 套公寓的塔楼,其标志是有一个倾斜的结构,不仅让设计显得活力,也满足了纽约市对退界及地块限制的要求。它于2018年年中正式封顶,但到2020 年初才正式完工。


(4) 111 West 57th Street,也叫施坦威大厦,其改建工程始于 2014 年,施坦威音乐厅作为项目的一部分也进行了修复,项目于 2019 年 4 月封顶,住宅部分在去年2021年正式面世。项目成本高达20亿美元。



(5) 123 West 57th,此项目之前的开发商是Extell Development;但在疫情之后,变成了Alchemy-ABR 和 Cain,希望在 2024 年建一座新的26 层精品办公楼。


(6) One57: 157 West 57th Street,开发商仍然是Extell Development;这座 306米高的塔楼于2014年开放,有92间公寓,整体建筑像是“层叠的瀑布” 。

(7) 217 West 57th Street,中央公园大厦,高达472米,是美国第二高的建筑,也可能是全球最高的住宅建筑。开发商又双叒是Extell Development,设计师是Adrian Smith与Gordon Gill,他们设计了迪拜的哈利法塔。


(8) 220 Central Park South,很多人直接叫220。于2019年正式落成,高度290米,开发商是加拿大公司Vornado,大楼共有70层,共116个单元。

从形态上看,这些建筑都如“铅笔”一般纤细。

如果传统高层建筑的高宽比在8:1 之下的话,那这些建筑是彻彻底底地打破了这一界限。

最极端的111 West 57th Street(施坦威大厦)甚至达到了惊人的24:1.



铅笔塔的挑战

从工程上来说,如此纤细的建筑有其独特的结构挑战:

想要保持建筑的稳定,就必须加固结构

地基得足够深,材料必须足够坚固——

近几十年来,建筑材料有了巨大的进步,数据显示,钢筋与混凝土的强度提升了2倍,更高强度的材料可以减少混凝土墙的厚度,减少所需的内部结构的数量。这是实现超薄建筑设计的关键因素。

结构设计上也必须物尽其用,用加强结构以抵抗载荷,比如通过使用支腿墙将建筑核心连接到两侧的周边柱来分配载荷。

例如,在111 West 57th Street(施坦威大厦)中,结构设计师通过在东面和西面使用剪力墙来加固,同时保持北面和南面的视野畅通无阻。

还必须考虑到风。所有的铅笔塔无一例外都有巨大的阻尼器,目的就是降低建筑顶部的巨大摆动。


432的阻尼器↑

另外一个方式就是开放式机械地板,在公园大道 432 号,你可以看到很多楼层都是空的,对,这些楼层特意是为”风“而建的,这些开放式机械地板可以将风荷载和由此产生的运动减少 10%-15%。


看,中间留有空楼层↑

总之,当建筑物的高宽比超过 8:1 或 9:1 时,

建造成本会变得不成比例地高。

即使有这么高的建筑成本。但还是出现了一系列建筑问题,包括

漏水、停电、电梯故障以及建筑物在风中摇晃造成的噪音。

而且对消防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里我们不细说,毕竟咱也没有真正住过……

另外一个问题是政策与公平。

很多纽约当地人第一次听说铅笔塔是其正在建造的时候,开发商不需要规划许可,也不需要通知任何人。没有公众审查,也没有社区参与。

这让不少人对于这些塔楼是否做到了“公正”持怀疑态度。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纽约的规划分区历史:


1915 年纽约市颁布了第一部分区法,分区用来规范建筑物的体量,并纳入“退界Setback”要求,目的是让更多的自然光和空气能到达街道,于是我们看到高层塔楼越高,其上顶越尖。


1961 年,容积率(FAR)的概念被引入,FAR指的是建筑物总容积率与地块大小的最大比率。举个例子,如果FAR 是10, 意味着您可以建造 10 倍的地块建筑面积。

修订后的法律还引入了可转让开发权(TDR)的概念——允许土地所有者购买邻居未使用的空域并将其添加到自己的土地上的机制。这是体现资本主义的终极条款:如果你的邻居没有利用他们的潜力向天空发展,你可以从他们那里买下它,让你自己的建筑更高。


1968 年推出的另一项法律允许指定的地标建筑出售其对街或街区的天空权。


拿特朗普大厦举例, 1970 年代,特朗普用500 万美元买下了位于第五大道的地标性蒂芙尼大楼上方的空中权,经过其他的运作,特朗普将原本只能建20 层的大楼“增高”到成58 层的特朗普大厦,20 年后,他又买了至少 7 处低层房产的“天空权”,将58层的大厦加高到70 层。


特朗普大厦↑

这个系统是有一些Bug的——

比如,分区系统对建筑面积设置了上限,但对每层楼的实际高度没有限制;FAR也不计算技术楼层,结果是不少高层将机电等设备放在“正式楼层”,比如432 Park Avenue 拥有超过 90 米的虚高是用来放机电设备、通风等功能的。



谁买了这些公寓?

你肯定好奇:是谁买了这些公寓?

答案是:来自全球的富豪。


这些铅笔塔建筑的成本如此之高,售价令人咂舌,但怎奈世界上的富人太多:

随着疫情以来的大放水,世界上拥有10亿美元资产的超高净值人士为2740 人,而超过1亿的有近8万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位于北美。

超级富豪们需要一个地方来储存他们的财富。


纽约是国际超一线城市,位于全球金融财富中心,不仅拥有最美的城市天际线,拥有最现代的感官体验与都市生活,还是高净值资产人士天然的避风港。

自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豪宅逐渐成为了房地产市场中的一个单独细分市场,变成了一种新的世界货币,一种另类”艺术品“。

纽约也是那个时候开始将目光盯上了顶级豪宅,但,如果要比摩天大楼的高度,纽约无疑已经落败于迪拜——

与其更高,不如不同。

于是,纽约另辟蹊径,开始”设定标准“,比摩天大楼细、比摩天大楼建造更难、比城市天际线的标新立异!

这几栋塔楼的确让纽约的天际线变得更加未来主义,让纽约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给人们视觉上的冲击的同时也满足了业主们“尊贵独特的感受”



而且,拥有一套纽约铅笔塔豪宅不仅可坐拥中央公园美景,也是一个风险对冲手段,对冲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与持续的通货膨胀。

以前,地产的流动性很差,但豪宅这一细分品类的地产资产变得更像股票,更像现金。

为什么这样说呢?

比如,在111 West 57th,里面的公寓单元数量非常少。一间公寓要么是一整层,要么是跨两层,电梯直接入户。

你不会也不用跟其他人共享走廊,买了豪宅之后,豪宅就静静地待在那里,没有后院需要维护,没有调皮的孩童打破你的窗户,没有需要修理的漏水屋顶,几乎没有维护成本,安全地安静地自动升值。

再叠加美国特殊的减税政策buff,就像是资本主义奖赏给富人的油脂,一层一层送富豪们直上云霄,也不断将纽约豪宅价格越推越高。


但,很多人可能根本不长住在那里。全球的亿万富翁很多都把它当做第二套公寓,或者仅仅是一个储存财富的地方。

估算显示:亿万富翁一条街的公寓,大约一半是空置的。

这个现象有一个专有名词:僵尸都市主义。

僵尸都市主义并不是纽约曼哈顿独有的现象,在全球大都市的黄金地段都不同程度地出现。


比如在巴黎,部分核心地段四分之一的房屋被空置,伦敦一些最昂贵的街区在晚上出奇地安静,因为许多都是富人们的第二套住房;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专家警告说,墨尔本的黄金地段的整个地区在晚上就会变成鬼城,在多伦多和温哥华,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有数万套公寓空置。


一边是万亿豪宅被空置,另外一边是贫民窟、流浪汉、靠领救济过日子的穷人,而他们都存在同一片蓝天下。禁让人唏嘘,除了感叹世界上有钱人太多之外,是否也感受到了资本主义的悲哀?

极致的资本主义带来了创新的技术、工程实力、精美的设计,也打造了财富巨大的不平等,其体现就是超高、超瘦、超昂贵、但空置一半的铅笔塔。



题图及内文图片基于CC0协议

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参考(向上滑动浏览更多🙋🏻‍♂️):

https://www.theguardian.com/cities/2019/feb/05/super-tall-super-skinny-super-expensive-the-pencil-towers-of-new-yorks-super-rich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21/feb/07/supertall-skyscraper-new-york-432-park-avenue-rich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hsz38P74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ncil_tow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220_Central_Park_South
https://www.fastcompany.com/90703864/heres-how-many-global-millionaires-and-billionaires-there-were-in-2021



-THANKS FOR READING-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相关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创新区研究,就在TOP研究院。



TOP Lab (TOP创新区研究院) 隶属于FTA建筑设计事务所,作为一个非盈利的研究平台,其使命是打造创新区领域的智库.
TOP研究院专注于全球创新区的一体化研究,从Talent(个人), Organization(组织), Place(区域)三大维度出发,通过对全球创新区案例、创新区产品大数据整理、以及产业创新及工作方式创新的研究,探索中国创新区的实践路径。


FTA是领先的办公及产业(科技)地产一体化设计专家,拥有900+个科技园区与办公总部的设计实践经验,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重点项目、多个世界500强总部或区域总部等。

FTA提供从研发策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一体化的专业设计服务,服务的客户包括:市北高新、张江高科、天安骏业、上海地产、小米科技、罗氏制药、阿里巴巴、迪斯尼、西门子、凤凰卫视、上海港城集团、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等知名品牌。

未来是创新的时代,在“为创新设计场景”的使命下,FTA一直践行“与客户一起创新”的价值观。



欢迎联系我们:
咨询项目 - 王先生:17792253557
人才招聘 - 柯女士:1381793388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OP创新区研究院”(ID:TOP_La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