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科技都市 | 产学研合作 | 全球城市
人才移民 | 港口更新
「硅溪」指代以色列特拉维夫都会区(含赫兹利亚、拉马特甘、阿什道得等卫星城),即以特拉维夫-雅法市为中心,占地约1516Km²,2020年人口约405万的但城镇群(Gush Dan)。
▼ 「硅溪」特拉维夫范围示意
01
移民立国
智慧之外,一无所有
北加州「硅谷」、南加州「硅滩」、纽约「硅巷」……纵观已「硅」字冠名的世界级科创中心,「硅溪(Silicon Wadi)」特拉维夫的崛起故事,更贫瘠、更沉重、甚至更绝望。
▼ 「硅溪」俯瞰(来源:Wikipedia)
「硅溪」崛起的绝望,要从以色列立国「地狱」般开局说起——这个弹丸之国自然资源极端贫瘠,大部分国土为沙漠甚至盐碱地,国家严重缺水,境内几乎没有石油资源;更严峻的是,它还与周边阿拉伯国家处于敌对之中,并发生过多次战争……
▼ 以色列耶路撒冷
▼ 耶路撒冷哭墙 | 摄影@薛钟灵
为了生存,以色列必须从贫瘠中发现财富,在战火中站稳脚跟。
1. 硅溪的萌芽
军事立国,四面楚歌,唯有自强
「硅溪」的崛起可追溯至于上世纪60年代,1961年ECI电信成立、1962年Tadiran和Elron电子成立,其中Elron更是被誉为「以色列的仙童」,后来硅溪多家公司围绕该公司发展而来。
▼ 1960年代的特拉维夫(来源:Wikipedia)
1977年,以色实施了市场化改革,鼓励自由贸易及企业私有化,基于军事创新的开创性商业成果得以更直接面向市场。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早期,以色列成功的国际化公司以每年1到2个的数量逐步缓慢增长。与军用技术密切相关的电子信息领域也成为硅溪的萌芽产业方向之一。
▼ 位于特拉维夫的以色列国防军总部(来源:Wikipedia)
2. 集群的崛起
人才移民,智力资本是唯一的砝码
「硅溪」真正的腾飞源自九十年代的移民潮。
▼ 以色列移民统计
对于人才不遗余力地吸引,也是以色列的国家战略。以色列专门建立了「移民吸引部」,与国防部平级,专门负责人才引进;仅「硅溪」地区便有十余处移民吸引部的办公室。
▼ 以色列移民融入服务
正是这些不惧重新开始的全球高素质移民为以色列带来了最先进的技能和才学,让以色列成为一个尊重梦想、创新思辨的「拓荒之国」;他们让冒险精神刻在了「硅溪」自发展之初的基因里,并成为这里永续创新的基石。
02
孵化器计划
苹果公司前总裁约翰·斯卡利曾坦言以色列的创新效率:「在美国,技术转化耗时高达七年,其中有技术过时的风险。在以色列,技术转化经常非常迅速,一年甚至几个月足矣。」从移民之国到创业胜地,「硅溪」成功背后依托的是一套精密设计的国家创新孵化体系。
▼ 以色列国家创新体系示意
1. 「中央创新机构」,扶持企业成长
针对科学创新和商业化的高度不确定性,以色列让懂科学的人真正地管理科学——通过把赌注押在国家创新中央机构「首席科学家办公室(OCS, the office of the chief scientist)」,而非「创业者」身上,扶持初创企业的成长,实现产业的蓬勃发展。
*「注:2016年,以色列成立国家技术与创新总局(NATI-National authority f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替代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以巩固创业国度的优势,为方便表述,以下本文统称为OCS」
▼ OCS logo(来源:OCS官网)
OCS由最优秀的专家和学者组成,负责国家科技制度的确定。对内,OCS统筹研究经费分配、对接产学机构、成立技术孵化中心;对外OCS协调技术研发的国际合作、吸引成立多边合作基金等;
▼ OCS主要活动示意
针对初创企业的成长,OCS的扶持制度设计有几点尤为精巧:
其一,全链条跟进企业创业发展,但关注最为脆弱的初创前端。「前种子阶段-一般性研发阶段——技术孵化转化」阶段的创新链条中,前种子阶段可获得高至85%的资金支持。
在精密的政府孵化计划下,1991年至2012年底,以色列政府资助孵化了1700多家企业,其中1500余家孵化成功,成功率高达88%。
2. 完善的「技术转移机制」
「产学研」合作,是几乎所有创新产业集群的标配,硅溪乃至以色列也不例外。
▼ 特拉维夫大学(来源:Wikipedia)
★ 例如,高校成立「技术转移办公室(TTO)」,负责创新成果与应用技术的商业化开发。「硅溪」地区的瑞荷渥特市素有「以色列科技研发大脑」之称的魏茨曼科学研究院,是以色列第一所创立TTO的高校。
▼ 瑞荷渥特市的魏茨曼科学研究院(来源:Wikipedia)
「产学」技术转移之外,如前文所言,「军民」技术转移更是以色列科技产业发展的源泉。全民义务兵役制度下,军队将最具天赋的青年人安排在重要部门,接受科学、工程相关的强化培训,这些退役后的研发型士兵成为传播尖端技术的媒介。此外,以色列军队与私人企业有紧密的协作关系:
★ 协作研发。在以色列,如果商业项目研发需要军队技术的帮助,研发可以与军队合作进行;同时,若军方拥有从创新想法但缺乏实施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时,也会面向社会寻求帮助,共同合作、联合研发。
03
祈祷在耶路撒冷
游乐在特拉维夫
要确保「创业之都」的永续发展,仅靠创业扶持远远不够,特拉维夫需要为有头脑的「创业冒险家们」建设一个可以真正安居并享受生活的家园,留住那些开拓未来的全球归人。
▼ 特拉维夫的「归人们」
「硅溪」特拉维夫是怎样为全球移民建设新故乡的呢?
▼ 宗教的耶路撒冷
▼ 游乐的特拉维夫
特拉维夫属于以色列,更属于全世界,这里在中东,但更像「中东的纽约」。
1. 现代建筑试验田
特拉维夫自规划之日起,便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的试验田。
▼ 白城的「包豪斯建筑」
在帕特里克城市规划的基础上,特拉维夫建设初期约有4000座现代风格的「试验性」建筑建成,这些建筑多涂有浅色的灰泥,在阳光的映照下分外夺目,因此也被称为「白城」。
▼ 白城俯瞰(来源:Wikipedia)
随着特拉维夫城市的扩张,特拉维夫依然延续了原有规划肌理。城市沿着主干道包裹着白城向外扩张,其中包括向南被誉为「硅谷大道」的罗斯柴尔德大街(Rothschild)和北向延展的迪岑哥夫大街(Dizengoff)。
▼ 特拉维夫城市规划肌理
特拉维夫新城区的建设尤其注重强调「创新之都」的国际化大都市形象,以现代高层建筑为主,并且在建筑形态、立面上强调设计感,变化的建筑形态凸显出城市的现代与律动。
▼ 入画的城市天际线
▼ 特拉维夫街头的现代建筑
其中,位于市中心的国际地标建筑阿兹列里中心(Azrieli Center),高187米,由三座分别为圆柱体、长方体、三角体的几何造型建筑组成,也是以色列经营高科技、房地产、股票市场的运作中心。
▼ 阿兹列里中心
2. 地中海的迈阿密
特拉维夫的生活不仅有繁忙与梦想,也有海岸沙滩、落日夕阳。
▼ 特拉维夫的沙滩落日
一座古城、一片沙滩,一个港口,特拉维夫西部蔓延5KM的海岸线,让这里成为全球知名的休闲天堂,也被誉为「地中海的迈阿密」。充满活力和度假感的空间,成为移民们最为喜爱的生活载体。
①. 「年轻」的古城
海岸线南部,是拥有「地中海新娘」之称的雅法古城。今日之雅法也是希伯来圣经中的「约帕」,居住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7500年。
▼ 雅法古城
为了吸引市民和游客,古城进行了更「年轻化」的精心包装,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星座许愿桥」和「星座街」。
▼ 星座桥
▼ 星座桥上的标识
▼ 星座街的标识
古城的「年轻化」还体现在其「艺术化」的转型。通过设置艺术雕塑、引入艺术画廊、艺术跳蚤市场、街头艺术表演等,这里成为了潮客们「文艺探宝」的惊喜去处。
▼ 古城的艺术化装饰
▼ 古城雕塑
②. 活力沙滩
「阳光沙滩」对科创人才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无论是洛杉矶的「硅滩」还是法国南部的「蔚蓝海岸」,创新走向海岸已成为世界科创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全球最美的十大滨海城市」,特拉维夫有数公里绵延而优质的海滩。
▼ 特拉维夫的海滩
「美」之外,特拉维夫的海滩更是年轻、有趣而刺激的——
▼ 活力沙滩运动
海滩的一侧,是高低错落的现代度假酒店,让来自世界的游客近距离享受地中海最美海滩的迷人与奔放。
▼ 海滨建筑
③. 潮流海港
在特拉维夫沙滩的北侧,有一片自上世纪60年代被忽略废弃的入坞港口。为了恢复港口的活力,特拉维夫将其改造为迎合现代市民需求的城市公共空间。
▼ 滨海城市舞台
古城、海滩、港口,这些都可以称得上是特拉维夫的「城市会客厅」、「城市后花园」,这些古老的、自然的、甚至被废弃的城市元素,经过政府和市民的不懈努力,展现出现代创新都市的多样激情与活力。
3. 艺术之都
科技创新之城,往往也是文化艺术之城——展览馆、博物馆、音乐厅等文化设施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心头所爱。
▼ 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
艺术博物馆收藏了众多包括梵高、毕加索、莫迪利亚尼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其建筑本身也是「白城」现代主义建筑的艺术品:三角形的造型,灵动的线条,体现出先锋理念与传统结构的碰撞;同时,建筑的室外广场也是一处展示空间,常有国际景观和雕塑大师来此参展。
▼ 博物馆门口的艺术雕塑
大型文化设施之外,无处不在的街头艺术更是把艺术氛围渗透进城市的血脉之中。艺术小店、街头雕塑、街头彩绘、街头表演等等将特拉维夫变成最值得期待的艺术之都,转角处往往会出现「美」的惊喜。
▼ 街道艺术化装饰
▼ 随处可见的街头表演
4. 中东纽约城
与绝大多数中东城市不同,「硅溪」特拉维夫繁荣而开放,拥有24小时不眠的夜生活。
▼ 夜幕降临
「越夜越美丽」的特拉维夫自然也「越夜越创新」,「夜色」同样成为这座城市激发创新的最佳载体。酒吧的欢声笑语中,技术、信息、生意在交换和发生——
▼ 特拉维夫的夜市
04
永不停歇的全球城市
在为全球移民们提供梦想生活的同时,特拉维夫也在联络世界、宣传自身,为移民们提供可以对接世界的舞台和窗口,也让世界的人才和资本更愿意前来特拉维夫、投资特拉维夫。
▼ 特拉维夫街景
1. 全球城市营销
特拉维夫十分重视对自身「创新创业」特质的营销——其专门成立了政府公司「特拉维夫全球城市办公室」,专门负责运营、宣传城市的国际化品牌。
▼ 川流不息的城市(来源:Wikipedia)
此外,特拉维夫全球办公室还推出了「特拉维夫创业城市之旅(Tel Aviv Start-Up City Tour)」,带领前来的访客实地体验特拉维夫在「技术、人才、创业」方面的优势:
▼ 现代的特拉维夫
2. 活动永不停歇
特拉维夫还创办了专属于「创新」的活动和节庆。最具代表性的是特拉维夫「吸睛」和「吸金」的法宝——一年一度的DLD特拉维夫创新节。
▼ 现代的特拉维夫(来源:Wikipedia)
「硅溪」的崛起,是特拉维夫紧紧把握住「全球移民」创造的科技奇迹。
1/6图片工作室出品
推荐阅读
商务合作 | 转载开白
请添加微信:Moli198891
【版权声明】本平台及其中全部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他相关合法权益归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高莱斯)所有,未经华高莱斯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摘抄、改编、翻译、注释、复制、发行、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等方式使用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否则,将可能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华高莱斯将通过一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丈量城市”(ID:Measure-the-World)。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