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2022,竟然被外卖盘明白了

你的2022,竟然被外卖盘明白了


刚迈入2023的我们
一统计才发现
过去的一年竟是“外卖”大年
经历了上半年的居家办公
以及下半年被“阳群大队”的紧追不舍
只得感叹一句:我的命是外卖给的!
不如跟美团外卖盘点下
你今年这上千单外卖是怎么点出来的

盘一盘
不确定生活里的小确定
如果用一个词语概括2022年,那就是“不确定”,回顾过去一年里的社会事件,被规划好的事件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事件都发生的措手不及。
比如3月份的上海新冠疫情;4月份的全民刘畊宏;5月份的大厂裁员;6月份突然火了的全民露营和雪糕刺客;7月份的二舅事件;8月份突如其来的高温;9月份不知道为什么就火了的羊了个羊,以及12月满大街的“神雕大侠”……
在这些不确定的日子里,外卖也发生了变化,前几年说到外卖,第一反应是饮食,如今说到外卖,那真是什么都有可能。别说人没想到,就连外卖商品自己都没想到。
故事的角色不仅是外卖商品,更是人本身,其中关于外卖商品“搞不懂”、“很迷茫”、“很困惑”的表达,何尝不是生活中的人们自己的感受呢?
比如加厚瑜伽垫搞不懂的,正是刘畊宏女孩们居家办公时,用每天7点半的运动仪式感,来抵抗内心的焦虑。
16色LED可旋转变色彩灯迷茫的是,因为疫情不能出门的张女士,不想把生活活的寡淡无味,而自己创造五光十色的生活。
钢丝球对于半夜洗碗的迷茫。确实是静静想要用“清洗”这个动作,洗去自己的精神内耗。
这让我想起去年无印良品的品牌广告,整支广告都是打扫、清洗,却看的人们感觉来了一场精神洗礼,舒服极了。
正是由于疫情束缚了我们,才更要在精神上得到释放。而这些想办法给自己释放的人,恰是不愿躺平,对生活仍有期待,心怀希望的人。
美团外卖以轻松幽默的配音,俏皮的文案风格,让沉重的一年有了一个轻松的结尾。

就连串起这波campaign的元素,也是用的常见的盘子,将我们今年的经历,用食物的方式写在盘子上,水一冲就光洁如新,不留一点痕迹,仿佛在告诉我们:你看,即便这样难,我们还是全须全尾的度过了这一年,洗掉心灵重担,轻装去迎接明天。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疫情到感情、从工作到生活,我们仿佛在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以前积攒的生活经验甚至派不上用场,我们仿佛回到婴儿状态,靠直觉和本能重新和这个世界相处。
人们被疫情折磨的找不着北,跟LED氛围灯一样迷茫。
抓不到安全感,只能拼命寻找一些小确定来慰藉自己。
在很多不可控、不确定中,美团外卖的最快30分钟送达,成为为数不多的小确定。每次点完单,看到APP上那逐渐缩短的时间,心里就多了一分笃定。
就像结尾时代言人杨幂所说,外卖逐渐成为不确定生活里的小确定,给了人们无声的慰藉。
说到代言人,在美团外卖这则视频里,我很想说的一点是:原来代言人还能这样用!
运用代言人,我们会习惯性的想如何让代言人在广告中拥有很重的角色,但美团外卖很大胆,只让大幂幂在最后以生活者的身份存在,就像一个朋友在给你拜年。
这样的处理,可见美团外卖的品牌底气,代言人于他们而言不是流量捆绑,更像是朋友、是伙伴。无论是代言人也好,还是美团外卖一样,他们都像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和我们一起挨过这一年,给予我们一些小确定,让蛰伏在冬天的种子,仍然有勇气期待来年春天的绽放。
 盘一盘
和美团外卖一起走过疫情的特殊友情

疫情把全国每一个人都拉进了同一个战役,还记得2020年那个分水岭一样的春节,一转眼我们一起走过了三年。

这三年里,我们在生活中挣扎,大环境的同一性让几乎所有品牌在这几年的广告中都呈现出一种趋同的生活氛围感——所有品牌都不得不坠入生活。

这个视频一出来,我们猛然发现,美团外卖在今年已经不能用“走入生活”这四个字形容了,它是在与我们一起并肩作战。

他送生存物资,在封控期间给街坊邻居送菜、给宠物送粮;也送精神食粮,送花、送瑜伽垫和LED氛围灯。

在后疫情时代,外卖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连以前起早去菜市场的大爷大妈们,也习惯了攒外卖补贴券,定时去美团外卖买东西,更别说年轻人,手机、美妆、节日礼物……我们已经不知不习惯了“万物到家”的生活方式。

而美团外卖这个“送啥都快”的小帮手,在消费者心里也变成了一起并肩走过疫情的好朋友。

2022年是不确定的一年,我们跟视频中的保鲜膜一样困惑,跟LED变色彩灯一样迷茫,跟冰美式一样找不着自己,跟钱包一样慌张。

2023年会怎样?依然是“不确定”。

但我们最终也会也跟钢丝球一样在一团乱麻里努力治愈自己的精神内耗,跟飞盘一样有一颗想飞的心;跟鲜花一样不害怕和生活来一场量子纠缠。因为在诸多不确定中,至少美团外卖能给我们一些小确定。

你看,我们已经成功度过如此魔幻的2022年,还有什么困难能打倒我们呢?

2022年,算是盘明白了。

2023年,未完待续。

但,我们早已更加强大,不那么孤单,也不那么害怕了。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案与美术”(ID:copy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