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除夕夜
即 将 开 幕
参展艺术家揭晓
(上集)
张钧尧(Alejandro Junyao Zhang)是上海的一名跨学科艺术家,他的作品涉及行为、3D动画、实验视频与电子音乐。通过解构俱乐部美学,他的作品呈现了中国酷儿身份在俱乐部的可见性和中国酷儿社群的物理和虚拟空间的模拟的二元性。其作品曾在国内外多地展出,包括美国,墨西哥,秘鲁,奥地利,爱尔兰,意大利,日本,塞尔维亚,北英格兰,上海、成都、天津等。张钧尧还作为解构俱乐部DJ,化名Öil Nature游走于上海不同的地下俱乐部。
Sally Cho (b.1996)是一位韩国艺术家,在 Cho 的作品中,她研究了与梦境相关的无意识概念。在梦中,她经常发现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人,勾勒出一种让人感到舒适、惊奇和自我超越的感觉。她穿越未知的无形的内在世界的无限延伸。当她画出看不见的东西时,她将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这是一种探索她存在本质的特殊模式,唤起她摆脱日常生活界限并开始以不同方式感知现实的愿望。
刘鑫 (Nix Liu Xin ) 导演,设计师,新媒体艺术家。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作品融合艺术、设计与新兴科技,包括多种媒介,例如动态影像、混合现实、空间设计、多媒体装置和三维扫描。创作兴趣围绕数字实体、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2020年获建筑可视化领域最权威奖项CGarchitect 3D Awards 影片与动画组第一名。作为创意工作室 Play.Work(又名 playdotwork)的创始人与设计总监,他的合作者包括 Burberry、极星汽车、Bosie 伯喜、Wallpaper、NYLON、WhatWorld Club、伦敦时装周、马伯骞、李宇春、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机器人实验室等。
朱雨婷(ZHU Yuting)从事建筑设计、三维动态设计、混合现实设计等,致力于研究和实践后数字时代下实体与数字媒介的关系,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创造全感官体验,曾参与博柏利、Bosie等时尚品牌的视觉传达及制作,策展“新数字设计论坛”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硕士,美国洛杉矶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
阿迈·卡塔里亚(Amay Kataria)是一位新媒体艺术家。他的艺术实践采用实验性,且基于过程的开放式方法以及工业技术来进行文化生产。他利用定制软件、三维建模和网络架构作为他的构建媒介。他创造互动型干预、装置和创意系统将数字制作叠加到模拟现实上。他的作品曾在 Vector Festival、Electromuseum、Ars Electronica、Piksel Festival、TIFA Studios ,实验声音工作室等场所展出。
文廣 (WENGUANG)1990年出生于中国湖北,⻘年艺术家,中国壁画学会会员,北京现代管理大学客座教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文廣的作品更多反应的是,人与人、人与物质环境世界、人与宗教文化的关系。倾向于用意识流、象征、荒诞等表现手法进行创作,追求艺术的深度性思想的主观性的挖掘,把“思想知觉化”作为心灵的对应物。近年来,他参加过多场国内外重 要展览,并于欧洲现代艺术博物馆获得“第十四届ARC国际艺术沙龙大赛奖”, 作品被国内外多个重要机构和藏家收藏。
沙蕊是一名跨学科艺术家,她的作品通常为雕塑和影像,常用材料为木头,布料,自然的声音等。她作品中使用的这些材料不单纯是作品的功能性的结构,这些通过原始材料塑造出来的物体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承载着共通的情感表达,赋予了实体不可触摸的情感属性。她的作品在美国,意大利,韩国均有展出,包括罗曼苏珊美术馆 Roman Susan (美国芝加哥),CICA 展览馆 CICA Museum (韩国金浦),米兰艺术与活动中心 Milan Art & Events Center(意大利米兰)等多个艺术场馆展出作品。
夏诚安1995年出生于上海,2018年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利用印刷品、摄影、视频、装置等媒介,他的实践关注当代中国语境下文化符号的形成以及其背后的文化现象。他通过挪用、拼贴与建立讽刺叙事的方式解构视觉符号并重现符号的创造,并借由此展开对消费主义、科技、传统、政治等更大议题的探讨。他的作品曾在没顶画廊、乔空间、宝龙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厦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奥地利电子艺术节、Mana Contemporary 等多家国内外艺术空间放映或展出。
许志浩 (1996年福建出生) 是一位暂时待在芝加哥的台湾艺术家。2019年,他从芝加哥艺术学院科技部毕业,专注于新媒体艺术与声音艺术。最近他不是在工作搞电脑图形就是在家做3D动画。
蔡承欢(Julia Tsai)是一位出生于台湾的艺术家,从事绘画、声音、雕塑对象和互动性工作。她专注于研究人类的温柔、同情、可爱和其他脆弱品质如何在艺术中具有价值。在作品中,她探索了情感、材料、形式、规模和富有想象力的世界构建之间的关系。她拥有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与技术学院的硕士学位。
姚力是一个VR/XR艺术家,设计师,以及一个新媒体艺术项目策划人。姚力的作品结合感官体验和文献研究,探讨日常科技对我们认知的现实所产生的影响。其作品题材包括卫生理论,厕所设计,以及企业品牌对于消费者生活的侵略式营销。力的作品曾在Altered Festival, The Wrong Biennale, 林茨电子艺术节, Mykonos Multimedia Festival 等国际展览中展出。
李妍洁1994年出生,研究生毕业于UAL伦敦艺术学院LCC交互设计。探索由机械论到算法的推演与交融,她以近未来的数字形态进行另类世界的思辨设计,并以流体、金属、 动作捕捉等材料或形式将欲望贯穿其中,追问“人”在科技世界中的位置。她的作品包括数据驱动雕塑装置和动态实验CG影像,涵盖了网络媒体上的身体符号、恐怖谷效应、机器对 人类社会的推进/还原、未来人类与算法社会的共存模式探寻,以及基于人类社会的宇宙工业状态。
黑匣中的
元元宇宙
展览开幕
2022年 1月31日 除夕夜
—— 更多参展艺术家后续分晓!——
扫描下方二维码
获取最新展览信息
微信群 : NFT艺术展交流群
Twitter:@metacuratio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OF COURSE想当然”(ID:ofcourse_c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