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英国人在做些什么(一)

那些英国人在做些什么(一)

✸ 当下建筑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寒冬,不仅行业内的在职人员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裁员压力,众多的建筑学应届学子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对建筑行业的困境,我想在这里浅谈一下我对未来的一个方向的理解。

✸ 国内设计行业的现状总结来看主体是短期价值导向,其基于设计工作的基本模式是空间配套服务设计。由于实质上开发商资产多数为较短期持有(国内房地产开发年限较短,速度较快),影响设计的因素除建筑学外,是成本及短期收益概算、长期收益估算及运维成本估算等,从以往的二十多年来看,地产实际收益基本来自于高周转和批量建造。然而,随着经济危机及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行业萎缩,在基本模式不变的前提下,未来面临改变的是长期收益模式的具体落实方式,对设计而言,根本上是分化设计内驱力。为什么是分化内驱力,而非颠覆内驱力?以空间设计为基本是建筑学长久不变的工作模式,这是建筑学的根本定义和使命决定的。但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行业的细分和优化成为空间设计的巨大辅助力。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未来重要的分化导向之一是技术和知识驱动的设计创新和价值跃升。

✸ 本次,仅以谢菲尔德大学SSoA的两项城市实践以小见大,浅谈分化内驱力可产生的实际社会效应。


R-urban_可持续技术推动下的再城市化
R-urban_ Re-urbanization driven by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 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SSoA)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向是建筑可持续,其中建筑设计硕士专业(MAAD)的教学模式和指导框架是由Dr Krzysztof Nawratek(理论框架Theory Frame), Dr Emma Cheatle(学习方法Study Method)和Professor Doina Petrescu(实践Practice)构成。我之前所在的工作室是以Professor Renata Tyszczuk为主导的人类世(Anthropocene)研究,而我在SSoA攻读MAAD学位的时间里经历了两个主题研究性项目,第一个是针对人民厨房(People's Kitchen)的Live Project项目,第二个是在人类世研究室(Anthropocene Studio)(注:人类世是指从人类活动开始对全球气候产生明显影响的时代)的食物城市(Food City)项目。

✸ 另一个体现谢菲尔德建筑教育哲学的,是AAA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建筑实践。Professor Doina Petrescu为此巴黎事务所的合伙人之一,旨在可持续建筑的坚持和推广,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效,他们始终如一地对再城市化(R-urban)的最终理想进行探索。AAA这种项目开发模式形成了成熟的方法论和实践逻辑,在项目管理上,推行自行管理,这在很多试点已经取得成功,从而使得这套模式在巴黎政府支持下得到广泛发展。AAA事务所本身与巴黎城市达到了双赢状态,AAA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实际上深刻加速了巴黎城市更新及城市消极空间再利用,并探索了针对巴黎城市农业问题的农业城市设计实践运维策略,也使得建筑师在城市大型建设饱和的情况下,从宏观到微观的城市改造中谋求了新的价值获取途径及职业意义。一张可持续城市发展理念主导下的宏大的新世纪巴黎”奥斯曼改造“蓝图正在展开,他们称之为‘R-urban’,AAA独有的模式让这个宏大的理想逐步变得触手可及。“生态盒子”是他们城市激活实践的一个初始化设计模式,即通过低造价的艺术活动配合城市居民的蔬菜需求,将消极土地变为“生态盒子”的试验场,为政府解难的同时获得资金支持和土地实践机会。通过设计带来的需求满足和艺术策划带来的趣味满足,激发土地激活实践的关注度,从而产生土地增值溢价。通过业态策划和可持续设计,激发客户投资欲望并实现客户长效收益最大化。通过政府资金及客户收费支持“生态盒子”在土地主体业态开发建设周期的运维成本。

AAA“生态盒子”的典型试验场 _ HI Hostel Paris Yves Rober

AAA“生态盒子”实践场景 _ HI Hostel Paris Yves Rober

HI Hostel Paris Yves Rober _ AAA事务所巴黎青年旅舍改造项目 © Halle Pajol

✸ 木材建设的推广:欧洲致力于发展生物基循环经济,基于2035年达成世界经济增长降低42%能源消耗和35%温室气体排放的指导目标,欧洲提出“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战略。虽然木材的推广使用在欧洲仍然存在着文化阻力。研究和发展木结构建筑被认为是生物基循环经济实现的最重要手段,天然木材不仅仅在建筑的生产、加工和建造过程中起到了绝好的降低碳排放的作用,其在生长过程中还会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在树木的老化过程中,它们吸收固碳排氧的能力越来越弱,如不及时对其进行砍伐,自然规律会让它们腐烂或自然,甚至可能引发森林火灾。规范此行为的体系为FSC森林体系,规定只砍伐如上描述时期的树木并且用更多的新树做补充(例如伐三种五)。被砍伐的树木作为固碳储藏罐,其强木质主体可以作为建筑结构进行加工,其加工木屑可被加工成密度板材,加功板材所需的胶水也达到严格的低碳及无毒标准(严格标准下生产的生物基性能胶水),加工费料可以用于发展生物电,生成可持续能源。这套全生命周期的使用被称之为“从摇篮到坟墓”的建造过程,包含了原材料生长、提取、加工、运输、建造及周期性维护所包含的固碳及排碳均衡,并借用EPD进行产品评估。

World's Largest CLT Building Provides a Model for High-Density Urban Housing

Live Project_知识驱动的社会变革力
Live Project_ Knowledge-driven societal change


 Live Projects是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推出的一项开创性教育计划。建筑系研究生在Live Project小组中为一系列客户包括当地社区团体、慈善机构、健康组织和地区当局工作。实时项目包括设计/建造,总体规划,建筑可行性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线资源和参与工具包。在每种情况下,项目都是真实的,在真实的时间与真实的人群发生。在社会层面,建筑师话语权的再夺回与建筑师地位再造其实需要从根源上着手,历史上,包豪斯与呼捷玛斯都进行过关于社会审美培养或艺术定价权的探索实践与积极奋斗。因此,在建筑学教育层面,我们需要学生从多个层级上积累知识,并切实地理解设计在实际意义上为社会问题解决中可发挥的积极作用,及依靠自身及团队力量可切实改变的内容,这可以极大的提高专业信心及职业荣誉感,相应的,社会面对设计师的尊重和关注度也会由此再生。当然,我认为,在激发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之前,必须积累及其多元且深厚的知识,并且构成自己独属的知识系统,注意享受生活,观察生活,保持思考。

 Live Project推行的设计模式在中国当下社会实际意义上可产生一项及其兼顾的可持续三角关系。对社会而言,众多的底层群体生活空间由于人群固有矛盾(例如具备历史记忆的非典型建筑的管理修缮运维困难、多民族混居街区的活力度较弱),衍生出难以去除但需要解决的问题,此类群体在中国社会尚为主体,他们无法支付高额的管理维护或设计成本但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成本进行改善,新人设计师逐年分批次地设计实践可在低成本下逐步改善现状问题,同时可以实时纠错;对政府而言,通过倾听切实地捕捉到更细节层次上的社会需求,并进行分阶段管理和政策及资金支持,可以更好地给与机构实践机会并促进社会和谐;对设计机构而言,可以在保证收入的前提下接触更多元的设计课题,以最低成本和最有效的方式不断对新人设计师进行培养和选拔,同时经过实践可以更大意义上提升设计机构自身的价值和社会认可度。



MarukoStudio:

这是一个不定时分享建筑、艺术、科学相关的奇思妙想与独到见解的公众号。我们的思想游弋在世界各地,喜欢在平凡的生活中脑洞大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arukoStudio”(ID:Maruko_Aim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