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 | 城市河流与洪泛公园

NBS | 城市河流与洪泛公园

新加坡Upper Serangoon Crescent ©Z

几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祖先沿着河流定居,并在洪泛平原上耕种定居。人类社会的几千年的发展中,试图抑制或介入河流的动态成为从古延续至今的应对洪水的行为方式。然而通过建设堤坝来遏制水和泥沙的流动,或通过拉直和疏浚河流来加速排出洪水,它们营造出来的“暂时”的安全感也伴有进一步而来的潜在影响。

1 什么是洪泛平原?


河漫滩,又称洪泛平原,通常位于河流中下游,指由于河流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大片堆积体,是河流堆积地貌的一种。常在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在丰水季节又常被淹没。河漫滩一旦形成,在河流不改道的情况下会因河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而不断扩大,直至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而被废弃。
目前,世界各地许多的城市正在聚焦于洪泛区的恢复,旨在解决洪水风险的同时改善水岸条件,创造可供居民享受的多功能空间。这种新的模式,通常被称为 "河流的空间",重点是为河流自然流动提供更多的空间,使其能容纳更多的流水。虽然这些项目的首要目标是解决洪水风险,但其带来的额外环境和社会效益不容忽视:包括更多的生物多样性,额外的生物栖息地,更多样的休憩、娱乐和运动空间。


2 洪泛平原的益处




3 改进洪泛区域的几种策略


Setting levees back

Levee setback is the process of relocating a levee further back in the floodplain to provide extra space for the river to flood. Levee setback provides the river with more floodplain area to interact with and can result in lower flood elevation. The new space for the river allows new ecological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and provides a greater diversity of floodplain habitats.



堤坝后移
堤坝后移是指将堤坝在洪泛区中进一步后移,在汛期为河流提供额外的空间容纳洪水。堤坝后退创造的更宽的洪泛区,可以给河流以更多互动的空间,并能降低洪水高度。产生的新空间允许新的生态可能性和更多的娱乐活动,并提供更大更多样的的洪泛区栖息地。



River bypass or Oxbow
An oxbow is a historical river meander that is cut off from the main channel during the natural process of channel migration, or through man-made channelization. Water levels are maintained through larger flooding events overflowing into the oxbow and groundwater seepage. Based on the habitat proposed, inlet and outlet structures may need to be constructed to regulate the inflow and outflow of water for the oxbow.


河流绕道或自然截弯
牛轭湖是河流在变迁或改道的自然过程中,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或通过人为的渠道化与主河道隔断留下的旧河道所形成的湖泊。水位通常受到从较大洪水中溢流而来的水量和地下水渗流来维持。在牛轭湖弯道建立理想化的生境可能需要建造给排水设施,以调节进出的水量




Re-activating the floodplain
In incised floodplains, a new meandering stream channel is excavated on the original floodplain by raising the stream bed elevation. The former incised channel is then filled, converting it to a floodplain feature. This approach is used in areas where there are few lateral constraints and where flooding on the adjacent land can be increased.


重新激活洪泛区
在一分为二的洪泛区,通过提高河床的高度,在原来的洪泛区上开凿出一条新的河道。而之前的河道则被填充,转化为开阔洪泛平原的一部分。这种策略一般用于没有侧向限制的地区,或邻近土地上洪水增加可能性较大的地区。





4 看个例子:法国昂热巴尔扎克公园


46公顷的巴尔扎克公园(Parc de Balzac)位于昂热市郊,是一个位于曼恩河旁边的自然郊野公园。它受到Poitou普瓦图地区沼泽地的启发,创造了一个富有弹性的自然沟渠网络,形成了一个具有极大生态多样性的自然保护区。公园大量采用乡土树种和草花,利用种植营造空间。


自然生态的公园栖息地

深入城市腹地,触及雷内城堡(Château du Roi René)的中心地带,巴尔扎克公园所在的地方最初一半是容易被洪水淹没的低矮冲积草甸,而另一半是一片旧垃圾填埋场。



公园因曼恩河汛期而变化 ©ISL
公园设计运行持续了几十年的时间,第一张草图是在1989-1990年绘制的,研究从1991年进行到1994年,从1995年公园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公园主要的建设目标包括利用大吨位菜地改造退化场地极贫瘠的土壤、通过放牧区地设置来降低洪水漫灌影响,建设“鸟类果园”、与昂热大学合作对橡树进行菌根化等等。在2022到2026年实施的在曼恩河沿线关于自然野化和宜行的专项更新中,巴尔扎克公园在城市慢行系统的衔接和植被再自然化等方面循序渐进地得到进一步支持。




大片的低洼区域在平时提供多功能场地的使用可能,在汛期被曼恩河的河水淹没,形成自然的间隙湿地,在四季提供不一样的景观。汛期的雨洪使公园呈现不同的样貌,大大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为当地的动植物建立了良好的生态家园。这片约11公顷的区域在冬季汛期处理方式降低了人工建设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是低干预设计方法(Low-Impact-Development)的一次成功实践。



该公园由以下部分组成:

下部区域:

一个被称为 "Marais "的空间——实际上是一个 "假 "沼泽,因为地下水位非常不稳定。柳树、杨树和白蜡树共同构建了空间景观形态,旨在通过根据水位的变化提供 "多重景观 ":夏末低水位时呈现为旱地景观,而在丰水期场地被淹没则作为湖泊出现。其他低地草甸也被重新开发,为高地牛和其他有趣或濒危的动物提供食物来源。

中央区域:
人造雕刻的 "绿色沙丘 "上种植有一排排色彩斑斓的木本灌木,形成花田和草甸景观。

上部区域:
北部包含有一条通往公园的主要通道,区域内种植了近1100棵美国、亚洲和杂交橡树。还有一个颇具新意的夏季的 "绿色 "停车场,由泥土和石头混合组成,使其在干燥时期能够支持轻型车辆,保护脆弱的土壤。南面是是由国家家庭花园联合会管理的120块土地组成的配给园。





十年前偶遇这样一个松弛自然,但“看起来不是那么漂亮的公园”,对于与河流一起承担起生态服务一直留有深刻印象。今天,走在巴尔扎克公园的小路上,人们也无法忽略掉其和谐的景观之美:苍鹭在春天的城市中心自然地捕食。在一个拥有16万居民的城市中,如此鲜活又粗犷的野化美景是能够触动人心的。




参考资料:
https://www.angers.fr/l-action-municipale/ville-en-mouvement/lac-de-maine/index.html
https://www.angers.fr/vivre-a-angers/la-nature-a-angers/les-parcs-et-jardins-publics/patrimoine/espaces-naturels/le-parc-balzac-espace-naturel/index.html




本文为城市NBS主题的第十一篇推送, 关于《2021.A Catalogue of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Urban Resilience》 资料的节选翻译编排及案例分享,至此已结篇。        

后台回复关键词“NBS”即可获取完整版120页pdf手册。

更多内容,一起持续学习!

欢迎关注并回看本研究应用文章:



NBS:基于自然的城市韧性解决方案

NBS研究应用 | 森林对韧性城市营建的奇妙药方
NBS | 从梯田到石笼,台地技术的多元应用
NBS | 城市河溪的再自然化
NBS | 城市建筑的绿色面域
NBS | 城市中的绿色灵感空间
NBS | 城市相连之绿色廊道

NBS | 城市农场吸引来了什么?

NBS | 让雨水慢走的生物滞留

NBS | 城市中的活水湿地






本文由可持续景观研究院翻译编排
转载或任何形式的引用请联系 可持续景观研究院


· END ·


· 推荐阅读 ·
LILA公共景观奖:法国Allées Marines河滨步道
绿化不够,屋顶来凑:6个绿色屋顶案例收入囊中
德国艾格公园丨一场“知识森林”的巡礼
儿童友好社区设计︱大城市里的“游乐场”两则
划船上班,桨板聚会……河流可以跟人多亲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可持续景观研究院”(ID:yushuijief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