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人汤”与张光宇绘《晴雯补裘》的一段佳话

“面人汤”与张光宇绘《晴雯补裘》的一段佳话



1923年,张光宇在上海


编者按



1918年,年轻的张光宇在上海创作了一批描绘日常生活的仕女画,虽然题材风格仍像月份牌,但画里的女性已有别于传统,她们骑马、画西画、独自泛舟,形象自由洒脱。到1920年代中期,张光宇以黑白线描组画呈现了都市摩登新女性的形象,颇具现代风格。彼时的上海滩商业广告竞争激烈,家喻户晓的《红楼梦》素材自然成为广告宣传中的香饽饽,红楼绘画常见诸报端,在张光宇留下的早期作品中,也有两幅红楼梦题材的作品《晴雯补裘》和《红楼电影》。

经过数十年的战乱,《晴雯补裘》和四张仕女图得以保存下来,当归功于一个人的收藏和守护——著名民间面塑艺术家汤子博,艺名“面人汤”。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后,主持实用美术系工作的张仃、张光宇重视发扬民间艺术,将汤子博请上美院讲台,从此“面人汤”从民间登上艺术殿堂。汤子博将长期所珍藏的仕女画,赠于同事也是原作者的张光宇。

下文为张光宇之子张临春所写,为我们记述了这一段故事。



“面人汤”与张光宇绘《晴雯补裘》的一段佳话
张临春

在张光宇的故纸堆中,有五张早年画的水彩仕女图。其中四张是1918年画的;一张是1925年画的《晴雯补裘》。我们一直觉得,经过几十年战乱,又经过多次长途辗转,在北京家中还能存有这么早的作品,甚为惊奇。


近来从张光宇的日记中找到了答案,1955年5月21日:“汤子博先生携个小包包来看我,取出来一看,原来是晴雯补裘,谈了些话,坐不多时去学校了。”原来是民间老艺人收集到《晴雯补裘》,自己一直珍藏,这次割爱送给了同事也是原作者的张光宇。这张补裘图就这样,经过几十年后又回到了张光宇手中。


日记中没有提及1918年的四张仕女图,但它们一直是包在一起的,我们觉得这也是汤老先生收藏的。




1925年《晴雯补裘》




晴雯补裘,纸本水彩,36 × 36 cm,1925年




1925年10月19日在《三日画报》第27期发表时题为“俏丫环抱屈仸风流“,光宇画红楼梦之一

1925年10月19日《三日画报》第27期的同一版面上,刊载了张光宇的二弟曹涵美(张美宇)所绘”新红楼十二金钗之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1928年3月15日在《蔷薇》创刊号发表时题为《宝玉探雯》。




1918年四张仕女画(画名为编者所加)



泛舟图,纸本水彩,33 × 14cm,1918年

绘影图,纸本水彩,33 × 14 cm,1918年

莳花图,纸本水彩,33 × 14 cm,1918年

驭马图,纸本水彩,33 × 14 cm,1918年



1925年《红楼电影》





《红楼电影》,纸本白描,30.5 × 48.5 cm,1925年




1925年6月6日《上海画报》创刊号刊载张光宇作《红楼电影》。
1925年 11月3日《三日画报》第32期刊登此图时名为《红楼梦》。
”近有人提倡中国古装电影,以《红楼梦》为脚本者。张光宇氏特绘此图,一方为导演家、摄影家,一方表演晴雯补裘。工致绝伦,亦艺林新作品也。


张玉 | 编辑
张光宇艺术文献中心 2022年6月18日




为配合北京市疫情防控,张光宇艺术文献中心暂停对外开放,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如需联络,请发送邮件至 :

zhangguangyu@shixiangart.com。


张光宇艺术文献中心助理研究员招募正在进行中,了解详情回复关键词“招聘”。

阅读推荐





王鲁湘对话张临春 ——《我的父亲张光宇》
致敬张光宇先生 ——王鲁湘对话李大钧
曹涵美:珂佛罗皮斯在上海一九三三

张光宇和“老丁”“小丁”

线上展览 | 张光宇艺术12燃“转战”线上!用4个栏目呈现多面张光宇
珍贵文献 | 丁绍光致张光宇信(1962年)

《发现》专题片剪辑:大师张光宇
大家谈张光宇|张临春:期待年轻人的超越和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大家谈张光宇|策展人吴洪亮谈张光宇艺术12燃

张光宇简介





张光宇(1900-1965),中国二十世纪杰出的现代主义艺术大师,中国现代绘画的开拓者之一,杰出的画家、漫画家、设计家、出版家、艺术教育家,在广告设计、标识设计、插画、封面设计、电影美术、工艺美术、家具设计、壁画、摄影、舞台美术、邮票设计、装饰设计等领域亦成就斐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主要设计者之一。

1900年生于江苏无锡。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53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是中国民主同盟会会员,1956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光宇一生追求真善美,他的艺术实践都是从社会和民众需求出发的。出版有《张光宇文集》《张光宇集》(四卷本)。张光宇的二弟曹涵美(张美宇)、三弟张正宇都走上了艺术的道路,“张氏一门三杰”成为美谈。



长按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张光宇艺术文献中心


微信公众号 :

@张光宇艺术文献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

吉里国际艺术区势象空间E3-B

010-56916379

zhangguangyu@shixiangart.co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势象艺术”(ID:shixiang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