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文化中快乐的血液, “瓶行宇宙”中关于可乐的记忆。

美式文化中快乐的血液, “瓶行宇宙”中关于可乐的记忆。


夏日的灼热,只想让人变成透明的颜色,而如果没有一瓶可乐,那可能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已经有超过136年历史的可口可乐

 

爱你绝密的配方,爱你独特的包装。这种自1886年诞生至今,已然有136年历史的饮品,不仅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明,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与文化的一个载体与见证。

 古柯碱的疯狂的岁月 

 莫里亚蒂酒的出现 



每盎司含有六毫克古柯碱的马里亚尼葡萄酒海报。

1886年,南北战争终于偃旗息鼓,百废待兴之下,社会上充斥着无数战后归来的士兵,他们大多饱受伤痛以及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困扰, 因此当时乘着各类镇痛类药品的瓶瓶罐罐,是他们短暂逃离伤痛的伊甸园。


除了镇痛,甚至被用来帮助儿童长牙

 

约翰·彭伯顿也是其中的一员。他原本是美国南部城市亚特兰大的一名药剂师兼医师,后来由于南方军败下阵来,他也就不得不回到老家亚特兰大,而跟随他一路打道回府的,还有常年征战所留下的痼疾沉疴。



是药剂师也是南方老兵的约翰·彭伯顿

 

和大多数饱受旧伤困扰的老兵一样,约翰·彭伯顿也很快投入到了镇痛药物的怀抱,但药剂师的身份告诉他此举无疑是饮鸩止渴。

 

于是他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自己调配一种能够起到镇痛效果的药剂呢?


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因为发明成瘾性药品而获得高等学位的学者

同时也是芥子气的发明者,并因此丧命。

 

而此时距离1859年德国化学博士阿尔伯特尼曼,从名为Coca的古柯树中,用生物碱提取技术提炼出名为“古柯碱”的活性物质,并一举获得了博士学位,还不足三十年。



1900年名为《药物时代的版画》,描绘出了那个时代的乱象

 

虽然现代的考古学家们发现,早在公元前2500年的美洲壁画和小雕像上,就已然出现了鼓着腮帮子咀嚼古柯叶的土著居民身影。

 

但古柯碱真正化身为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广袤的欧洲大陆上肆虐,却是其被发现后的近三四十年的时间。

 


封面写着:仅需十五美分,就能治好您的牙痛

 

尤其是被发现,古柯碱对当时社会上所盛行的头痛病有奇效时,这种号称“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瞬间就成为了每位医师手里屡试不爽的法宝,堪比中世纪时盛行一时的放血疗法。

 

而很多唯利是图的商人,也在此时嗅到了商机。于是在1863年,法国一名叫安哲罗·马里亚尼的化学家,发明出了一种叫马里亚尼葡萄酒的饮品。


当时含有古柯碱的酒精制品风靡一时

 

这种将古柯叶浸泡在波尔多葡萄酒中混合而成的饮品,很快便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不仅普罗大众对其欲罢不能,甚至于那时的很多上层名流贵族,都对其趋之若鹜。



柯南道尔爵士以及其笔下的角色,都沉迷于古柯碱

 

儒勒凡尔纳、柯南道尔、大仲马、罗伯特史蒂文森、爱迪生、甚至于维多利亚女皇和教皇,这些现如今都如雷贯耳的姓名,曾经在那个时代都是马里亚尼酒的忠实拥趸。



马里亚尼葡萄酒的广告,“快速恢复能量、活力、和健康”

 

而马里亚尼酒的始作俑者,安哲罗·马里亚尼也因此一夜暴富,赚得盆满钵满。



禁酒令的兴起 

 可口可乐的蜕变与诞生 



传闻中配方一直秘而不宣的可口可乐浓缩糖浆

 

毫无意外的,药剂师出身的约翰·彭伯顿也将目光放到了马里亚尼酒之上。



约翰·彭伯顿的“法国古柯碱酒”

 

因为在他之前已经有不少酒商开始效仿,纷纷“从善如流”的推出了配方各不相同的古柯碱酒。

 

不管是旧伤复发也好,瞅准商机也罢,约翰·彭伯顿也推出了自己独家配方的“法国古柯碱酒”。

 


从时代的海报就可见一斑

 

只是好巧不巧,约翰·彭伯顿推出了“法国古柯碱酒”后不久,美国就兴起了沸沸扬扬的“禁酒令”。此时虽不如1920年后那般的声势浩大,但是约翰·彭伯顿所在的亚特兰大已经开始明令禁止生产和销售酒精类饮品。

 

无奈,约翰·彭伯顿只能去除了其“法国古柯碱酒”中的酒精成分,但是核心的古柯碱成分却有增无减,并以药品的名义继续出售。



直到1903年以前,可乐都是含有古柯碱成分的

 

而其后又因为约翰·彭伯顿的助手,阴差阳错的将苏打水混入其中,赋予了其独特而又刺激的口感,就令那些苦于禁酒令的实施,又深陷马里亚尼酒与古柯碱漩涡中的民众,找寻到了新的快乐与寄托。



“治疗大脑的灵药”,是早期可口可乐的广告词

 

自此,以古柯叶( Coca leaf )和可乐果 (Kola nut)的名字相结合,大名鼎鼎的可口可乐(Coca Cola)便诞生了。



 从饮品至美国文化 

 推向全世界的一张名片 




1903年时可口可乐正式去除了其配方中的古柯碱成分,蜕变为了一种纯粹的饮品。

 

而此时距离1889年,一个名叫阿萨·坎德勒的药剂师花了2300美元收购了可口可乐的使用权,已然过去了十年。



1903年可口可乐彻底去除了古柯碱配方

 

而在这十年中,可口可乐还是以药品的成分进行销售,甚至其中还添加了阿萨·坎德勒秘而不宣的私人配方。

 

而可口可乐之所以去除了配方中的古柯碱成分,说来除了此时社会上逐渐认识到古柯碱的危害之外,还因为黑人运动的逐渐兴起。



曾经的可口可乐海报

 

他们担心这种和黑人同肤色的饮品,会让那些黑人更加亢奋与躁动。

 

不得不说药剂师出身的阿萨·坎德勒,此举无疑是具有先见之明的,其不仅让可口可乐逐渐远离了古柯碱的泥淖,同时还将可口可乐推向了全美范围。



二战美军的最爱,家的味道

 

而真正让可口可乐这个品牌一举腾飞,进入全世界视野的,还要得益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31代表可口可乐的第一个圣诞老人出现,由插画家HaddonSundb完成

在战争动员时期,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罗伯特·伍德拉夫发出一条指示:“公司将不惜亏本,争取让每一位士兵在任何地方都能花5分钱买到一瓶可口可乐”。



二战是可口可乐腾飞的一个契机

这足以载入史册的营销策略,让可口可乐随着美国士兵的脚步,开始传遍了全世界,成为了“美国精神”的代名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将可口可乐推向了全世界

 

可以说可口可乐不仅是美国历史的一个缩影,更是见证了美国的崛起与发展。



 美式复古文化的图腾 

 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延续 




1927年可口可乐进入了中国市场。中国作家蒋彝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将“Coca Cola”翻译为“可口可乐”,从此可口可乐的中文名称便一直沿用至今。


图中为著名影星,“民国第一美女”阮玲玉

 

而时至今日,可口可乐同汉堡一起,不仅占据了美国快餐文化的半壁江山,同时也是美国人精神与文化的一种外在体现。

 

就如同汉堡一般,可口可乐的身影早已不再局限于饮品,跳出了玻璃的瓶颈,深入了美式文化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从可乐的海报、瓶身设计,还是被广泛运用在杂志、T恤上的印花图案,可乐的身影早已是无处不在。



可乐已经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可口可乐自打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美国文化中最具辨识度的精神图腾之一。极具辨识度的包装配色与设计语言,洋溢着自由与热情的慵懒气泡,陪伴了一代乃至数代人的成长。


巴菲特以及其最爱的樱桃味可口可乐

 

无论是50~60年代中,被波普艺术当做反叛与抗争的精神符号,并将其作为对抗消费主义的陷阱,与反对阶级对立的标签;还是披头士乐队首次入侵美国,就是在可口可乐广告上的露面。


安迪沃霍尔著名的可口可乐系列

 

每一秒就有超过10000人喝下的可乐,早在随着美国登月计划踏上月球之前,就已然深深的流淌在了美式文化的血液之中了。




似乎美国《独立宣言》中所提出的 “自由、平等” 的口号与理念,对于美国的普罗大众而言,就像是安迪沃霍尔口里说出那句话一般:

 

“你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可口可乐,你知道总统喝可口可乐,伊丽莎白·泰勒喝可口可乐,只要想想,你也可以喝可口可乐。”


而这,也是可乐的伟大之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3oz复古文化”(ID:CN-33OZ)。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