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脏地带复兴,仅有四类城市逆袭

美国心脏地带复兴,仅有四类城市逆袭

纽约、波士顿、旧金山、洛杉矶、圣何塞……这些东西海岸上的「超级明星城市」,既是美国世纪城市繁荣的象征,也是众多机构一直以来研究的重点。

▼ 位于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是金融中心

▼ 位于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是科技中心之一

而中间的心脏地带,除了个别热点城市,整体而言我们却相对陌生。

实际上,一些心脏地带城市早已在耀眼的海岸带背后,开辟出了适合自身的新繁荣路径——它不是传统优势产业的简单升级,也不是专家想象中的一般制造业回流,而是资源导向的新科技产业!

▼ 2019年成立的智库「心脏地带前锋」,给出美国心脏地带的模糊范围示意

「心脏地带的复兴,不仅是一个地区故事,也是一个国家重生的希望。」

—— 乔尔·科特金

《心脏地带的复兴》《美国事务》

2020年秋/第四卷,第3期

01

什么是美国心脏地带?

MEASURE THE WORLD

心脏地带,源于20世纪初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爵士的「世界岛」理论。

他把欧亚非三大洲合起来称之为「世界岛」;欧亚大陆中部就是世界岛的心脏地带。他推断,随着铁路技术的发展,航海为边缘地区国家带来的海权优势将很快让位给陆权,心脏地带会更为重要。
现在,牛津英语词典已将心脏地带泛化定义为「一个通常具有同质(地理、政治、工业等)特征的广泛中心区域」。

▼ 世界岛的心脏地带示意

美国心脏地带最早出现在1944年出版的哈兰·海切尔所著《五大湖》一书,其描绘了欧洲人迁移到五大湖边位于「美国心脏地带」城镇的汹涌景象。

1946年《芝加哥论坛报》刊登了一则中西部的区域广告,提到「全世界越来越需要美国工业和农业心脏地带的产品」,第一次明确了心脏地带既是美国真正的菜篮子、也是美国真正的制造区。

▼ 美国心脏地带的小麦产业分布示意

▼ 美国心脏地带的制造业分布示意

韦氏词典则为美国心脏地带添加了一个社会政治背景——「美国的地理中心区域,其中主流价值观或传统价值观占主导地位」。它表明内陆心脏地带的居民比美国其他地区更稳定、谨慎和传统。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心脏地带成为焦点。
利用心脏地带与沿海区域不断扩大的经济、文化裂痕,唐纳德·特朗普凭借「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吸引传统价值观的心脏地带选民,逆袭成功。

▼ 2016年,特朗普在「心脏地带」获得了一边倒的选票支持(来源:flickr)

这次冲击使得美国精英开始关注这个区域——纽约时报甚至列出九个地图让人选择心脏地带的范围。

一般认为,美国心脏地带的主体,是位于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的各州。
其面积广阔、降水适中,既不同于高度繁荣的东西海岸带,也不同于以科迪勒拉山系为中心的高海拔山地区,人口和经济亦处于两者之间,称得上是美国本土的国土「第三空间」。

▼ 「心脏地带」地貌

近年来,两大历史性机遇可能为低成本的心脏地带注入新繁荣动力。

一是「科技大出走」,湾区对科技公司和人员在税收、房价、文化等方面的持续重压,终于使得科技产业从旧金山及硅谷地区出走。

▼ 「科技大出走」使得州的奥斯汀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二是「制造业回流」,通过各种政策经济手段,10年间美国企业不断回流,并在2020年达到历史新高。因此,各类研究对低成本/生活品质较高、制造业有基础/工程师密度较高的心脏地区给予了厚望。

那么,美国心脏地带能否借此全面崛起?
事实上,未来仍然只会是少数城市的胜利。
两大机遇并没有足够能量,给所有心脏地带城市带来繁荣——如硅谷人才即使逃离,大多数也不出加州;而制造业回流带给沿海和心脏地带的工作岗位数几乎相同。

▼ 2020年,回流制造业岗位城市排名

甚至即使疫情反复严重冲击,这种经济地理趋势也未改变。美国人口普查局2020年3月到2021年2月的数据揭示,永久迁移的人中,绝大多数仍不会离开原所在的都市圈。

▼ 美国人迁移目的地统计(2020-2021)

我国胡焕庸线以东、沿海区域以西的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西、重庆、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广西等12个省市自治区,同样可以看作我国的心脏地带。

▼ 胡焕庸线

新时代,我国正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持续推出中西部新政,这给区域带来了巨大机遇。但美国的镜鉴表明,心脏地带可能很难大范围全面崛起。

那么这个区域的城市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就需要认真借鉴相似地区成功模式,找到自己的新繁荣路径。

02

心脏地带城市的新繁荣路径

MEASURE THE WORLD

产业和人口对于城市发展的核心作用,已取得几乎所有人的共识。

通过对美国心脏地带最富增长力、表现最好的大大小小城市定性分析,我们可以整理出「高技术人才是否众多、产业知识是否多元」二维逻辑下的四种类型,及各自典型的成功发展模式:锚机构绿洲、冒险家乐园、新蓝领基地和供应链中枢。

▼ 心脏地带城市的四种成功模式

1. 锚机构绿洲

围绕锚机构打造城市创新区,形成「创新经济绿洲」,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美国各个城市具备的发展共识。

福布斯2017年发表的文章《创新区——人才、机构和网络汇聚之处》甚至认为,「几乎所有城市都有必要的元素来创造一个创新区」。

▼ 纽约崛起的DUMBO创新区

锚机构绿洲城市的核心路径——以针对性的措施吸引、扩大和混合知识锚机构相关年轻技术人才,通过建立知识快速流动的聚合创新生态体系,形成孵化各类先进技术和产业的城市创新经济苗床。知识流动下,人才吸引企业,企业聚集更多人才。

▼ 波士顿汇集着人才、企业的肯德尔广场创新区

拥有综合性大学知识等锚机构的城市,有可能借助大学相关前沿研究人员和创业毕业生,实现多元化的创新经济突破。

拥有特种资源以及专业知识锚机构的城市,也有可能借助资源与顶级研发人员融合,形成成功的细分赛道创新产业集群。
即使拥有的知识锚机构很难直接衍生产业,城市也可以通过聚焦锚机构吸引的相关人才群体,崛起为新兴的科技中心。
亨茨维尔就是锚机构绿洲模式的最显著代表。

▼ 亨茨维尔市中心(来源:flickr)

亨茨维尔可以说是「土星五号火箭之父」冯·布劳恩在美国建立的「火箭城」。

它拥有的知识锚机构,是面积超过150平方公里、拥有78个各类司令部、4.2万雇员的红石兵工厂——美国最重要、最前沿、也是相对最封闭的航天军工综合体。

▼ 作为「火箭城」地标的美国太空与火箭中心博物馆

由于红石兵工厂每年管理的联邦预算超过1,000亿美元,亨茨维尔的经济传统上都是围绕任务导向的航天/国防计划(如阿波罗登月计划、航天飞机计划、高超音速武器计划等)形成的。

大量合作及订单式研发,让兵工厂北侧的卡明斯研究园成为美国第二大、世界第四大研究园区,也为亨茨维尔聚集了大量高技术人才。
虽然整个都会区仅50万人口,但航天/国防企业总计却达400家、雇员达8万人。

▼ 红石兵工厂(来源:Wikipedia)

亨茨维尔作为美国航天科技中心已经70年,然而作为科技中心城市的爆发却是近年的事。

无论是劳动力人数和就业人数,还是新增的初创企业数量,近10年都有大幅提升,如今已形成航空航天/国防、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和生命科学4个优势集群。

▼ 亨茨维尔的生命科学集群(来源:flickr)

人口的快速增长,更让亨茨维尔在2020年成为亚拉巴马州的最大城市。这种突破式发展,正源于其从2008年开始的「从太空到STEM(即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重大转型。

▼ 亨茨维尔的增长

①. 「先进制造+创新孵化」

亚拉巴马州及亨茨维尔市政府,首先为城市制定各类顶层设计,强调必须发展多元化的技术经济。

由于军事技术的敏感性,亨茨维尔在实际发展中,没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破壁」,而是依托专业人才池,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
凭借大量航天/国防相关高技术人才的专业知识和精密制造能力,亨茨维尔通过各种政策力量重点,推动不同类型的先进制造业,带动就业岗位——自2015年,几乎每年亨茨维尔都会迎来一个引人注目的制造业重大项目。

▼ 亨茨维尔的制造业园区

更重要的是,亨茨维尔开始正视技术产业的生长规律,依靠年轻人才,推动科技产业从单纯配套走向创新孵化。

卡明斯研究园在2016年完成了40多年以来第一次总体规划。其中有两点极为特殊和重要:
(1)不以红石兵工厂,而以年轻人才聚集、原为兵工厂研究机构配套的阿拉巴马大学亨茨维尔分校作为真正的创新源头。

▼ 阿拉巴马大学亨茨维尔分校

(2)充分尊重科技企业的发展规律,按初创、扩张、稳定三阶段进行空间布局和要素功能配置,定制化满足科技企业在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

▼ 卡明斯研究园区创新阶段分区规划

同时,自2015年开始,亨茨维尔也开始补强创新生态。

鼓励建立和引入孵化加速机构,为年轻创业者提供关键环节服务,目标是形成「东南部著名的小型企业发展和增长以及创业中心;拥有多种风格、规模和形式的孵化中心」。
同时,通过成立各类组织及相应的沟通交流机制,如「创新-亨茨维尔」峰会,为创新经济提供环境支撑。

▼ 阿拉巴马大学亨茨维尔分校创新中心,2019年成立(来源:Wikipedia)

②. 「超级数字基建+独特魅力生活」

首先,开始建设更高速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以期形成创新经济的基础和争夺人才的吸引力。

亨茨维尔在2014年底启动了「GIG城市计划」,发展1G/s网速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体系(美国普遍网速的100倍),至2021年,已实现目标,网速排名美国城镇第12位。

▼ 亨茨维尔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网络

同时,在城市改造中全力提供独特的魅力生活方式。

(1)运动:强化绿道规划,从73英里延长到312英里;翻新约翰·亨特公园,打造包括越野跑赛道、滑板公园、沙滩排球场、足球场等运动综合体,形成「亨茨维尔的中央公园」。

▼ 亨茨维尔城内的公园(来源:flickr)

(2)艺术:2019年完成公共艺术总体规划;2021年全球首创「城市音乐官」全职职位。

(3)特色饮品:市中心先行改造出三条主题旅游线路——精酿啤酒小径、手工咖啡小径和鸡尾酒小径。

▼ 市中心手工咖啡小径地图(来源:flickr)

此外,打造了独特、先进的儿童STEM教育体系。市政府2012年开始大力推行数字化教育,购买及租赁了2.2万台笔记本或iPad,保障每个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孩子都能获得数字教育终端。

利用NASA马歇尔太空中心的旅游体验项目太空营,亨茨维尔与其和阿拉巴马大学亨茨维尔分校合作,创立了美国网络营,向全国中学生介绍和教授网络技能,并鼓励他们成年后进入该领域。

▼ NASA马歇尔太空中心的太空营(来源:flickr)

「我们一直致力于创造一种环境,让公司能够蓬勃发展、竞争和创造就业机会,以及一种支持年轻专业劳动力和企业家精神的文化。」

—— 亨茨维尔市长 托马斯·巴特

2. 冒险家乐园

如果一个城市产业相对单一、但高技术人才密集,就需要充分利用人才,吸引那些能够看到未来、有着「从零开始」勇气的新兴产业冒险家,共同创造繁荣之路。

冒险家乐园城市的核心路径——就是通过深度挖掘地方优势产业人才的底层能力,寻找到技术可迁移的高科技产业,实现强势精准的吸引,无中生有新产业动力。

▼ 奥斯汀的崛起主要依托于科技创新

美国页岩气革命以来,大批能源企业和工人的聚集,使心脏地带出现新一轮能源城市繁荣。

有的经济完全依靠能源产业;有的则凭借服务能源产业的机械制造业形成城市新动力。但是,「能源诅咒」始终是这些城市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得克萨斯州油气能源区域鸟瞰

米德兰,却借助冒险家乐园模式,正在形成超越能源、破除诅咒的城市第二曲线*。

*第二曲线:「第二曲线必须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就开始增长,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资源(金钱、时间和精力)承受在第二曲线投入期最初的下降。」

—— 查尔斯·汉迪

▼ 位于得克萨斯州的米德兰(来源:flickr)

位于美国油气主产区得克萨斯州二叠纪盆地中心的米德兰,2010-2021年人口增长了1/3,家庭年收入中位数接近美国平均收入的两倍。

但由于被能源产业捆绑,一旦油价跌破50美元/桶,其经济可持续性就会面临危机。因此2008年后,米德兰开始寻找超越能源的城市第二曲线。

▼ 米德兰周边密集的油气田

2016年,米德兰完成新版综合城市规划,其中城市第二曲线,令人惊讶的选择了航天产业。

米德兰首先看重的,是航天产业的巨大发展前景。据分析,全球航天科技产业将快速增长,2025年估计达到4,610亿美元,而美国相关企业占世界一半以上。

其次,米德兰位于美国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的优势区域,且有着更为「开放的天空」。

2020年美国航空航天制造业排名中,得克萨斯位列第四;而米德兰因为空中交通很少,可以为发射原型航天器、运行测试或发射卫星提供极大的便利。

▼ 米德兰拥数家飞行学校

但最重要的是,米德兰拥有大量可以进行「技术迁移」的人才,这才是米德兰的「底牌」。

油气行业的底层技术,是应对高温高压环境、保证设备及功能正常运行,这与航天产业技术的底层需求一致。工程师以及熟悉这种工作环境和材料的熟练工人都能很快转型。
而米德兰拥有的采矿、采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人员,集中度是全国平均的38倍。

▼ 美国FAA授权太空港

米德兰,通过全力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一举形成了美国商业航天产业冒险家的新乐园。

①. 面向商业航天冒险家打造新型太空港

米德兰创新性地在2014年9月,将其机场申请成为美国第一个联邦航空局许可的、航天航空共用太空港,可为商业太空发射场为公司设计、制造、测试和发射服务。

这引起商业航天企业的极大兴趣:如2016年内华达山脉公司(SNC)宣布将其作为自身追梦者飞船的兼容着陆点。
很快,米德兰模式受到美国各地关注——如今,联邦航空局许可的商业太空港已发展到了11处。
现在,米德兰又在筹划新一轮的政策突破,希望打造一条允许航天公司和国防部进行实验的高速航空走廊。

▼ 米德兰国际航空航天港

②. 建立独有的公共测试平台

为了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形成美国新的地区性航天产业枢纽,米德兰从能源产业带来的利润中拿出巨资,以航天产业研发中关键环节的测试平台为抓手,构筑地方独特的产业公地。

至2018年,米德兰政府为航天产业投入资金已近1,000万美元,其中1/3被用来建设独有的公共测试平台——米德兰高海拔综合舱。

▼ 米德兰高海拔综合舱(来源:flickr)

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商用海拔高度人类试验舱设施,可在5秒内模拟从海平面减压到3万米高空的场景,通过精确的飞行条件测试硬件。

它是NASA外唯一可以测试、认证不同高度气压环境及快速升空的各类设备(如航天服、有效荷载、相关子系统及组件等)、及进行机组人员培训的平台。

③. 营造「冒险家乐园」,投资赛道

米德兰持续建设太空港商务园,并坚定将之作为重点长期营销。虽然首个落户的太空公司「环宇」,在2017年因融资问题破产退出,但是米德兰并没有动摇,很快又招引了新的商业航天科技公司接替入园。

现在,AST、Nano Avionics、Kepler Aerospace三个商业航天科技公司已落户于此,并创造出200多个高技术岗位,而仅AST的投入就超过3,000万美元。
2022年,按计划还将有3-6个航天科技公司进驻……依托着人才技术迁移,冒险家主导的经济多元化,正在米德兰生根。

▼ 太空港商务园(来源:flickr)

「(航天方面的)努力会确保当我们经济低迷时,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和女性,这些工程师,他们有一个可以转向的地方。」

—— 米德兰发展公司执行董事 约翰·特里希蒂

3. 新蓝领基地

心脏地带,传统上一直是美国制造业的中心。而自200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处于巨量失血状态,就业岗位下降甚至超越历史上最著名的「大萧条」时期。

作为美国老工业基地的五大湖区域,在这一段时间内遭受重创,成为大众眼中的锈带。

▼ 美国制造业岗位变化2000-2010年超过了大萧条

但近年来,一些锈带城市正迎来复兴,而助力不止于以下两点:

(1)植入技术源点,激发制造创新。
美国自2012年开始实施《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计划》,全国至今建立16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1/4位于锈带。
这些技术源点给锈带城市带来了新的希望——如位于扬斯顿的「美国制造」中心,正推动俄亥俄东北部形成新的「增材制造硅谷」。

▼ 美国锈带的制造业企业分布示意

(2)塑造新型空间,推动新型工业。

一是混合化改造「计划制造区」(Planned Manufacturing District),实现先进制造业现代适配。2016年芝加哥规划局为「推进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导向产业发展」,允许许可区域内混合开发,并通过环境整体设计,吸引先进制造业企业。

▼ 芝加哥整体环境治理,特别是滨水区域改造,成为吸引企业的因素之一

二是推动轻型、无污染的新都市制造,实现城市中心制造业转型。

芝加哥于2010-2020年间,在城中积极推动三类都市制造业发展。即「Bags」(如服装、家具和珠宝)、「Bites」(食品和饮料产品)和「Bots」(如机器人、互联网连接设备和「可穿戴」技术)。

▼ 芝加哥都市制造业分布示意

这些根本不是美国制造业复兴的核心,没有足够的新蓝领才是。

目前美国大多数技术工人都是婴儿潮一代,他们正处于退休高峰,谁来继续延续制造业的繁荣,这才是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因此,制造业根基深厚、工人群体庞大的城市,其复兴关键是在于通过更具针对性地培育更多新蓝领,把产业中心转变为高技术制造中心,这就是新蓝领基地城市的核心路径。

▼ 美国学徒制继续显示出强劲的增长

密歇根西部的大急流城,是新蓝领基地模式的明星代表。

▼ 大急流城(来源:flickr)

大急流城至今仍能保持相对稳固的制造业基础——其制造业岗位比高达21%,也是蓝领岗位比1990年代增加的唯一锈带城市。2020年,大急流城人口比2010年增长近6%

大急流城也发展了自身的技术源点和新制造业模式,但因为中小企业占绝对优势,所以与众不同。

▼ 频谱健康一直是大急流城的大雇主企业

首先,其技术源点更为关心,如何推动制造业技术方案在本地现有企业的创新实现。

地区经济合作组织「适合之地」(The Right Place,TRP)建立的密歇根西部制造技术中心,为数以百计的中小制造商提供了经过验证的、可衡量的解决方案。
如今,TRP正联合更多地方组织,发起「西密歇根工业4.0运动」,以提高地区中小制造商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

▼ 西密歇根工业4.0运动战略合作伙伴(来源:Wikipedia)

其次,其制造业集群搭建了高效的协作机制,并因此蓬勃发展。

TRP还成立了密歇根西部制造技术中心制造商委员会——由近50名制造业领导者及地区学院和大学校长组成的协作团体,促进、推动整个地区的先进制造业。

在其领导下,各个制造门类成立了自己的机构,进行协同创新、利用互补技能、提高产业效率、以及吸引外部投资和专业人才。

▼ 西密歇根高端制造业分布

大急流城复兴的关键其实在于没有盲目转型,而是看重对新制造人才的培养。

(1)充分利用联邦学徒计划,扩大制造业人才池。

在锈带,密歇根并不是推行美国联邦学徒计划(2008年模仿英国建立现代化学徒体制)最踊跃的区域——至2021年三季度,在册学徒数量不如伊利诺伊及俄亥俄。

但是相关数据却表现出大急流城的积极,其在册学徒数达5,452人,不仅远高于本州第一大制造业城市底特律,甚至还高于美国第二大制造业集群所在的芝加哥。

▼ 美国联邦学徒在册数量锈带比较

(2)通过与教育系统连通的区域组织,来培养新型的制造业人才。

随着2015年联邦劳动力创新和机会法案的通过、以及密歇根州对制造人才需求的意识提高,「西密歇根工作」组织与制造商委员会联手创立了「探索制造」。
「探索制造」将大急流城地区数百个制造商聚集起来,建立学生、雇主和社区的连接管道,并与大急流城社区学院共同创建了移动制造实验室。
其核心目标是:培训现有的劳动力、向未来的劳动力推广制造业以及交流与实践。

▼ 「探索制造」为大急流地区提供的劳动力培训(来源:flickr)

「探索制造」是一个免费开放的组织,很多内容针对10-20岁的学生;同时还特别为其设立了奖学金,通过小钱的投入,潜移默化地营造了制造业人才更好的发展环境。

「美国制造业未来取得成功的关键组成部分,将是对优质人才的需求。没有知识渊博的人才,机器将无法运行,生产也会停止。」

—— The Right Place经济发展机构发言人

蒂姆·姆罗兹

4. 供应链中心

国家孤岛化趋势,促进各国境内「新货运系统」重构。2020年9月,美国交通部公布首个国家战略规划,重点关注围绕「物」的安全可靠供应链。

心脏地带拥有美国7条1级铁路中的5条、最多的港口以及70%的人口,未来角色更为关键。

其中,一个围绕伊利诺伊、佐治亚、得克萨斯构成的「黄金三角」新格局逐步形成,这是美国物流基础设施的核心,也将是电子商务、包裹递送的核心。

▼ 黄金三角区域

如今,亚特兰大(Atlanta,GA)正通过合众之力,走向新格局的「供应链中枢」。这正是此类城市核心路径的典范——依靠已有的各类资源,聚焦供应链战略,合力创造创新生态,最终实现通过培育新产业进化旧产业。

亚特兰大,是治亚州人口和资本最多的城市,也是美国东南部重要交通节点,拥有世界上客运量最大机场(由于疫情2020年被广州白云机场超越)。
亚特兰大科技发达、经济多元,而供应链相关产业,是城市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有12,300家企业落户于此,雇员超过15万人。

▼ 亚特兰大(来源:flickr)

供应链产业的提升,是促进亚特兰大近年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2010-2019年,整个都会区相关岗位增长率达26%,超过治亚州的20%、芝加哥都会区的15%和纽约都会区的14%。这推动亚特兰大人口经济快速增长、失业率下降,被逐渐看作新时代的美国「南方首都」

▼ 2010-2020年亚特兰大人口数量激增

那么,亚特兰大怎么在传统供应链基础上挖掘出新动力?聚焦「新一代数字供应链」!

新一代数字供应链,2000年后以「供应链4.0」出现在各类研究中,核心是将新一代数字化技术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
根据麦肯锡相关报告显示,其潜在影响巨大——运营成本将降低30%,销售损失减少75%,预计库存减少75%,供应链的敏捷性也将随之提高。
据美国物料搬运工业协会2021年度工业报告,83%的供应链和制造业领袖认为数字供应链将在五年内成为主导模式。

▼ 亚特兰大数字供应链排名

向数字供应链转型,需要两个关键推动要素——能力和环境。首先要在组织中形成数字化的能力,通常需要针对性引入专家;其次,必须创建具有初创文化的创新环境。

而以「孵化平台」快速实现试点,对于立即获得有关解决方案的适用性和影响的业务反馈、激发人们对创新(如新的规划算法)的兴趣和信任,以及引导下一个开发周期至关重要。——亚特兰大就是这么干的。

①. 借助外脑打造「数字供应链城市」

2017年,亚特兰大商会提出Supply Chain City倡议,聘请德勤对亚特兰大及相应竞争对手分析、找出不足,并制定下一步竞争策略。

德勤的分析表明,虽然其数字供应链在全美7个大都会中排名第2,但弱点在于相关初创公司数量、投资严重不足。

▼ 亚特兰在美国数字供应链中的排名

②. 组织「数字供应链」搭建创新平台。

亚特兰大在三个不同方面做出努力,希望能够聚集技术力量,打造新的供应链创新产业,推动城市原有供应链进化提升。

(1)重新梳理城市「数字供应链」优势,给予重点发展地位,不断营销、吸引行业巨头。
亚特兰大商会将物流与供应链作为城市未来增长四大主导产业之一,重新梳理出从基础设施到技术集中度的产业发展优势。2017年,针对供应链企业的招商,也转变为招引行业巨头。

2021年再度扩大办公区的数字供应链技术企业Deposco

(2)从单打独斗到融合共生,亚特兰大构建独特且不断联合的数字供应链产业生态。

2017年,亚特兰大商会设立专门的供应链领导委员会,通过180名成员,初步建立起数字供应链产业生态。
2019年,商会将其改组为亚特兰大成长领导委员会,聚集技术、供应链、生物科学等多个领域的领导人,推动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

▼ 亚特兰大商会(来源:Wikipedia)

(3)亚特兰大在数字供应链产业生态构建中尤为看重城市短板即「孵化平台」的建设。

如今的亚特兰大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控制塔」,其聚集了供应链管理软件顶级公司「曼哈顿联合」等企业总部、亚马逊等供应链大公司的供应链机构、埃森哲等物流咨询公司的创新中心等。
人才池的扩张带来技术外溢和产业增长,如「曼哈顿联合」的一些前员工,正在该行业开展自己的业务。

▼ 位于亚特兰大的曼哈顿联合软件总部

在此基础上,亚特兰大更为看重的是联合力量,推动公共孵化平台。

2017年利用治亚州政府基金投资创立Engage Ventures,形成数字供应链创新企业的公共投资平台,支持了包括STORD、ThingTech等行业初创公司扩大影响。
高校孵化器治亚理工先进技术开发中心,也从2017年零售计划开始,重点关注数字供应链初创企业,并直接孵化了Goodr、Motivo、Verusen等高技术公司。

▼ Engage Ventures通过初创公司、公司、大学研究人员和风险社区之间的联系网络来促进创新

③. 大型供应链技术展会

巩固「供应链中枢」地位

亚特兰大在塑造自身供应链影响力上不遗余力,已远超传统的城市产业生态能级。

亚特兰大商会是著名的「亚特兰大供应链奖」、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圆桌会议、播客「供应链即时广播」和供应链管理协会的创始赞助商。
而自2012年以来,亚特兰大几乎每年都有至少一个北美顶级供应链技术展会。

▼ MODEX供应链展会(来源:flickr)

「Supply Chain City,旨在将(亚特兰大)该地区的传统供应链转变为由智能设备和物联网的横截面驱动的数字供应链。这种新范式是为了增强供应链的灵活性、连接客户并实现先进供应链规划。」

—— 德勤,供应链城市报告,2017

03

对中国相关城市的启示

MEASURE THE WORLD

如今,区域化、本地化已经成为了全球趋势,但这与近年来的大国博弈和疫情反复无关。

早在2007-2017年,几乎所有生产全球价值链的贸易强度(出口/产出)就出现了衰退,甚至部分门类21世纪以来的超级全球化红利基本荡然无存。
要素自由流动的超级全球化,使高度地区分工造成了国家价值链位势的锁死和顶端国家岗位减少带来的撕裂。因此,自产自销渐渐崛起,世界进入深度调整的新全球化阶段。

▼ 全球生产价值链的贸易强度变化

正如美国心脏地带的经济地理发展规律,双循环新时代下的我国心脏地带,也将走向新一轮的国土空间平衡。

而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得到更好的结果,胜利只属于那些真正有准备、且选择了正确路径的城市。
无论科技大出走、「新三线建设」,还是疫情下国际制造业再度回流国内,只是提供了我国心脏地带城市一个历史进程中的短暂机遇,而能够真正构建并保障城市永续繁荣的动力,才是主政一方的官员需要勇气做出决断。
2010-2020,大量人口已经用脚投票,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重,其实留给我国心脏地带城市的考虑时间已经不多了。

▼ 我国心脏地带人口示意

通过城市底层逻辑矩阵,我们发现了中国心脏地带可能的成功密码。

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在上一轮超级全球化中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在双循环开启的新时代,中西部城市和区域则面临着历史性的超级机遇。这次机遇实际上并不只是面向其中的中心城市,希望美国心脏地带的发展经验,能给我们更大的现实启示。

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最终决定胜负的往往是板凳深度。



1/6图片工作室出品



推荐阅读




商务合作 | 转载开白

请添加微信:Moli198891


【版权声明】本平台及其中全部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他相关合法权益归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高莱斯)所有,未经华高莱斯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摘抄、改编、翻译、注释、复制、发行、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等方式使用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否则,将可能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华高莱斯将通过一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丈量城市”(ID:Measure-the-World)。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