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妙的融合,老一辈画家鸥洋作品欣赏

美与妙的融合,老一辈画家鸥洋作品欣赏


     

 


鸥  洋

江西, (1937-)


—ArtYouhua—

鸥洋 (1937- ),女,1937年10月生,江西龙南人。中国当代女画家,196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留校任教。现任该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广东油画学会副主席。擅长油画,水粉画兼长中国画,60年代起活跃于画坛,早期作者倾向写实,1985年从师法藉著名画家赵无拯先生,受法国巴黎、美国洛杉矶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展并获奖:油画《沉浮》、《新生代》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油画《冬天里的春》获“中国的四季”美展银奖、并由日本安部牡丹园美术馆收藏,油画《红与黑》获“’94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优秀奖,水粉画《金色的秋天》获“中国水彩、水粉画大展”优秀奖、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水粉画写生技法》、《现代绘画形式与技巧》。
     
     
     

鸥洋从20世纪60年代起活跃于画坛,早期作品倾向写实。60年代初开始了水粉画人物写生技法探索,70年代开始探索中国画的创新,尝试在水墨画中表现阳光感,作品曾入选全国美展。1985年,鸥洋参加法籍著名画家赵无极举办的油画讲习班,接受赵无极的指导后开始探索“东方意象”油画语言。她在90年代提出了“意象油画”概念,在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意象中,寻找油画语言的东方性,将中国文人画趣味与西方印象派光色、现代形式感结合起来,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出发,不以再现自然为目的,而是重视情感与精神的表达,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面貌。
     
     
     

     
     
     

     
     
     
色彩是鸥洋绘画语言的重要手段,她的画面极富感情色彩,早已不是单纯描绘生活的真实而已。生活在她笔下也得到了升华,印象派技法的活用,轻轻地唤醒了观众的色彩美感,鸥洋用明丽、细腻、温馨的色彩语言,溪水般流入读者心田,慢慢地把人们带进了和谐、宁静的诗的意境。
     
     
笔法的运用,也是鸥洋艺术探索的重要部份。油画历来讲究笔触,林布朗、委拉斯贵支的色彩造型传神的能力、力度的表达可谓精彩绝伦。鸥洋接过西方油画大师的笔触,更以中国艺术书画同源的原则,以写意带写实,把书法的意趣带进画面,以情带笔,以笔写意,信手挥洒,乾湿枯润,冷暖浓淡,轻重徐疾、形光色融于一体,神意情铸于一炉。把一种色彩写生的纯熟技巧大大发挥而成为情思的表现,生活感受的吟唱。抒情写意,充分体现艺术创造中的生命意识。
     
     
鸥洋追求视觉上画面中的和谐愉悦、美感享受;更追求心里上画面外的意境表现,精神异华。使人得到悦目而又赏心的深层次的美感享受,从而使有限与无限结合,使美与妙、东西方两种审美范畴得以恰当的结合,达到鸥洋追求创造中西结合的艺术花朵的愿望。
     

免责声明:本文所使用的文字及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为学习分享与学术研究交流使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油画世界”(ID:ArtYouhu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