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期)
五、建筑摄影的角度选择
拍建筑首先要做的功课是围绕建筑转一圈,看哪个角度、哪个高度最能突出其特点以及最美的一面。拍建筑要么拍正面,要么拍侧面,如果是正方体,45度角是最好不过。至于拍摄的高度,低矮的建筑无所谓,但对非常高的建筑,最理想的是建筑自高的一半,这样似乎更工整更完美,也不会产生透视变形。当然,很多时候移轴镜头可以解决透视变形的问题。
但是,很多时候寻找角度是不遂人愿的,主要是建筑的环境及其拍摄条件限制了我们的想法。举个例子,拍武汉佳丽广场,我至少爬了四次不同方位的楼,每次爬的楼的高度也不一样。怎么都找不到满意的角度,只能是在几次拍摄的照片中选稍微好一点的做后期。
有时候,我们还可以考虑拍建筑的局部,获取一种抽象的、图案式的效果,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武汉湖锦大厦
武汉古德寺
武汉湖北建筑博物馆
武汉湖北建筑博物馆
武汉中心
六、无人机拍建筑的利弊
现在无人机比较普及,是拍城市的重要手段与利器,解决了拍摄角度和拍摄高度的难题,尤其是拍大场景游刃有余。如果遇到城市中出现平流雾,无人机是不二之选,因此,无人机成了好多摄影人的当家花旦。但无人机也不是万能的。比如,有很多地方被限制飞行,英雄无用武之地啊!这是其一。其二,普通型无人机的画质与全画幅相机的画质还差一段距离,如果需要拍高质量的片子,这时候无人机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第三,用无人机拍摄对我们的构图是一个新考验。画面最好有主体建筑,不能把所有的建筑拍的像蚂蚁一样大小,以至于都难以分辨清楚到底拍的是哪里。
武汉百联奥特莱斯
武汉财富大厦
武汉龟山电视塔
武汉水塔
七、建筑摄影的室内拍摄
室内拍摄是建筑摄影的重要内容。但室内摄影会遇到很多困难。一是镜头的视角不够广,难以把室内场景完整的收纳进来,想拍接片的话,只能依赖移轴镜头了,否则是不可能接片成功的。二是室内的光比一般比较大,再好的相机也难以胜任,往往需要曝光合成来完成拍摄。三是室内的光线往往比较复杂,色温也不统一,给影调色调控制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没有后期基础很难做好。
武汉光谷数码广场
武汉长江日报
武汉湖北建筑博物馆
武汉新世界群楼
武汉美术馆琴台馆
武汉昙华林瑞典教区
武汉海员大饭店
八、建筑摄影的影调控制与后期调整
数码时代,对影调的控制几乎可以随心所欲,比如高调原片可以做成低调成品片,等等。但这里我要说的不是怎么调成高调片或低调片,而是说我们要深思熟虑,仔细分析,想好一幅作品到底用什么调子来呈现会更唯美更有利于表达。摄影的难度不是如何去操作实现某个效果,而是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效果。这需要长期的学习修炼。
我个人认为,建筑片的影调主要有四种形式,即高调、中间调、低调以及高级灰。什么是高级灰目前似乎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与说法。我的理解是,影调介于高调与中间调之间,或者介于低调与中间调之间,但又偏向中间调,亮部或暗部极少甚至缺失,反差也不大,画面干净柔和,给人一种高级感。
以下请横屏观看
武汉网球中心
武汉湖北科技馆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
九、建筑摄影的遗憾与尴尬
建筑摄影摄影很勾人魂魄,但也常常遇到尴尬或遗憾,叫人扫兴。我遇到的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很多漂亮建筑的精华部分经常被树木遮挡的无法按下快门。武汉最典型两处分别是武大的万林艺术博物馆和汉口的荣光堂。那树长的真是枝繁叶茂,确实影响了建筑自身的美观。我不止一次的臆想,这些树就不能挪动一下吗?上海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二是好多建筑的精彩部分会被一些广告牌遮挡,感觉像是在漂亮的脸上贴了一块膏药,不知道建筑设计师怎么看这个现象。三是拍建筑的黄金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蓝调时刻,甚至还要提前一刻钟,这时候如果灯光开启,建筑的光比最适合拍照,遗憾的是,很多城市这时候的建筑灯光却迟迟没有开启,导致很多美景被错过,其实这很不利于城市的宣传,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听说上海、广州、深圳就做的比较好,所以好的城市建筑片都出自那里。(未完待续)
武汉归元寺
武汉能源大厦
武汉昙华林翟雅阁
武汉琴台音乐厅
武汉琴台大剧院
武汉万达影视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超焦距影像”作者:超焦距(ID:chaojiaojuyingxi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