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不“盲”,市场监管总局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盲盒不“盲”,市场监管总局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后台回复加群加入现代广告圈




盲盒乱象频发后,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来了。

8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的通知,要求盲盒明码标价,不得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并涉及盲盒销售、产品质量以及售后多个环节。



征求意见稿中指出,盲盒经营者应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合理确定盲盒价格。盲盒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实施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同时,盲盒经营者应将商品名称、种类、样式、抽取规则、商品分布、投放数量、隐藏款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关键信息以显著方式对外公示,保证消费者在购买前知晓。

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通过销售现场询问或者网络身份识别等方式,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对于充分告知、经消费者确认的以互联网形式销售的盲盒商品拆封后可以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但以全包形式销售整套系列商品,消费者拆封后要求整套退货的,经营者应依法执行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

强调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此次征求意见稿关注的重点,这与近年来行业内问题频现、争议不断有关。


今年“315”晚会上曝光了盲盒过度炒作和价格虚高等一系列问题。“万物皆盲盒”的时代里,一些短期逐利的商家靠概念炒作,销售劣质或低质产品,甚至出现“宠物盲盒”等违背人性的产品销售。

但盲盒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一种营销方式。而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对于助推行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征求意见稿,泡泡玛特回应表示,盲盒是潮玩行业流行的一种销售形式,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有积极意义,在监管层面给出明确的指导能让规范经营的公司有更清晰的方向,有利于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目前是征求意见阶段,我们也会积极和相关部门沟通,献言献策,相信行业能够在监管的指引下越来越规范,做到良性有序发展,推动中国潮玩进一步发展壮大。”

52TOYS则表示高度重视,坚持维护健康规范的市场环境,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落实指引中所提方案。潮流及收藏玩具行业伴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文化繁荣成长起来,属于文化产业的一部分。52TOYS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合规经营,牢记行业责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联合行业成员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助力新兴行业的健康成长。

“长远来看,对于泡泡玛特、52TOYS这些企业都是好事。毕竟是新兴行业,规范化发展肯定也是监管部门喜闻乐见的。盲盒的爆火引发了一些炒作,如果行业一直野蛮生长,只能被负面商家的舆情反噬了。”来咖智库创始人王春霞说道。

而对于整个潮玩市场中活跃着的企业们来说,征求意见稿对潮玩盲盒市场有净化作用,但对于正规经营的企业影响却不大。

多家经营盲盒的潮玩企业对《现代广告》表示,这是一种行业引导,引导行业向更良性、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但对于自身的正常经营影响不大,具体的营销方式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多数企业表示,正在观望。

行业规范早有预期,诸如泡泡玛特、52TOYS此前已经在盲盒包装上注明了隐藏款概率。

如52TOYS的“TOM and JERRY太空旅行系列”,款式为“6+1”,即六个随机款加一个隐藏款。包装盒上明确标注了“隐藏款生产配比为1:96”。除了盲盒的外包装盒有标注外,泡泡玛特和52TOYS的官方线上销售平台上,潮玩盲盒的商品详情中也标注了隐藏的抽选概率。

目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是一个正向引导,但落地也存在一定难度,需要进一步明确细化。

全程参与了上海盲盒指引制定过程的盈科网络数据安全合规中心副主任郭卫红律师提及其中的第十七条规定,此条规定是因为,消费者以全包形式购买整套系列商品的,其标的物清楚确定,并非盲盒,也就不存在盲盒消费中“惊喜”的价值,应当可以依据七天无理由退换。

但是在实际销售中,“全包”和“整套”的购买仍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机性,例如当一个系列是13款时,一般“整套买”也只能买到其中的12款,还是具有不确定性,不意味着一个主题系列盲盒产品的“全包”。因此,建议此次征求意见稿需要在“全包”和“整套”的概念上加以界定,与消费者一般理解的整套和全包作出区分。

王春霞同样提及了这一条,这里的“全包”是否为大家俗称的“端盒”?整盒未拆封,商家可以退,但如果买一箱都拆了,还要求退货该怎么处理?

而针对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一条中提到的未成年人保护层面,王春霞提到,具体销售时,如何让消费者告知年龄也存在一定的执行困难。类似线下盒机扫码便可以购买的方式,可能同样需要家长从手机端本身对孩子进行限制,这些都存在一定难度。
附: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来源:市场监管总局官网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现代广告杂志社”(ID:maadw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