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明:身体是创作不可忽略的材料

马六明:身体是创作不可忽略的材料



马六明是国内著名行为艺术家,在九十年代初搬到北京郊区的东村后开始了他的行为艺术创作,以妖娆美丽,雌雄同体的形象“芬·马六明”而广为人知。

目前在深圳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展览的“感觉的逻辑——第五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南山区平行展”展出了艺术家的摄影作品《芬·马六明》,上启艺术对艺术家进行了采访。


△ 展览现场



《 芬·马六明 》

Fen-Ma Liuming

摄影,1993

Photography, 1993

马六明

Ma Liuming


SQ

《芬·马六明》系列开始为一个巧合,在此之前您是学绘画的,绘画时期您对身体以及性别有强烈的认知和意识吗?

马六明

在做行为之前对身体没有很强的认知,由于我的长发和消瘦秀气的形象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误会,在公共场合偶尔会听到有人说这是男的还是女的。

SQ

那个时期您意识到可以利用您身体的特点做艺术,那么您是如何看待每次行为艺术实践中的身体性?

马六明

自从93年在北京开始做行为就开始思考怎么做有自己特色的行为,艺术家本身往往都是行为的主体,而身体是不可忽略的材料,我觉得我的身体特点就已经承载了艺术所能传达的信息。那个时候我们一无所有,仅有的就是这个被称作还活着的身体。

SQ

后来大部分的人看到您的作品,第一时间是讨论性别,包括也有展览名为“雌雄同体”,我们发现您似乎并不是太想讨论这个,而更多的时候是想传达一种感觉和塑造一个形象。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观众产生的观看行为是您最为关注的一个部分?

马六明

芬·马六明只是行为中的表象,我更想寻找的是我该怎么去做这种艺术,当然观众也是行为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SQ

您在美院时期接触行为艺术,并在之后的艺术实践里也选择了行为艺术这种创作方式,第一次身体实验的经验让您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才决定要继续这样的创作呢?

马六明

做行为让我有一种打开了一扇门的好奇和欲望。

SQ

我们这次展的是1993年谭业广为您拍下的女装照片。当时的行为本身在客观时间层面上已经在那一刻结束,而当行为转化成图像媒介,这张图像在展览中又意味着什么?

马六明

照片和录像一直都是行为记录的载体,而我的作品不仅仅是行为的记录,照片本身就是作品,这次展览的作品是摆拍的结果,这也是作品本身。

SQ

在做行为艺术的时候,您和很多艺术家朋友生活地很紧密,有些作品是和他们合作完成的,集体意识在那个时代似乎非常强烈。而现在大部分时间是自己进行绘画,在生活、创作上与那个时候有什么最大的区别?会感到孤独吗?

马六明

朋友的聚散是生命的常态,现在更走向自己的内心而不孤独。

SQ

您曾经说行为艺术要做发自内心的东西,现在绘画也延续了这样的想法吗?

马六明

艺术要发自内心地感受这种想法一直没变,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我跟艺术死磕下去。


马六明,1969出生于湖北黄石,1987-1991学习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1993年起工作和定居于北京并与其他艺术家一起创立北京东村。曾经在伦敦的中国当代画廊、纽约的Jack Tilton画廊、瑞典的TENSTHALL、意大利的MARELLA ART CONTEMPORENEA画廊、西班牙的Dolores Sierra画廊、湖南省博物馆的艺术长沙、798的白盒子、首尔的学古斋画廊举办个展。

参加过的群展包括:东京的世田谷美术馆的Degenderism;纽约的 P.S.1和旧金山现代美术馆的Inside Out:New Chinese Art;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光州双年展2000;第七届伊斯坦布尔双年;第一届广州三年展等。


感觉的逻辑——第五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南山区平行展

主办: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

承办:深圳市摄影家协会/深圳市南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深圳市上启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鸣谢: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华侨城华南投资有限公司

场地支持:深圳华侨城创意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红树林画廊/TONG画廊+项目空间

展览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

展览时间:2021年11月19日-12月15日每日10:00-18:0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启艺术”(ID:shangqi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