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康教授读青年画家刘新华

马康教授读青年画家刘新华

作者:马康

在生活中,我与刘新华并未谋面,但是他的画给我一种清新,亲切的感受,如老朋友一样可以坐在一起畅谈他的绘画世界,他的心灵世界。倾听他的感受,理解他的思考,沟通他的想法。

中国画以散点透视,笔墨,线相交为特点。在读解中国画时,我们是以静观为最好的状态,最好再能喝上一杯茶及加上朋友间的闲聊并能品出画中意境。中国画和西画唯一的区别就是状态,而这个状态的感觉是能看出画家对景观、人物的兴趣。这个兴趣的产生就是由此发出作者本人的性格。

 

中国画还常以情写景,以景写意的特点来抒发画家本人性格的。刘新华在这点上的表现是到位的。画面清新,笔墨相交,自如轻松。

 

在对景色与环境的把握相对比较客观。对人物的刻画也具有当今时代的新意。其中作品《回望四合院》更具有对历史遗失的遗憾而感无耐,又有对美好传统的留念而记忆犹新。这种时代性的关注是画家本人长此以往的思考和对历史知识不断阅读所累积起来的。

而作品《周末我们出行》与作品《回望四合院》形成了强烈地反差与对比。在这幅作品中既有新时期80后的新状态,又保留了上世纪我们这一辈年轻时的质朴,这样的共同点是一般画家很难在同一时期内把握方向的。如果画家本人没有关注时代风貌的状态是不可能有如此美丽作品诞生的。



因此,关注时代,去发现被忽略的细节才是画家首当其中的任务。刘新华在他的这几幅我所看到的作品中正好符合了这一点,也做到了这一点。这种难能可贵的朴实精神,在创作时是非常及时的兴奋剂,刘新华品尝到了,他把这种愉悦的兴奋拿出来与我们分享,我们由此感到温馨,并从中保留这样的状态使我们的精神丰富起来。(2007年09月17日)



绘画作者刘新华简介


刘新华,画家,号刘意、刘焱。居北京,主任编辑,在大学学艺七年。高更和凡高这两有“高”字的高人说他看见“光里有灵魂”,我说我知白守黑,看见“黑白有魂魄”。看黑的有象、看白的有气。万物一体,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

画风解衣磅礴,朴厚大方,元气狼藉,不为先匠所拘。其形式背后是认知和文学的支撑。出生于书香世家,五岁随父学画,后广拜名师,曾得到著名画家李世南、程大利、聂干因、李津、武艺、曾翔指导,现随中国画学研究会、 湖社画会的早期成员吴镜汀弟子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刘牧习画,终成自家面。


艺术观点:


我的绘画是热烈和阳刚派,我以为如果艺术没有像太阳一样照耀和温暖着人类的精神,给人类精神以自由的生发和成长,哪还要艺术干什么?我的绘画,正是要表达岀自由的阳刚的生命的力量。我的绘画是生长的,是开放的,进取的,是精神层面的表达。我不再是古贤的小学生,也不会去简单地再现生活。我要从自由精神的层面升华和強化今人的绘画,展示人类审美进程里今天的面貌。我会率性地表达自我,发展自我,深刻自我,強健自我,成为自我,做自己时代的艺术家。


人生观点:


看一个年轻人未来有没有成就,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看他有没有激情,什么是激情就是做梦的能力和追梦的勇气,五十岁后成就才会跟着你走。一个人知识很重要,但是经历更是很重要的财富。有了知识、经历、悟性,人生就只欠一样东西,那就是激情。我深信不疑!!!


创作很辛苦,看完请你点赞和留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意今语绘”作者:刘浪xh(ID:liuyi20220906w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