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神兽具有招财、开运的寓意,还能镇宅辟邪,承载着中国传统思想里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因此,在历代玉器中,常常可以见到神兽的身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那些备受欢迎的神兽们。
01
龙
龙,是中华民族自上古以来一直崇尚的神异动物,也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五大神兽之一。在中华文化中,龙并没有有准确的形象,而是作为一种图腾象征,被赋予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龙是主水之神,能降雨祈丰收;是播种之神;又传龙生九子,是多子之祥;龙在中国先民的心目中,还是王权和尊贵的象征。
因此,自古代起,人们就将龙运用在玉石雕刻上。在玉文化中,有关龙的题材也有很多,比如龙行天下、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等等。
02
凤凰
凤凰,又作“凤皇”,亦称凤鸟、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对鸟类神兽组合,分有雌雄之别,雄为“凤”,雌为“凰”,合称为凤凰。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对凤的记载,最早可见于《尚书》《诗经》等传世文献之中。早期的凤被当作上天的使者,是吉祥的象征。《尚书·虞书·益稷》载:“《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据《山海经》记载,凤凰的身体部分和鸡很像,但它们全身上下都是五彩斑斓的羽毛,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的形状,翅膀上的花纹是“羲”字的形状,背部的花纹是 “礼”字的形状,胸部的花纹是“仁”字的形状,腹部的花纹是“信”字的形状。
凤凰被古人认为是“鸟中之王”,在古人眼中凤凰飞过就说明是太平盛世的到来,它具有很多特殊而又美好的寓意,比如收获美好的爱情,比如权力和地位,等等。也正因如此,凤凰成了玉雕界的常用题材之一。
03
貔貅
说到貔貅,大家脑海里浮现的肯定是它那大大的嘴巴、圆圆的屁股、光吃不拉的招财形象,但是,同学们,它其实很凶哦,曾经可是作为猛兽出征御敌的铁血真战士!相传在炎、黄帝和蚩尤打仗的时候,貔貅立有战功被封为天禄神(即送福送禄之意)。
貔貅,别称“辟邪、天禄、百解”,俗称“貔大虎”,与“龙”“凤”“龟”“麒麟”并称为五大瑞兽。雄性名“貔”,雌性名为“貅”。好多人以为貔貅是龙的儿子,但据说在明代以前,并没有这个说法。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貔貅是有六只脚的猛兽。《清稗类钞·动物·貔貅》记载:貔貅的外貌形态像老虎,或者说像熊,毛色是灰白色的。貔貅身形如虎豹,首尾似龙状,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长有一对羽翼却不可展,且头生一角并后仰。在古时它是分一角或两角的,一角称为“天禄”,两角称为“辟邪”。
貔貅除了好战,还特别喜欢吃金银财宝。在四处征战时,所到之处的金银财宝,全部会被它吃干抹净。而且它光吃不拉,吞金神兽说的就是它!
后来,没有那么多战争了,貔貅觉得也不能光吃不干活,毕竟中华大地不养没用的神仙(bushi),于是它成了主人身边的守护神,为主人带来好运和财富的同时,还会驱赶走邪气。当主人往生时,貔貅会背着主人飞向极乐世界。因此,它成为了人目中祥瑞的象征,经常被雕刻在玉石上,用来招财~
04
三足金蟾
三足金蟾,就是只有三条腿的蟾蜍(癞蛤蟆),第三条腿在屁股那里~按说金蟾应该有四条腿的,怎么少了一条腿就变成神兽了呢?这要从一个叫做刘海的人说起。
刘海原名操,自号海蟾子,人称刘海蟾,是全真教北五祖之一。传说中金蟾是个整天作妖危害百姓的妖怪,当时作为吕洞宾弟子的刘海喜欢周游四海,降妖伏魔。一日,他遇到金蟾后砍掉它了一条腿,并将它降服。
自此,仅剩下三条腿的金蟾臣服于刘海门下,为求将功赎罪,金蟾使出绝活咬进金银财宝,助刘海造福世人,帮助穷人,发散钱财。人们奇之,称其为招财蟾。玉雕中常见的三足金蟾造型主要有:含钱金蟾、元宝金蟾等。
05
麒麟
说到麒麟,好多人认为它是龙的儿子。其实不是哦~它和龙、龟、凤、貔貅一起位列五大神兽。据《瑞应图》记载:麒麟长着羊头、狼的蹄子,头顶是圆的,身上是彩色的,高大概2米左右。《说文解字》记载:麒麟身体像麝鹿,尾巴似龙尾状,还长着龙鳞和一对角。
虽然麒麟龇牙咧嘴的看起来很凶,但是它性格温良,是种吉祥瑞兽,有着来自自神兽的反差萌~
传说中,凡麒麟踩过的地方,都会给那里的人们带来好运,故有“麒麟吉祥”。因此,历代帝王都爱麒麟,把它的出现视为国之奇瑞。史载汉武帝在未央宫建有麒麟阁,图绘功臣图像。麒麟在官员朝服上也多被采用。清朝时,一品官的补子徽饰为麒麟。
相传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民间有“麒麟儿”“麟儿”的叫法。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
玉雕中常见的麒麟题材主要有:麒麟背书、麒麟送子、麒麟衔芝等。
06
龙龟
龙龟:也称霸下、赑屃,相传为古代龙生九子之一,母亲是龟,所以长得头尾似龙,身似陆龟,全身金色。明杨慎《升庵外集》有云:"传说龙生九子,龙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 由于"赑屃"头为龙,身为龟,所以民间又称之为"龙龟"。
传说龙龟在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以后,大禹担心龙龟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龙龟治水的功迹,叫龙龟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
古人为给死后的帝王圣贤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常用巨大的石碑立于龙龟背上,意在依靠他的神力,可以经久不衰,千秋永存。因此,龙龟也有着权力地位的象征,具有平步青云、官运亨通的吉祥之意。
在民间,人们一直把龙龟封为长寿吉祥的象征。由于〝龙龟〞与〝荣归〞同音,所以龙龟也代表“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玉雕中常见的龙龟造型,尽量饱满高背,通常龟甲的高度要大于宽度。
07
饕餮
饕餮(tāo tiè),别名老饕、狍鸮(páo xiāo),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龙的九子之一(龙的九子民间有不同版本)。据《山海经·北次二经》记载:饕餮其形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它也是四大凶兽之一。
也正是因为它的这种特征,人们将其运用在玉器雕刻上,从而起到警醒、守护和辟邪的作用。玉雕中常见的饕餮造型,以饕餮纹比较多见,长而卷的粗眉、凸起圆瞪的眼,具有霸气庄严的气场。
08
龙鱼
龙鱼也称“鳌鱼”,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动物。相传在远古时代,金、银色的鲤鱼想跳过龙门,飞入云端升天化为龙,但是它们偷吞了海里的龙珠,只能变成龙头鱼身,称之为鳌鱼。雄性鳌鱼金鳞葫芦尾,雌性鳌鱼银鳞芙蓉尾,终日遨游大海嬉戏。因此,它也被称为鱼化龙。
在民间,人们认为鱼化龙有着越过龙门、事业成功、前途无量、修成成果等美好寓意。玉雕中常见的鱼化龙造型,以龙头霸气威仪,鱼身圆润俏丽为准。
文中部分素材来自网络
部分出处见图片水印或文字描述,
部分出处不可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珠宝课”(ID:zhubaoke36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