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新华、张慧
绘图:刘新华
有时候简单也是难得。生活哪有那么多快意?一些事消失即成遗憾……日子有如滚滚车轮总是向前!向前!不曾停下脚步,甚至连歇息的片刻也不存有
时光荏苒,打开她,多少旧事物渐行渐远,多少新事物扑面而来,不说了
兄弟!还记得怀揣10斤粮票的神情吗
姊妹!还记得冬天弥漫的大白菜味道吗?
……
最近另外的一个大都市上海,因为疫情,买菜难!物以稀为贵。价菜高!原来生活还是离不开柴米油盐,无论你多么高大尚,科技还没发达到可以不吃喝拉撒睡的地步,唉!要说生活哪有那么多风花雪月?诗情画意。
不禁让我想起了大白菜,我想起了北京冬储大白菜的日子。29年前我毕业分配到了北京工作,开始融入北京人的生活和工作。也见证了北京大白菜的变迁。那时的北京同现在不一样,那时的我也同现代不一样。30年前,北京冬天的菜市场上,95%的销售额来自大白菜。
那时,按照老惯例,每年一进11月,冬储大白菜就热热闹闹开售了。清时有竹枝词说:几日清霜降,寒畦摘晚菘;一绳檐下挂,暖日晒晴冬。这里说的晚菘,指的就是大白菜。《北平风物类征》一书引《都城琐记》这样解释:“白菜嫩心,椒盐蒸熟,晒干,可久藏至远,所谓京冬菜也。”大白菜是北京冬季的“当家菜”。
在过去的年月里,由于物质缺乏,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北京冬天蔬菜的品种比较单一,只有白菜、土豆和大萝卜这些,在这样的背景下,物美又价廉的大白菜,由于耐储藏,做法多样,耐寒,可以从冬天吃到开春。
梁实秋就曾在他的《谈吃》一书中描写道:“在北平,白菜一年四季无缺,到了冬初便有推小车子的小贩,一车车的白菜沿街叫卖。普通人家都是整车的买,留置过冬。”
过去的冬储大白菜多是通过北京市二商局(现在的二商集团)下属的蔬菜公司收购,然后再逐级批发给各区县的食品公司、菜店和菜站。其中老国营粮店同日升,每年到了11月,都会卖冬储大白菜,门口码放的大白菜绿油油的,有一人多高。
冬储大白菜是各大城市政府领导的一项重要工作,重要得每年都当作战役来打,行动口号则离不开“打好冬储大白菜这一仗!”市政府每年都设有专门的工作班子,并有一大批冬菜储运、销售人员。拿北京来说,以前在大白菜集中上市的十天半个月内,全市每天投入采购、运输、出售大白菜的工作人员,有时候能多达三万多人。
平时原本禁止马车进城的北京城,在卖冬储菜的日子里,无论大街小胡同,对马车统统解禁。只要是大卡车车窗前放一张蓝色衬底、画着棵大白菜的车证,就是天安门广场也给老百姓的“当家菜”让路开绿灯。
因为菜店和菜站都是晚上上货,大清早就开始出售了,由于抢购的人太多了,一般情况下,一车白菜会瞬间卖光。通常下一车不一定要等到什么时候,所以,当天想抢到菜,天蒙蒙亮就起来排队。
到了每天清晨,副食店门前都有好几部解放牌大卡车一溜排着,车上装着绿油油的大白菜,副食店的职工自然是全部出动。假如人手不够,还得去请附近机关、学校派干部和高年级学生帮忙,所以“白菜假”可以有。
每人手里拿着副食本,凭本供应,单位可以请假,不请假排队,抢不到菜。排队购买大白菜的场景可能难以想象,放在今天,就跟排队拿号购房样热闹。虽然是人山人海,但是谁也不敢加塞。不管领导干部也好,普通百姓也好,都得拿着副食本在菜站排队。
买完了白菜,就该开始往家里头搬了。一般都是全家老小齐上阵,各家都有各家的高招儿,五花八门的运输工具出现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
竹编的儿童小车儿,把前面的小桌子一拆,起码能拉个四五十斤的白菜。还有三轮板儿车更是运白菜的主力,一人蹬车,一人扶好白菜,一起往家运。自行车后座和车筐里,也得稍上个10几棵。所以呢,在北京,冬储大白菜又被形象地称作“倒菜”。
上百斤大白菜满载而归了,然后就到了最紧要的环节:晒菜、码菜与倒菜。家里年轻力壮的大人们负责把白菜搬到院子里码好。单位家属楼的楼道里也摆满了各家的大白菜。
小时候的北京城,大部分老百姓都住在大杂院里,虽然地儿小了点,但街坊邻居们都相处融洽,每家都有自己码白菜的角落,基本上门道、窗台、地上,连蜂窝煤上也都堆满了大白菜。
冬天万物凋零,放眼望去,拥挤的大杂院里,却满是绿油油的色彩,生机盎然,每一棵白菜都是北京人对生活的热爱。
码放白菜、晒白菜都是个技术活儿,首先将它们一棵棵摊开了摆放整齐,然后在太阳底下晒。晒菜也得讲究方法,早摊晚收。得晒新菜,把外边那层叶子晒蔫了,然后拿报纸包起来,一层一层的往上摞,每一层还得和头一层头尾对调,好能摞住。码放大白菜的时候,每层之间要放上几个木条,这样白菜垛能够透气。
如果住四合院的,有条件的人家,一般还会有个专门存菜的菜窖,住楼房的就存在楼道里了。每隔五天到一周,还得将菜垛倒腾一次,让菜透透气,如果有保存不善的,就没法吃了。
北京冬天的味儿,绝对少不了大白菜,一棵大白菜,从里到外都是宝,可以变着法儿的做,不会有一点儿浪费。冬天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醋溜白菜、白菜熬豆腐什么的热腾腾地端上来,咱北京人的心里就觉得踏实。
此组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菜帮子可以做醋溜白菜,营养丰富、酸辣开胃、下酒下饭都是好菜。老北京过年吃饺子,白菜猪肉馅也是必不可少的。
光在流逝,抢白菜的故事,象征着整整一个年代,一个朴素的年代,一段温情的年代。离我们越来越远。
现在农业技术提高了,蔬菜大棚和空运的广泛应用,即使在寒冬腊月,北京居民也都能天天买到、吃到全国各地新鲜蔬菜和水果。
舌尖上大白菜的记忆、全家围坐煤炉的温暖,总有一种消失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归。
综合:书籍《街角的老北京》、凤凰号“北京吃货小分队”、微信号“马鞍山卖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意今语绘”作者:刘浪xh(ID:liuyi20220906w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