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涌动下的公园生活|水乡中心公园

绿洲涌动下的公园生活|水乡中心公园


 

道远设计团队参与营造的公园景观目前焕新升级,更新改造下的公园场地,重新考虑了树木、文化与生活的场景关系,自然的延续与融入,文化的传承与新生,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的优选目的地,以人气促进片区发展。




 

 

洪梅中央公园位于洪梅大道与桥东路的交汇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住宅密集,商业配套齐全,紧邻学校及体育中心,是洪梅门户,也是周边居民的日常休闲目的地。




 

 

△公园改造前原貌


 

△公园改造升级建成后效果 (保留乔木与生态基底)


我们摒弃了颠覆性重建的方式,重点区域亮化打造,形成城市记忆点,原生植物的保留,营造绿树浓荫的城市绿岛,纵向延申空间,增加游玩体验。通过梳理交通,汇集人流,在低影响开发下,最大限度保留场地原有要素,改变单一形制,重点改造和建设对外形象界面,控制成本,做到精准改造。




 

 

 

 

 

 

△总平面




 

社区门户形象之门-水映华灯


 

 

公园入口以水曲线型造型、柔美的姿态的城市之门雕塑打造门户形象,是展现对公众的开放性。园区通过更多的过渡区域,创造自在无界的游园体验,串联起都市的繁华与公园的静谧,塑造城市生活新地标。


 

取东莞市花-- 白玉兰之形,打造地域特色的洪梅花灯雕塑,景观与文化融合共生。


·具有弹性的活力空间-环岛探险


 

 

星耀连廊、时光隧道、旋转树屋、密语传声……,高差创造视角的多层次需求,色彩满足情绪引导需求,安全助力监护需求,给孩童在一个安全、缤纷、趣味富有挑战性的玩耍空间里长大,给孩童们提供林下的无动力乐园,保留中心原生树为场地的点睛之笔,灰蓝色塑胶地垫铺设出安全的活动空间,纤细的白色钢架连廊S型穿梭于场地,色彩搭配合宜有度,形态设计新颖大方,融美学与质量于一体。


 

 

 

 

 

 

 

多功能运动爬架等器械让孩子们乐不思蜀,动静之中,自在启蒙,提高身体机能。


 

 

家长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边,得以放松,也可参与活动,共度亲子间的美好时光。一方乐园承载着孩子们满溢的童年快乐。


·唤醒社区的凝聚力-曲岸闻音


 

 

起伏延伸的舞台背景以曲线柔化原有建筑的硬朗线条,将岭南建筑的檐与东莞城市肌理的水转 ( 绿洲与水脉元素演变的生态广场),以起伏的山峦和蜿蜒曲折的水岸为原型设计出水波荡漾,体现当地的水文特征,写意岭南,弘扬文化。


 

 

无论周末还是工作日,生态广场都凝聚着公园中邻里玩趣、亲子互动的活力与人气,居民可静静感受阳光从舞台架构细小的孔洞中洒下,与地面上斑驳树影相映成趣的小确幸。


·林窗下的游戏—星耀丛林


 

 

 

微地形也是天然的游乐场,起伏地形之间,灵动的滑板场地采用清水混凝土材质,激发了不同年龄段运动者的热情,他们在场地尽情挥洒汗水,分享运动的快乐。


·复合多元运动——动感滩悦


 

复合运动场坐落于公园中心之间,该区场地保留原始篮球场、乒乓球场地,地面进行“丰富多彩的翻新”活动,蓝色系地面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酷炫,突出运动和文化的重要性,它将成为市民活动的好去处。


·脉动酷跑环


 

又以全长约565米的环形慢跑道,将廊外、廊下有机的组织在一起,环形脉动酷跑环贯穿整个公园,让慢跑运动自然穿梭与绿植中,跑道配置了地面引导、荧光跑道,让夜跑畅通无阻。



·结语&设计师说

-Conclusion & Said by the designer


 

 

原生树的保护及利用,改造需要审慎,树木不再是绿化的素材,要意识到,激活城市灰空间,这是一次给予我们重新思考树木与生活的空间场景关系的时候。提升树木亭亭如盖,延续了公园的绿色记忆,闲适公园生活,融入了周边居民的生活日常。行至园间,心安此处,畅享自然华盖下的公园生活,这是设计使命的践行,更是现代公园精神的传承、人本初心的体现。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东莞市洪梅镇水乡中心公园

项目规模: 3.8万平方米

项目地点: 洪梅大道与桥东路交汇处

业主单位: 洪梅规划管理所、工程建设中心、

设计单位: 道远设计、如春生态

施工单位: 广西众泰建设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亚太勤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摄影:日野摄影


注:本文由道远设计供稿景观周发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景观周”(ID:Landscape-zho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