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李贺诗意》册

陆俨少《李贺诗意》册

陆俨少《李贺诗意》册,作于1988年。李贺是唐代“长吉体诗歌开创者”,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
陆俨少写杜甫、李白诗意常有,而长吉诗意不多见。此册写李贺诗意十二开,纯以水墨为之,其山水画之章法、布局趋于严谨,虽然笔墨仍承袭以前的“线条为主,间以墨块,笔墨相发”,但更加写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熟练和随性而为的程度。
画家从大处取势,采用凌空俯视的独特视角,以山与水二个重要载体构成。山是崇山峻岭、依山垂水复而推演的,由是山中呈现出春夏秋冬时空、道路盘曲时空,及草木葳蕤时空。在浓墨与淡墨相互映衬中出现的山体,层次非常丰富,结构十分合理,令人赏心悦目。在处理局部以至整幅的构成时,陆俨少有意强调显与隐的对比。
画面或由浓而淡,在湿墨和浓重生辣的几笔之后,配以适当的干淡墨皴擦;或由淡而浓,在干笔淡墨勾皴之后,再镶上几块墨气淋漓的湿墨,泼墨、惜墨法并用。泼墨放,惜墨收。泼墨动而惜墨静。两者之间,互相穿插,相辅相成,然后得臻佳境。

乾嘉以后,山水一道日就衰微,操觚之士,取径不高,陈陈相因,无可观者。或以罪之传统太多,予以为正因缺少抽象,以致笔墨疲苶,灵感不生,传统不尸其咎也。八十叟俨少并记。钤印:陆俨少、宛若、穆如馆



终南日色低平湾,昌谷句,写其意。戊辰正月,八十叟陆俨少写。钤印:陆俨少、晚晴轩、俨少八十岁后作



山瀑无声玉虹悬。李长吉句题之,戊辰正月,陆俨少画记。钤印:陆俨少、宛若、旧家上柏山中



石榴花发满溪津。画就书李昌谷诗以补白。戊辰新正,八十叟陆俨少记。钤印:陆俨少、宛若、穆如馆、俨少八十岁后作



画贵乎写,写其胸中感情,若借重外物,利用特技,一时偶得而与作者之感情无与焉。如是而侈言抽象,则非我之所谓抽象也。戊辰新正,八十叟陆俨少画并书所感。钤印:俨少、宛若、穆如馆、晚晴轩



绿粉扫天愁露湿。李长吉句。戊辰正月,八十叟俨少画。钤印:陆俨少、宛若、晚晴轩



雨工骑入秋潭水。戊辰春,八十叟陆俨少画。钤印:陆俨少、宛若、俨少八十岁后作



九山静绿汨花红。戊辰正月,八十叟陆俨少写。钤印:俨少、宛若、俨少八十岁后作、旧家上柏山中



空光帖妥水谷天。李长吉句,为写其意,愧不能到。戊辰二月,八十叟陆俨少于晚晴轩。钤印:陆俨少、宛若、晚晴轩



玉烟青湿白如幢。八十叟俨少写李贺诗意。钤印:陆俨少、宛若、晚晴轩



窗含远色通书幌。八十叟陆俨少写李贺诗意。钤印:陆俨少、宛若、穆如馆



气韵一辞后世解释不一,颇难说明。予以为中国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似乃具象,不似为抽象。一图之中,出去具象之外,其余皆在抽象范围之内。易言之亦即气韵是也。其要在生动,而后气韵生焉。大之通幅神采,小之笔墨点拂,虽附丽于物象,而自有独立之价值,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学者得其玄珠,思过半矣。戊辰正月既望,八十叟陆俨少并记于晚晴轩。钤印:俨少、宛若、穆如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艺术家”(ID:gblysj)。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