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伦、血腥、弑母,这9.2分的变态神作可惜不能上架!

乱伦、血腥、弑母,这9.2分的变态神作可惜不能上架!

本文须18岁以上才能阅读,文中可能出现令人不适的词汇或画面,请酌情阅读。

 

按理说,一部动画动不动就开膛破肚、斩首割乳、乱伦弑母,不应该出现在我们的推文里。

过于重口味,就不够中庸,不中庸就有风险,但今天要写的这部动画比较特别,除了血肉横飞之外,它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揣摩的东西。

 

有人将它誉为日式暴力美学的极致、向死而生的武士道巅峰,它就是《剑豪生死斗》。

01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剑豪生死斗》,日文名字读作“死狂ひ”,取自《叶隐闻书》的“道”一节,讲的是武士的故事。
正常人想到武士精神,大概就能想到切腹自杀,继而再想到愚蠢至极。因为他们甘为工具,乐为棋子。



 
所谓武士道,不外乎死狂,《叶隐闻书》成书于1716年的江户时代,是山本朝常口述语录。山本常朝在书里提出一种“寻死的美学”
 
武士道就是每日专心思考如何去死,活着的时候必须抛弃一切私心、抛弃对生的执着,确定壮烈牺牲的目标。
这样,在生死关头便可以从容就义、不辱人格。如果苟延残喘地活着,就不配做武士。


然而,当我们看过《混沌武士》《浪客剑心》等优秀的武士道作品,似乎又对武士产生了改观。
在温柔、烂漫、不羁的轻松氛围中,展示武士那恰到好处的坚毅和异于常人的高洁。武士不追求功名利禄,反而因为纯真的灵魂而被众人仰慕。

可惜,这一切对武士的憧憬在看过《剑豪生死斗》后都将被颠覆,因为它又重新展示了一个真实、残酷、不可理喻、极度冒犯的武士道世界。


 
这里的武士绝非英雄,他们的死法多种多样。
为了功名而死、为了愚忠而死、为了胜利而死、为了复仇、为了剑的奥义、为了私情。


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绝不犹疑地死。

 

但没有一种死能跳脱出时代加诸在身的悲剧,没有一种死是为了正义、真理或自我。


可悲、可笑、可叹,所有争斗皆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有私心的太丑陋,没私心的太蒙昧,在扭曲的封建时代,武士道精神也随之扭曲。


“忠、义、忍、勇、礼、诚”都在“名”的统治之下,他们将具体的名利抽象为武士道精神,再将这精神奉为毕生所求。



看似崇高的虚无概念,给了他们无比的优越感。要战人,先战己,要人命,先舍命。这就是他们自认强人一等的道德律。
 
不把自己当人,何谈把他人当人,武士皆沦为了精神的机器。

所以片中绝不吝啬血腥,截肢斩首不在话下,挖眼割耳家常便饭,切掉乳首再吃进嘴中,刀山剑树比比皆是。
 
这是一个非人、残忍而激烈的时代。


02

   男人皆是傀儡,女人全是工具  

 

全片以倒叙手法演绎,从一场供主公取乐、毫无人道的真剑比武开始,第一对上场比试的,一个双足微跛,双目失明,另一个则是独臂。
 
两个残疾人,却身怀不世剑术,他们的比武,起因似乎还夹杂着私人恩怨。



二人过去的情仇纠葛,就随着画面徐徐展开。江户时代,天下太平,只有人性之恶在蠢蠢欲动。
 
岩本虎眼是被称为“绝世剑士”的优秀剑客,他的道场也成为了天下习剑之人梦寐以求的圣地。



一切故事就从虎眼流道场开始:
 
“他流比武须知:慎重对待他流之士,切不可一刀毙命,应给此人留点记号,让他带着漂亮脸蛋回去,这些人的形貌,会让世人知道虎眼流之强。”



动画中伊良子清玄第一次上门之时,虎眼流的众弟子一边默念着上面的话,一边闪烁着各种残缺面孔的片段。
 
这就是虎眼流的登场:人就是城墙、人就是沟渠、人就是藩篱,武士是由人紧密构成的极端排外的团体。


这团体只有一个宗旨:世人皆知我强,不可欺我、辱我、谤我。



 
伊良子清玄是来踢馆的,踢馆失败后加入了道场。他一心继承道场、习得奥义、名扬天下、滚滚利来。


他可以为了功成名就杀掉身为妓女的生母,尽管他爱着母亲,他残忍、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但他也不惧强权、不畏人言,生在乱世可为枭雄,伊良子有天赋、有野心,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更有强大执着的行动力。
 
藤木源之助则是被虎眼流道场捡回来的孩子,和虎眼的女儿三重青梅竹马,他忠义、成熟、剑气磅礴,本可迎娶三重,继承道场。



但却被后来的伊良子捷足先登,伊良子有稀世而邪异的美貌,世间女子莫不为其倾心,三重也不例外。


三重表面上是千金大小姐,但她却从小就明白自己只是父亲为了传宗接代的容器。



父亲在看似不清醒时猥亵自己,只是为了检查容器是否成熟。父亲挑上伊良子,不过是觉得他生的种更强。



那天,父亲再次扒开了三重的衣服,然后对弟子下令要三重和伊良子当场圆房,即将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尽屈辱,可是藤木却选择忠于师父的命令,旁观心上人受辱。



 
三重心灰意冷之下已看透一切:“男人皆是傀儡,女人全是工具。”
 
一句话,道破了武士精神的虚伪,更道破了封建社会的惨无人道。


03

   三个怪物的诞生  

 

只有伊良子为她求情,可等婚后圆房。三重对伊良子的爱更加深刻,她觉得只有他懂自己,可却不然。



伊良子生在太平时代,为求名求利,一身本领也只得委身强权之下。他不在乎规则,毫不愧疚地与师父的女人偷情,对三重,他从来无情无爱。



 
东窗事发后,师父割瞎了他的双眼,而伊良子也在这发出了人生第一声啼哭:“这无休无止的恸哭之声乃天才剑士的终结,不,此乃初生之啼,一头新的怪物的初生之啼。”



伊良子为了破虎眼流一心修行,终于悟到了无明逆流,三年后再次登门造访,这次却不是为了得到虎眼流的奥义,而是杀人报仇。
 


虎眼身死,弟子曾找上伊良子,只有藤木逃过一劫,但也失去一臂。


道场凋零,只剩下藤木和三重还在,三重日日催促藤木练剑报仇:“我此生不会再嫁,除非你为我父亲报仇,只要你杀了伊良子,当晚我就嫁给你。”



 
藤木看似忠义勇敢,却绝不踏出那条反叛强权的警戒线,他背着虎眼流这个壳,为守护“壳”而倾尽所有。


时代如洪流,“壳”带给他的安全感早已超越他的自我。
 
但越是被“壳”压抑的情感,就越是强烈,藤木心中早就烈火焚烧。



 
唯一一次笑,是伊良子与师母偷情被师父惩戒,那是一个嘴角几乎没有弧度的笑容。


藤木也在这极度扭曲的忠义和极度压抑的情感之中,成了一个始终被人摆布,却极其强大的怪物。



 
在最终的决战时,他终于懂了那次奉师命和伊良子去杀人,对方的呕吐只是对这种奉他人命令而杀人的行为感到作呕。



他羡慕伊良子有自我,他觉得伊良子太耀眼。或许伊良子是“男子皆是傀儡”中唯一一个有自我的,可最终依然沦为阶级的玩物。



在伊良子东窗事发的那天,诞生了三个怪物,最后一个,也是最恐怖的是三重。
 
她深知自己是工具,是容器,她曾寄希望于伊良子的反叛和自我,但这种期望是可笑的,对方并未救她于水火,反而弃她于不顾。





这是比没见过希望更残忍的事,她不能容忍。


我并不认为三重真心为父亲的死感到悲痛,这也不是她决心向伊良子复仇的理由。
 


向伊良子复仇,大概就是向背叛自己的希望复仇。


大仇得报,伊良子身死,三重也随之自杀。





有些人觉得这是殉情,是她爱着杀父仇人的灵魂分裂,是她在爱与恨之间摇摆不定,堕落成鬼的悲哀。
 
可本花觉得,三重的死,是全片中最轰鸣、也最无声的反抗。





无论是伊良子还是藤木,无论有自我没自我,二人终究逃不脱傀儡的范畴。
 
她并非为爱复仇,也并非为恨复仇,她为她的自由复仇,她为自己曾将自由寄托在傀儡身上复仇。
 

她驱藤木斩伊良子,以祭奠她曾向往自由的信念,掌控过藤木的她,深知自由已无望。


再强的男人也是傀儡,而女人只能依附于男人,又有谁能真正依靠自己的双手获得光明?



她不愿、她不能,或是朝闻道,夕可死矣。她以死明志。

三个怪物,至此落幕,下层人士,熙熙攘攘,终究一无所得。
他们被人性驱使着,在封建舞台上演了一场暴虐而悲惨的时代剧,但没有人逃出名为“命运”的大手。


就连情色的部分,都在这压抑中挑逗不起情欲,将男人对女人的侵犯表现为蜘蛛在其上攀爬,只觉窒息而沉重。



04

   残酷的暴力美学  

 
《剑豪生死斗》,是一部值得9.2分的动画。
且不说它表现出的吃人的封建社会,单从动画制作本身,它也达到了人设、镜头手法、色调、剪接手法、配乐都还原漫画本身表现手法的高峰。



 
看它的第一感觉就是慢,慢到了极致;静,静到了极致。


夹在出刀与收刀中间一闪的极动、人物极少的台词,连旁白也要在关键之处隐去三分。





运用大量空镜、留白、写意的手法表现出了残酷的暴力之美。


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一刀毙命、一剑取首,“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气魄倾泻而出。



 
剑锋掠空、人头落地那一刹那,静极、美极。有着蕴涵在苍白的氛围下,活力的暗流、生命的律动。



 
对肌肉则运用狂草一般的白描手法,表现其拔地而起、势敌山河的力量感。


全片的音乐更是点睛之笔,除了一些衬托衔接用的管弦乐队以外,基本使用尺八,小鼓,大鼓,太鼓,三味线,铜钹,胡弓琴,古筝,铃等民族乐器。



与蝉声,蜻蜓翅膀声等声效孕和,成为控制整个作品脉搏的存在。




武士精神的压抑、不安的生命、凶残的权贵,都在鼓点声和弦乐声中涌动着、流淌着。
武士道,修罗道。丑陋到了极致,便也成了美,可惜再美,都无法令人心生向往。
-THE END-

点击下方卡片
购买馆花同款
“极简少女”系列猫咪长柄伞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漫艺术家”作者:馆花(ID:GDCA38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