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的乐趣,这里是一个失败者的失败经历,把他坦露出来,因我视其为重要财富,不要怕失败,在悟道的基础上用激情屡败屡战吧
中国画的画道,一笔一划一点一横一撇,它是线条,但这线条有形象有意是什么味,所以中国画的线条是气象万千的。它在如倾如诉地运行中,由丰富变化的形态迸发出许多意象光华,那是一种不意之味、不情之气,其意象情愫或娜柔或刚坚或轻曼或跌宕,倚托着太多的灵息,谱映着太多生命之神觉。中国画家作画,方式常常是即兴的,特别是写意画,这是由于受了中国画线条美学思维的支配和影响。老一代艺术家告诉我们:中国写意画不是胸有成竹,是顺水推舟。
心性之造象要保留人原始造型思维之特征。不会画画的人其思维没有失去这种原始天性,它随心性而无从固守视觉,
随心性而无从固守视觉,不固化。随心随性自由奔放。从先祖根磐中找到拓展新文化的契机。我主张画家造笔,书写出如刀锋般犀利的线条,以适应于现代人的心性,这就是我说的异笔之线。异笔之线画异形之象,以补填中国画造象苍白、思维简单化的通病。
新线条
回到造笔造象之初,思考了好几年,并不完全明了其意。我的理解和做法是:造线和造型。(自己整理的一个学习思想)
一、造线,提倡回到原古,是线要有神性,虔诚用心,因古人造象是图腾化的,总原则就是心对应笔尖。
具体做法是我是通过临摹和通察古人书法、观察自然之迹。加以己化。我个人是通过学而不是凭空创造的办法,我比较笨,还不行。
往古里走,回到秦汉是学习少古人少点规矩多点雄健,因为到了清四王,规矩积累上千年了,有些规矩变成了糟粕,比较极端。比如艺术因过分追求文气,越来越弱,一味弱淡。这同同现代社会世界融通西风东渐,而普遍求张力视觉冲击力不协调。太过含蓄地强调内含,同当下快节奏社会需要直来直去不协调。需要率真点。转弯抹角让人累。
文野之分我偏向于野,当然我首先还是对文有些了解和浸淫后的选择,不是纯野蛮莽撞,强调野但是野中也含文,我希望全面不希片面,喜欢一个厚字。古代文人也是佩剑的,有几把子血性,也多是御敌守边关的男儿。王羲之、颜真卿都是将军。
有人说中国书画是几个将军和尚木匠撑起来的,石涛这个天下威名的桂军发详地的人,拿过大刀反清复明。黄宾虹原来是造炸药起义失败后埋名画画的…牧溪法常更是狂野之士。皇帝授金腰带而不受。日本人正是喜其狼性血性的一面。都有反判性。
太含蓄当然也好,但终归太个人性,同时代的大艺术大背景有有不同。艺术是同时代同奏呜还是纯粹个人内心化,这是个人的选择,不去非议。我自己是小我加大我。
二、造型。以线带形为总则。
具体画形象是创造性地画心中的动态,不是纯写生,这个造型同自然写生不同,是借鉴戏剧话剧和哑剧,总之,是心中的形态,是想出来的型。特别是中国山水几乎同自然世界不一样,纯粹是编造的。
一般画人物编造少些,但我还是想尝试像山水样多些编造。自己觉得自编的比眼所见的好玩,多些创造想象力。
刘牧师:诸同道:不怕和剪纸图象有距离,心思放在自己体会的书法线条上……
中国画作配图同矢量图有不同:中国画是“活”的,笔下有万千气象。矢量图只是表面时尚光艳,但死板小气。我画江水时,注意画出云蒸霞蔚、浩浩荡荡。
上面人物离别图注意画出伤感,中国人物画的最高境界是伤感。一级:艳俗,二级:娇情,三级:含蓄,顶级:伤感。
绘画作者刘新华简介
刘新华,画家,号刘意、刘焱。居北京,主任编辑,在大学学艺七年。高更和凡高这两有“高”字的高人说他看见“光里有灵魂”,我说我知白守黑,看见“黑白有魂魄”。看黑的有象、看白的有气。万物一体,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
画风解衣磅礴,朴厚大方,元气狼藉,不为先匠所拘。其形式背后是认知和文学的支撑。出生于书香世家,五岁随父学画,后广拜名师,曾得到著名画家李世南、程大利、聂干因、李津、武艺、曾翔指导,现随中国画学研究会、 湖社画会的早期成员吴镜汀弟子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刘牧习画,终成自家面。
艺术观点:
我的绘画是热烈和阳刚派,我以为如果艺术没有像太阳一样照耀和温暖着人类的精神,给人类精神以自由的生发和成长,哪还要艺术干什么?我的绘画,正是要表达岀自由的阳刚的生命的力量。我的绘画是生长的,是开放的,进取的,是精神层面的表达。我不再是古贤的小学生,也不会去简单地再现生活。我要从自由精神的层面升华和強化今人的绘画,展示人类审美进程里今天的面貌。我会率性地表达自我,发展自我,深刻自我,強健自我,成为自我,做自己时代的艺术家。
人生观点:
看一个年轻人未来有没有成就,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看他有没有激情,什么是激情就是做梦的能力和追梦的勇气,五十岁后成就才会跟着你走。一个人知识很重要,但是经历更是很重要的财富。有了知识、经历、悟性,人生就只欠一样东西,那就是激情。我深信不疑!!!
创作很辛苦,看完请你点赞和留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意今语绘”(ID:liuyi20220906w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