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流动的艺术
Flowing Art
名称:送给你、我、他的一片梦中的国字(意象表现主义)
陈顺林 尺寸:60cmX80cm 画种:新水墨画
时间:2022年
然而,尼采很快就开始转而反对瓦格纳的“总体艺术”,换言之,对于浪漫主义的弥赛亚主义,尼采从更加激进的方面加以拒绝。这个高呼“上帝死了”之惊骇口号的巨人,抗击的乃是彻底虚无化的现代性:“酒神逃脱了同一性,使个体化原则失去效力,并用多元性来取代超验上帝的一元性,用失范(Anomic)取代规范。”
其次,审美现代性问题,在尼采思想中得到了彻底扭转。几乎是第一次,尼采彻底地将美学从西方理性主义的部门中分裂出来,既宣布审美主义奠基性的胜利,又将之释放到几乎靠近无意识的领域中。按照尼采对酒神作为“未来之神”的期许,“‘打破个体化原则’成了逃脱现代性的途径。当然,如果打破个体化原则并非如叔本华所言,那它只有靠最前卫的现代艺术才能得到公认。
尼采对这矛盾之所以能够视而不见,是因为他从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联系当中把表现在彻底分化的先锋派艺术领域中的理性环节抽取了出来,并把它驱逐到被形而上学美化的非理性当中”。就此我们不难理解,当德国表现主义如此强调情感等主观因素的时候,这一“情感”是那种自发的、难以抑制的内在本质。而外部的个体,作为被时代所拨弄、被灾难所侵袭的个体,乃是不真实和堕落的,正是表现主义力图要调校的旧时代人之形象。只有打破此种个体类型,人性才能重新复苏。这种人性,无论在任何意义上,都必须是一种解中心化的主体性经验。这种激进的二元论蕴含了最危险的因子。毋宁说,海德格尔后来对所谓“本己本真”与“非本己本真”的著名区分,便是对尼采思想引导下的现代经验的一种精致的哲学表达。(注图文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往期回顾
热点关注
流动的艺术
Flowing Art
“流动的艺术”是Culture Sower 为当代艺术家陈顺林特别开设的个人专栏,他作为绘画语言的探索者,游走于中西方之间,追寻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按扫码咨询、申请加入中外艺术交流群
流动的艺术
Flowing Art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ultureSower”(ID:culturesow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