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中的台湾!

历史长河中的台湾!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台湾省,简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福建省相望;北濒东海,南界巴士海峡菲律宾群岛相对。


台湾省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组成,纵跨温带热带。人口约2341万,超过70%集中在西部5大都会区,其中台北都会区最大。


台湾”(汉语拼音:Táiwān)一名源于台湾南部少数民族“台窝湾”社的社名,意为滨海之地,开发台湾的福建省移民依闽南语将此名译写为“大员”“台员”“大湾”等,后定名为“台湾”。


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在公文中使用“台湾”名称,但直到明朝“台湾”指代的都是台湾省台南地区。清朝时官方才将全岛正式定名“台湾”,并设隶属于福建省的“台湾府”,在光绪年代之前是台湾唯一的“府”,1885年设台湾省。台湾省的简称取省份名首字“台”。


台湾省的名称在历朝历代屡有变更。










汉朝和三国时期称“夷洲”;








隋朝唐朝时称“流求”;


宋朝时称“流求”或“琉求”;


元朝时称“琉求”或“瑠求”;


明朝洪武年间称“小琉球”。

 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山”(指台湾北部)、“北港”(台湾西部沿海的通称)、“大员”、“台员”,而1558年的明朝官方文书《明神宗实录》中称台湾为“东番”。



郑成功改称“东都”,后郑经改为“东宁”。

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



右下角那个小点就是台湾!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良有方”(ID:nomad_li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