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将心向国货,奈何国货当我是“大佐”;近日,素有“国产之光”美誉的品牌李宁,在网络上点燃了无数人的怒火。
(IMAGE FROM 中国李宁)李宁因为“2022逐梦星机场大秀”其中的几款商品引起了网友们的怒火
不得不说,这几年的国产品牌都不错:李宁、安踏、361°和匹克;当然除了经常被人诟病设计剪裁像NIKE,还有那越来越贵的价格,所以才有了本次李宁新品的翻车,让网友们纷纷义愤填膺的高呼为“大佐”。
虽然品牌李宁后续发布了道歉声明,但是依然难以平息网友的怒火,纷纷认为造型神似侵华日军
是“别有用心”的设计与配色,还是民族传统的“笠形盔”来背这口锅?不妨先来看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各国的军服再来评说。
百变的时尚,永恒的军装
轴心国
01
整体模仿德国
为什么日军的军服
看起来就格外“猥琐”
侵华日军军服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不大、资源匮乏的岛国,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曾写过一本名为《菊与刀》的著作,在其中对于日本人的民族性格,进行了详尽的概括,同时也强调了它们那善于“学习”的性格。
图一来自于幕末的浮世绘画师河锅晓斋,而图二的武士则穿着诞生于平安时期的大铠
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之前,日本还是一个以幕府统治为主的封建王国;各地大名与幕府将军牢牢的将全国上下的权利与资源一手掌握,而武士阶级则“斩舍御免”大权在握,随意便能对普通百姓生杀予夺。
早期武士的铠甲,也可以看作是曾经的军服,只不过在多数的游戏以及文艺作品中,对于各类铠甲的考究并不细致
从风云变化的幕末,再到工业突飞猛进,成为亚洲、乃至于在世界范围内,实力都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日本这个国土面积只有37.8万平方公里的岛国,只用了短短的四十年时间,就扫除了曾经往日的积弱。
在完胜北洋水师之后,日本又与当时的俄国发生了战争,后来在美国的调停下,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合约》
1894年,在甲午中日海战中完胜大清国;1904年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再到1931年蓄谋已久,开始大举侵略中国;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更是毅然决然的加入轴心国,无论是作战理念,还是三军军服,也在模仿德国。
明治天皇与“明治维新”时期的日军军服,可以看得出这时已经有现代化军服的雏形了
其实早在十九世纪末,当时的德川幕府已然是强弩之末,但它们依然还是妄图通过,一系列的军政改革,包括模仿英、德等强国的服饰风格,以此来扭转局面,继续能够掌控日本全国。
2003年的电影《最后的武士》,讲述的就是幕末“西南战争”的故事,其中胜元的原型是西乡隆盛
只可惜它们还是在“戊辰之战”中,败于了早就完成了军事、与制服改革的天皇军队的炮火,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军服开始逐渐演变为了卡其色,也就是1931年日军开始侵略中国时,令所有中国人都深恶痛绝的“鬼子”色。
“昭五式”、“九八式”与“三式”军服一览,其中“三式”军服可以看做是“九八式”的廉价版
从1931到1945年代,广大中国人民经受了十四年抗战的苦难,而作为始作俑者的日本军队,则在这期间,也历经了两次制式军服的更新换代;从“昭五式”、“九八式”,再到“三式”军服的迭代,无一不见证了中国军民,所遭受的创伤与磨难。
影视剧中最常见的也是“昭五式”和“九八式”军服,而《亮剑》中山本一木的特种小分队,在历史上的原型为“益子挺进队”
“昭五式”军服顾名思义,设计生产于日本的昭和五年,也就是1930年代。作为日军最后一款立领设计的军服,它登上历史的舞台,却是在一年后,臭名昭著的“九·一八”事变,见证了日军在中国东北所犯下的累累血案。
在“昭五式”军服之前,日军的军服多喜欢采用立领的设计,就像是经典的右翼电影《啊!海军》
图一为1931年的侵华关东日军
“昭五式”军服,绝对是当时侵华日军们的最爱,似乎最能体现出它们“招核男儿”的气概。它们身着这套军服,让当时的中国生灵涂炭,造成了无数的惨案,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军民的顽强不屈,与上下一心的同仇敌忾。
1938年时,日军将制服更换为了“九八式”军服,与“昭五式”最显著的区别,就是领口和肩章的改变
而在1938年代,不仅诞生了著名的《论持久战》,同时侵华日军也为了方便前线的侵华作战,同时也对“昭五式”军服,进行了更新换代,“九八式”军服开始成为了当时战场的主宰。
图一为淞沪会战时期,头戴德式钢盔的国军;图二则是还头戴英式钢盔的黄埔学生军
而当时的1938年代,则恰巧也是日本皇历纪元的2589年代,同时也赋予了“九八式军服”设计的灵感。而它与“昭五式”军服最大的区别与更改,则就是翻领的设计与肩章的修改,将曾经的军衔至领口之上,是它与“昭五式”军服最大的不一样。
从装备上,就能看出当时日军和国军的实力差距,所谓德械师,也只占很少的比例,图二的甚至戴着法军的钢盔
所以在现如今的影视剧中,身着“昭五式”和“九八式”军服的侵华日军,成为了普遍的现象,虽然后期因为物资短缺等乱象,又出现了设计以及用料,都有所缩减的“三式”军服的登场亮相,但与前二者也没有太大的不一样。
李宁本次2022年的大秀争议,除了服饰的配色,主要也在帽形上,与曾经日军“帽垂”的设计非常相似
而本次品牌李宁所引发的热议与现象,除了在整体的配色上,与曾经的侵华日军极为的相像;同时也是因为中国人民对于侵华日军帽檐上“屁帘”的印象,也造成了对于李宁帽形设计的刻板印象,当然李宁本身傲慢的态度,也在无形中,加重了整件事情的影响。
所谓“笠形盔”其实也早就存在,元朝进攻日本时,就已经被带到了日本本土
铭记历史,奋发图强,这不仅是现当代所有中国人的渴望与理想,同时曾经那段惨痛的历史,也教会了我们如何执着与坚强,而丧钟无论为谁而鸣,都时刻都在我们耳边所敲响。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02
帅气不过是它的保护色
邪恶才是它的本色
二战德国军服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纳粹德国给全世界人民都带来了灾难与伤痛
为摆脱国内自身的矛盾与经济危机,从而走上帝国主义的德、日、意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统称为“轴心国”。它们不仅让这场大战持续了六年多,同时也席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各大国,让无数的人妻离子散,流离失所。
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也让全世界的人民,都遭受了战争的苦难
而位于欧洲的中部“心脏”地带的德国,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几乎就是凭借着一己之力,就力敌了全世界的各大国,哪怕是时至今日,都流传着曾经纳粹德国,那罄竹难书的传说。
齐柏林飞艇、坦克,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后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现代德国的历史,应该追溯到普鲁士帝国,而非曾经的神圣罗马帝国,虽然德意志人民亲手建成了这伟大的帝国,但普鲁士帝国,却赋予了德国人那全民尚武的精神与性格。
普鲁士帝国曾经的军服,对后来的德意志德国影响深远
而普鲁士人,则总是铭记着它们曾经辉煌的时刻;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条顿骑士团,曾经间接促成了普鲁士公国。而这些骑士们坚韧的精神与性格,也在后来影响到了纳粹德国,著名的“铁十字勋章”,则就象征他们曾经风华绝代的时刻。
历史上著名的“条盾骑士团”,一手促成了普鲁士帝国的建立,同时也对他们影响深远
当然现在大众对于纳粹德国军服的印象深刻,也要得益于众多好莱坞电影的拍摄,但哪怕说不尽、道不完纳粹德国的罪恶,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它们在军服设计上的美观与独特。
纳粹德国非常著名的铁十字勋章,也是来源自条顿骑士团的十字标志
传统德国国防军的军服配色,为灰绿色,这是一种灵感来自于荒野的颜色,被当时的德国人用以作为军服的配色。同时摒弃了一切一战时军服的特色,采用了更为简洁与实用的设计与配色。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当时德国的军服,最显眼、也是最标志性的,莫过于头上的尖顶盔,尖顶部分甚至可以拆卸替换
编织的肩章、穗带、袖标、与双排领章虽然看起来,没有一战德国军服的张扬,但M19系列的德军军服的诞生,却为当时的德国国防军,奏响了新的篇章。而1934年时的纳粹党,则让暗绿色的M34军服开始登场,并佩戴纳粹的徽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德国的军服被认为是最帅的军服
仅仅在两年后,所有人都非常熟悉,同时也是在各大影视剧中,都经常出场的M36军服,开始演变为了所有军官着装的日常。而这套军服也随着纳粹的野心,成为了那道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在全世界的上方。
二战时德军陆军的军服一览,其中包括多个兵种和官衔
得益于某人审美理念的影响,M36军服上繁复的领章和胸章、与起源自十七世纪英国女皇,隶属骑兵团的JACKBOOT相得益彰,在彰显了民族高贵典雅的同时,也赋予了德国国防军不可一世的张扬。
大名鼎鼎的德国空军,以及他们的制服图解
而在1940年随着德军的越发疯狂,M40作战服也走上了战场,除了在M36军服的基础上,取消了绿色衣领和军官袖筒,则也和后续的M41、M42、M43与M44军服一样,见证了纳粹德国逐渐的走向灭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不可一世的德国海军的制服与军衔
而在影视剧中,更多人对于德军军服的印象,更多的则是来自于纳粹党。源自于普鲁士威廉一世的骷髅徽章、与别具一格的单肩肩章,都成就了党卫军经典的M32军装。而这也让这只某人的嫡系部队,尽显令人不寒而栗的神秘与乖张,同时也是这身笔挺的军装,造成了成百上千万人民的哀伤。
臭名昭著的党卫军帝国师的制服,以及军衔的颜色和分类
而在历史上,党卫军的制服最初与冲锋队一样,M32制服则是在1932年的7月开始登场,直到1937年间,党卫军的制服才迎来了一些改变,并逐渐与德国国防军逐渐缩小区别。
它们拥有着最帅的制服,同时它们也是犯下了累累罪行的恶魔
当然狼子野心的纳粹德国,最终自食了恶果。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军服则尤为的令人印象深刻。华丽、考究的剪裁与设计,虽然展现出了日耳曼民族的严谨与深刻,却同时也让它们化身为了优雅而又冷血的恶魔。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解放柏林,并发现开枪自杀的遗体
卫生胡画家曾经有过一项宣传政策:军服必须美观得体,且量身定做。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那一刻,都有数不胜数的德国年轻人,只是为了穿上帅气军服的那一刻,就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进了那些罪恶。
远离战争,珍爱生命
同盟国
03
来看看二战的最大赢家穿什么?
美军M1941野战夹克
/M1943野战夹克
作为1941年才加入二战的美国,其实力和物资无疑也是参战国中,最为强大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作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超过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进这场世界大战。战争所涉及到的区域和面积,超过2200万,而伤亡的人数更是成千上万,惨绝人寰。
1931年日军侵略中国,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随后英、法国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
现在的历史研究则普遍认为,是1931年侵略中国的日本,开启了这场大战,而直到1939年德国全面对波兰的宣战,以及随后英、法等国家的陆续参战,则正式把全人类,都撕扯进了这场世界大战。
成千上万百万的人,被卷入到了这场世界大战之中,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
而在这其中美国最晚参战,如果不是1941年的12月,日军悍然偷袭珍珠港,对当时的全美上下,都造成了极大的震骇,恐怕美国还依然在参战的边缘徘徊,顺带着赚他个盆满钵满。
直到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才不得不加入战争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就在“中立还是参战”中,所摇摆不断。除了贩卖军火,更是办起了贷款,哪怕最后迫不得已参战,也一定是大发战争横财,让自身的利益始终处在最前端。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传递到美军的那一刻,有些将领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所以当二战结束时,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已经占到了全球的一半。哪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综合实力,也都让轴心国感到忌惮,同盟国感到震撼。而工业和生产虽然强悍,但历史始终是美国的短板,因此美国军服的设计,怎么看,都有点像是英军和法军的模仿与照搬。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陆军的制服一览
当然,或许只能说是曾经的英军与法军,赋予了美军军服设计的灵感。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军服设计的简洁与强悍,哪怕是现在,依然都是很多人心头的最爱。
受到好莱坞各种电影的印象,美军的制服,现在也是很多人心头最爱的款式
众所周知,美军在1941年时被迫加入了二战。而其实早在1938年,德国还在准备开战,美军就已经在陆军少将帕森斯的建议下,专门设计推出了一款夹克的备案。这款黄褐色的夹克经过屡次的设计与修改,最终在1941年被付诸了生产,并及时参与到了第二次的世界大战。
M1941野战夹克,早在1938年时就已经开始了设计生产
不得不说M1941野战夹克,无疑最能代表当时美军的服饰风格。其在硬朗与实用中,甚至还透露出了些许的工装风格,只不过由于法兰绒的内衬与服饰的配色,让美军在实际的作战过程中,受到了很多的波折,因此M1941野战夹克在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是一件合格的战场夹克。
哪怕是口袋设计的再积累,但是由于产量极大,因此哪怕是在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前夕,依然有大量士兵穿着M41野战夹克
同时M1941野战夹克,那有些过于狭小的口袋也形同虚设,稍微装一些装备与补给,就很容易被武器或是背包卡着,让士兵们不得不绞尽脑汁,思考如何更合理的去搭配穿着。
M43野战夹克,是M41野战夹克的改版
因此在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迎来了转折的时刻,而美国军需部也决定改良这件M1941野战夹克,研制一款新型的作战夹克。并在同年由艾森豪威尔将军亲自参与设计与生产,推出了全新的M1943野战夹克。
其实在M43野战夹克之前,还有一款M42夹克,而M43野战夹克除了二战,还出现在了其后的朝鲜战场上
虽然M1943野战夹克,很快便取代了曾经的M1941野战夹克,但是由于后者,曾经那无比庞大的生产规模,以至于直到二战结束,都有很多的美军士兵,仍然穿着M1941野战夹克。甚至于还有相当的一部分夹克,随着美国与当时国军的合作,作为援助物资来到了中国。
曾经美剧《兄弟连》里的原型101空降师,是第一批穿上M43夹克的士兵
04
“至暗时刻”与
诞生的经典
英军
P37军服
英国同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40年的六月,由于前首相张伯伦长期的绥靖政策,以至于此时此刻,英吉利海峡的对岸都停满了德军的坦克,而此时也正是英国千年以来,所从未面临的“至暗时刻”。
历史上的“剪刀手”丘吉尔,与电影《至暗时刻》里的丘吉尔
张伯伦下台,英国在此时此刻,急需能够力挽狂澜的继承者,而此时的丘吉尔临危受命,统领内阁,上演了一出至关重要的“敦刻尔克”。
随之而来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也让30万英军保留了后续的有生力量
而此时的法国,则早已高举了双手,任凭海风吹干了自己的腋窝。而作为所谓的“日不落帝国”,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就与德国,在蜿蜒数百里的战壕之中,互相对峙较量过,而德国品尝了失败的苦果,这一次又卷土重来过。
英国和德国在一站时就是老冤家,图一为电影《1917》,图二为纪录片《他们不再变老》
而作为曾经拥有无上荣光的“大英帝国”,其军服的设计与生产,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与打磨。悠久的历史长河,虽然冲刷掉了它们曾经身为“小龙虾”军的荣耀时刻,但同时也让它们在军服设计上焕然一新,别具一格。
英军的服装设计,向来走在时尚的前沿,图中为第一次世界期间诞生的TRENCH COAT
时光的变迁,也让英军的军服,不仅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更是让英军发现了其在战争之中,所造成的诸多不便。而也就是在1937年间,大名鼎鼎的英军P37军服开始出现。
大英帝国曾经的荣光,与世界上第一种正式参战的坦克Mark I
当然这或许是P37军服,在众人面前的第一次出现,而其实早在多年以前,英国军队就已经将军服的设计,纳入到了自己的视线,并经过多次的设计与生产实践,最终得以将P37军服的设计与研发,付诸于了实践。
P37军服实际上指得是一个BDU系列,后期随着战争的推进,还做了改进
不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与沟堑,第二次世界大战无论是作战方式,还是部队编制,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而P37军服的出现,则无疑更适应作战环境的改变,让士兵们在战场上,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
其实在美军的M43夹克出现之前,P37军服一直都盟军实用性最好的军服
在兼顾功能性的同时,最好还能走在时尚的前沿,是英国人一直以来的服装设计理念,哪怕一顶有些过时的一战头盔,是大多数人,对于二战英军所持有的刻板观念。
从一战到二战,英军没有改变的,似乎只有头上的“飞碟盔”
虽然P37军服是在1937年间出现,但真正配发至英军全线,却是在1939年。高腰裤与短裤夹克的搭配,不仅让P37军服在当时十分的亮眼,走在了军服设计的前沿,同时又将功能与实用性,在服装上完美的进行了呈现。
在诺曼底登陆前夕,英美士兵不同的穿着,英军尤为显著的,就是他们的短靴+绑腿的设计
短款上衣袖子饱满的弧线,不仅能让士兵在开枪与操作机械时,能够方便一点,同时胸前两个大口袋设计,也是十分的贴心和经典,而除了在剧烈运动期间,容易有“走光”的风险,P37军服可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硬伤与缺点。
后续陆续推出的作战服,都在P37的基础上,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
而P37 裤装的设计,则为英军所特有的绑腿与短裤军靴,提供了不少的方便;左膝盖前方大型的地图袋,与把急救口袋放置在右腿边,则更为符合当时英军作战的特点,同时也成为了延续至今的经典。
二战时英军的制服一览,P37标志性的大口袋,后来也为如NIGEL等品牌,提供了灵感
虽然后续推出的两款作战服,都与最早的P37军服,无论是在夹克的设计上,还是在裤装口袋的位置上,都有着不小的区别,但这都无法影响到P37军服经典,英军也正是依靠它,才扭转了占据,让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同盟国倾斜。
丘吉尔在检阅曾经的英军,P37军裤的大口袋也非常具有使用性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同样也做出了极大的牺牲与贡献。而作为当时西欧地区的最后防线,英国不仅将纳粹德国的阴谋,粉碎在了不列颠,其所设计的P37军服,哪怕是历经了岁月的变迁,也依然是流传至今的经典。
英军在二战中做出的牺牲和贡献,也不容小觑
END
这张著名的相片,拍摄于抗战期间,曾经刊登于《LIFE》杂志上
“李宁把我当大佐,我把李宁扔厕所”;虽然品牌随后发布了道歉声明,但似乎依然还是无法平息网友们的怒火。
直播间被骂到匆匆下播,疑似朋友圈也在甩锅,品牌李宁从“国潮”到“国嘲”,或许是因为设计的不严格,历史问题认识的不够深刻。而纵观历史的长河,任何品牌与国家,则都需要勇于面对和承担,自己曾经所犯下的过错。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一条Levi’s®60万?这不把33oz的“元年”拿出来看看?
最后一次拍动作片?来看看《子弹列车》里皮特都穿了什么
过了二十岁,就别再穿的像个小孩, VINTAGE REDWING,《LIGHTNING》杂志大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3oz复古文化”(ID:CN-33OZ)。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