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DA国际奢居设计大奖 | 10月10-12日上海,研学之旅即刻出发!

LHDA国际奢居设计大奖 | 10月10-12日上海,研学之旅即刻出发!


   
   

  以国际视野臻选中国奢居范本

再定义当代中国的奢居美学和生活方式

传承 融合 创新:与时间对话

LHDA国际奢居设计大奖

研学之旅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的神话。中国也涌现出一批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从创一代到创二代,传承的不止是财富,更是责任与担当。无论是企业家的财富传承、企业传承、家族文化传承,都需要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整合东西方的文化,互相补充。


   
2025中国制造旨在建国100周年时成为全球领先的制造强国,以制造业的繁荣和强大,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承与复兴需要工匠精神,建筑、设计、艺术品传承与鉴赏,如何更好的提升大众审美认知,了解艺术品、博物馆、榫卯工艺背后的工匠精神,呼吁更多的社会大众、修缮专家参与到美术馆、博物馆、老洋房的修缮中来,挖掘更多的设计、美学及工艺传承价值。    

   
当下,居住空间更多的是赋予精神需求场所,它的气度与温度涵盖着一个家族的传承,是灌注理想、志之归处,亦是时代变迁中的艺术创作:承载历史,面向未来。    

传承 创新 融合:与时间对话

LHDA国际奢居设计大奖研学之旅

都说“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干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今年10月,我们将与众多设计师一同走进并感受上海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它也是与世界接轨,举世瞩目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它不仅保留着宋、明、清等时代的古典建筑和佛、道教圣地,还建有世所称颂的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东方明珠电视塔等。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海派文化就是上海勃勃生气和活力的源泉。上海文化在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之间,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敢于打破成规,锐意革新,广采博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成为“海派“文化的精髓,并体现于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这多元化和谐金融景观,展示了上海城市的特有风采。

行程亮点

(上海必打卡去处)

    和平饭店      
    Art Deco建筑      

和平饭店

推荐理由:    

   
和平饭店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第一幢现代派建筑,世界著名饭店,始建于1929年,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77米,12层,远东第一楼的美誉。2007-2010年历经三年修缮,恢复营业。现代与传统、新潮与复古的融合,交错中浮想万千。    

   
项目亮点:    

   
和平饭店最引人注目之处,是它那高达19米的墨绿色金字塔铜顶,这使它刚建成就成为外滩的标志性建筑。这种既具有几何感、对城市空间轮廓起着强烈的控制作用,又不同于任何复古主义建筑屋顶处理手法的形体,一开始即被视为装饰艺术派摩天楼的重要造型手段。    

和平饭店

和平饭店的室内设计,为典型的Art Deco风格。它用色大胆鲜艳,采用草绿、金色和白色作为主色调,尤其强调顶部天花和灯饰的华美效果。它的高贵与华丽感来自于材料本身的色彩和精美的细部和装饰题材的多样性:铜雕花的大门、大理石地面和墙面拼花图案、铁质栏杆、扶手、灯具的几何形装饰等。尽管室内装饰华丽,细看却多是简洁的几何形。沙逊大厦的室内既不失古典建筑的富丽堂皇,又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感。
   

和平饭店

小小的和平饭店博物馆面积很“迷你”,只有近50平方米,位于和平饭店的夹层,里面收藏的物件却颇具分量:例如沙逊时期的爵士吧八角形桌子、圈椅,五六十年代的银器、铜制的冰筒壶,景泰蓝烟灰缸、汪辜会晤时的菜单;还有一些饭店陈设过的艺术饰品、小摆件、明信片等等,琳琅满目。展品均是原件,带着厚重的历史感。墙上有不少当年的珍贵留影,也在静谧地讲述关于和平饭店的故事。    

   

和平饭店 - 博物馆

    罗斯福公馆

    欧洲复古复兴风洋楼

罗斯福公馆

推荐理由:    

   
保持着怡和洋行使用时期的原样;    
上海采用石料外墙的早期实例。    

   
项目亮点:    

   
罗斯福公馆是一栋由国家文物局确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建筑,位于外滩27号,原怡和洋行大楼,始建于1920年,由思九生洋行(Stewardson & Spence)设计。平面矩形,楼高原为五层,1930年代加建一层,1983年又加建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室内底层四壁及地面均以大理石铺砌,楼上各层走廊为马赛克地面,办公室均为细木条地板,大楼内水泵、发电机、水汀锅炉等均齐全。它还是上海采用石料外墙的早期实例。    

罗斯福公馆

罗斯福私人会所中所有外滩景观宴会包间的内饰都保持着大楼在怡和洋行使用时期的原样,那些包间曾经是怡和洋行的会议室和董事办公室。内部装饰为原装的木质地板、水晶吊灯和古希腊马赛克,极具历史感。    

罗斯福公馆

    东一美术馆

    外滩一号化身“艺术史”

东一美术馆

推荐理由:    

   
外滩第一楼;    
《当代艺术100年》策展;    
探寻现代艺术100年的路程。    

   
项目亮点:    

   
东一美术馆坐落于上海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首的中山东一路1号久事国际艺术中心之内。该建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建于1916年,被誉为外滩第一楼,原名为“亚细亚大楼”,建筑外观仍保留了它的百年风貌,外立面有古希腊爱奥尼立柱,楼内呈回字型结构。登高俯瞰,黄浦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    

东一美术馆

2022年9月15日至2023年1月8日,位于上海外滩的东一美术馆携手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共同主办“现代艺术100年——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珍藏”展览,为您讲述一个风起云涌、成就斐然的现代艺术100年。    

   
在这场展览中,我们会看到1865年至1972年西方众多著名现代艺术大师的57件真迹佳作,不但汇集了克里姆特、梵高、莫迪利阿尼、莫奈、塞尚、杜尚、波洛克等现代艺术的领军人物,还聚焦德·基里柯、巴拉、封塔纳、薄邱尼等对现代艺术发展进程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意大利艺术家。    

东一美术馆 - 当代艺术100年



设计大咖分享&互动


   
本次旅程,我们邀请到HBA中国区总裁及董事合伙人李鹰先生,NONGSTUDIO创始人汪昶行先生,以及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工业设计系系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中国设计红星奖评委王焱先生作为专家团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设计师一同近距离感受上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与各位专家、艺术家、设计大咖共同交流、探索东西融合的艺术文化传承价值。    

李鹰 先生


   
HBA中国区总裁及董事合伙人    

   
李鹰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在中国工作数年之后赴美于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深造,并获得艺术硕士的学位。2003年,李鹰带着多样化和国际化的设计理念加入 HBA旧金山办公室。作为设计师出身的他,由他所领导设计的每一个项目,都亲自参与设计概念直至设计实施的各个方面的设计和管理工作。2010年,李鹰回到中国并在上海开始运营并发展HBA 全新子品牌,在短短数年时间里,继上海总部后又分别在中国地区创立了北京以及广州办公室,HBA中国的设计服务在他的领导下从无到有,并逐渐成为HBA全球设计范围内的重要板块。从设计师到管理者,成为HBA中国区总裁和董事合伙人的他,不仅关注项目质量及进度的把控、客户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更关注于企业的拓展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立志于将品牌的高品质服务理念给予每一位选择HBA、信任 HBA的客户。     

   
演讲主题:    
《有传承的家》    

   
演讲提纲:    
1、怎么定义我的家    
2、名人眼中的家    
3、有传承的家    
4、家的哲学意义    
5、家的未来    

HBA中国区总裁及董事合伙人  李鹰  先生

李鹰代表作品: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

汪昶行 先生


   
NONGSTUDIO创始人    

   
弄设计NONGSTUDIO创始人汪昶行,博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助理教授,中国85后空间设计的代表人物,出生上海书香门第家庭,从上海多元的文化背景和艺术家父亲的熏陶中,形成了他独到的文化洞察力,成为他设计的本源与初心,后在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和纽约帕森斯艺术学院的留学经历,以及全球知名设计事务所YabuPushelberg的工作经历,拓展了其中西融合的独特视野,同时他也坚信设计的言之有物来源于理论研究,从博士研读时期开始,7年致力于研究近现代(1843-2013)上海室内设计史,以理论为基础,对历史、文化、风格、细节等深入研究来创造全新的体验,并赋予历史以新的时代气息。此外,他曾游历50多个国家300多个城市,热爱摄影与收藏。“旅行给了我全球视野,摄影给了我敏锐洞察,而收藏形成个人品味。”所有的经历都塑造了他“顽物明志”的设计哲学与人生态度,汪昶行说,“玩物不会丧志、传统不是包袱、文化不只怀旧”    

   
演讲主题:    
《海派(Art Deco)风格与居家空间》    

   
演讲主提纲:    
1、什么是海派(Art Deco)风格    
2、海派(Art Deco)风格在上海如此流行的原因    
3、海派(Art Deco)风格与上海室内设计中的关系    
4、海派(Art Deco)风格与居家空间的案例实践    

NONGSTUDIO创始人  汪昶行  先生

     

汪昶行代表作品:T0渋谷中すし | 炭火焼肉


     

王焱 先生


   
华东理工大学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工业设计系系主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中国设计红星奖评委    

王焱2004年博士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于清华大学首批资深文科教授柳冠中先生。2011-2012年,曾挂职江苏省蠡园经济开发区暨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管委会副主任。主持上海IV类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重大学科专项研究等省部级课题,担任中国红星奖评委,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评审专家,上海创意设计师协会理事,广东省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常务副主席,江苏工业设计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社会职务。    

   
演讲主题:    
《大宅设计方法论》    

   
演讲提纲:    
1、观念层:    
生生不息:人的生命追求与价值实现    
2、组织层:    
权力与冲突:家庭成员的生活边界与融合    
3、操作层:    
时间的铺陈:空间的专有与厚度    
情境的生与成:空间情境的客观呈现与主观意象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工业设计系系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中国设计红星奖评委  王焱  先生

传承 创新 融合:与时间对话    
LHDA国际奢居设计大奖研学之旅    

   
10月10-12日,三天两夜将出发    
更多精彩,尽在上海!    



     

LHDA国际奢居设计大奖

             


               


作为十年“再定义”思想运动之成果,「LHDA国际奢居设计大奖」应运而生,是“再定义”十年后的再出发,同时开启当代中国奢华人居美学新时代。


奖项邀请全球范围内奢居美学关联领域的翘楚专家、意见领袖等担任年度臻选官,以国际视野臻选中国奢居范本,希冀再定义当代中国的奢居美学和生活方式,向世界展示融合东方美学与国际语言的新式奢居美学杰作,呈现出材料有温度、居所可张弛、精神可寄托的国人理想生活。


· END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广州设计周”(ID:GZ_DesignWeek)。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