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FromSoftware公司带来的《艾尔登法环》在今年年初引发了一场热潮。大量破圈玩家的涌入让游戏的玩家群体变得复杂且模糊。这些并非《艾尔登法环》的受众玩家在体验游戏之后,真的能够留在游戏中吗?如果是的话,他们又是如何留下来的?笔者出于用户研究者的职业习惯,通过深入接触玩家,来一窥这批破圈玩家的生存现状。
破圈的《艾尔登法环》
2022年2.25日,游戏圈经历了一场狂欢。这场狂欢的名字,叫《艾尔登法环》。
连续两年的TGA最受期待游戏奖,还未正式发售前的玩家测试版,高达97分的媒体评分结果,无不让这款游戏成为了众多游戏玩家心中的“白月光”。而游戏上线后的表现也不负众望,尽管遭遇了优化问题,但是上线短短几天后,Steam峰值在线人数就接近了90万,达到了Steam在线游玩人数峰值排行历史第七,远远超过了老前辈《只狼》和《黑暗之魂3》。
案例一:手残的“蜘蛛侠”
“蜘蛛侠”(化名)是我的挚友。
前年我在《只狼》里鏖战苇名一心的时候,“蜘蛛侠”让我第一次体验到了做直播的感觉。他几乎全程看我通关了《只狼》,而我在游玩过程中也不吝于分享自己实时的打法思路和游戏理解——虽然这些好像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我的经验分享并没有帮助他更好地上手,他在面对第一个BOSS时依然手忙脚乱,在被BOSS数次无伤速通后无奈地放下了手柄,选择了抖音通关。
不过我其实完全可以理解“蜘蛛侠”,作为线上教育行业的一个朝九晚六的上班族,上班时要准备课件、教案,下班后以及周末要打开摄像头辛勤灌溉给祖国的花朵。他的空闲时间稀少而琐碎,甚至在大年三十还在准备教案:在我们用微信视频插科打诨时,他穿着睡衣,顶着鸡窝一样的发型,在电脑面奋笔疾书,仿佛一副刚起床的模样,如果不是电视里贾玲的声音过于有辨识度,我甚至以为现在可能还是凌晨。
游戏对于“蜘蛛侠”来说并不算是一个必需品,也不是他唯一的娱乐活动,倒更像是他寻找娱乐的一个主题或者方向——不一定非要自己上手去玩,职业选手圈的瓜与梗,各大直播的游戏实况,抖音上精彩的游戏剪辑才是真正能吸引他的东西。他没玩过几把LOL,却能准确地说出每局LPL里英雄的技能和大招;他没怎么玩过《只狼》,但是却对《只狼》里的BOSS技能如数家珍;他自己Steam的游戏库数量不超过30个,总共的游戏时间也不超过100小时,但仿佛已经是一个老练的游戏大师。
“蜘蛛侠”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玩不了游戏的理由:“反应不行,判断不出出招。只能乱跑,进攻没效率,很折磨。”他也尝试过去看攻略,但是“没卵用,没法逃课”。但是知道归知道,他还是会乐此不疲地去买一些自己没法通关的游戏,比如《只狼》,比如《怪物猎人》,比如这次的《艾尔登法环》。
他对自己的游戏水平似乎还抱有着自信,仿佛已经忘了自己曾经在只狼中的痛苦经历,“开放世界嘛,可以先放着BOSS不打,发育完了再上。”
“而且打不过就退款嘛。”
然后一语成谶,从上线到退款,”蜘蛛侠“总计用时0.8小时。
在我问到“蜘蛛侠”预购《艾尔登法环》的理由时,他用0.1秒的速度在微信回复了我:
案例二:令人惊奇的“惊奇队长”
透过“蜘蛛侠”,我感觉自己已经摸清了这批破圈玩家的生存现状,但是来自于“惊奇队长”(化名)的案例,又让我对这批玩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艾尔登法环》对于“惊奇队长”的破圈其实来自于一些非常偶然的因素。据她自己所说,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朋友圈看到的刷屏的《艾尔登法环》的分享,二是高分媒体的舆论轰炸(“不玩就感觉自己亏了”),三是偶然看见的游戏宣传图,图中阳光明媚,风光正好,看上去仿佛一个世外桃源。如果说第一点代表了代表了跟风和职业嗅觉(“惊奇队长”和我一样同属于用户体验部门),第二点代表了游戏品质和舆论宣传,第三点则是实实在在的的个人喜好——“我不是很喜欢黑魂那种阴暗的风格,这次《艾尔登法环》的宣传图就没那么阴暗,地上世界看上去还挺‘阳光’的。”
不过“诓进来”是一码事,能不能玩的下去又是另一码事。毕竟在我的印象中,“惊奇队长”并不是魂系列游戏的爱好者。她之前玩的最多的游戏其实是MMO游戏,根据我的观察,我可以合理地认为,“动作游戏苦手”这个标签贴在她的身上,还是非常适合的。
而她真实的游戏体验,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在《艾尔登法环》里被虐了一天,退出游戏才发现世界有美好。”这是她第一天对于《艾尔登法环》的评价。
在第一天的时间里,完全不敢去打BOSS,只是四处乱跑开地图,在开了8张地图之后,依然扛着新手的破盾破剑,最后在网上翻看了相关的视频和攻略,决定放弃自己当前的职业,而去选择更加强势且好上手的法师职业。这些魂系老玩家所不能理解的一系列操作,却很真实地反应了以她为代表的破圈玩家在游戏中的游玩路径。
在我一度以为这又是一个忧伤的劝退故事时,情况似乎又有些不同。
在重新开档玩法师之后,她的游玩之路又顺利了起来,在攻略的帮助下,她不仅成功走出了新手地牢,而且也干掉了一两个小BOSS,暂且在这个游戏里安稳的存活了下来。
“惊奇队长”在《艾尔登法环》中的“留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自身在游戏中的那些“另类”的追求和玩法。在之前玩《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时,她就沉迷于四处开图,对照攻略去一个个解锁神庙(但是不通关神庙),然后奔向下一个神庙。在《永劫无间》中,她也很少去玩排位。无心练刀,但是却对服装和捏脸情有独钟。这种“另类”体现在《艾尔登法环》中就是:她并不像寻常的玩家一样喜欢挑战高难的BOSS,而是更喜欢去收集奇奇怪怪的装备、武器和法术。“法环暖暖”,诚不我欺。
在对这些内容的期待下,“惊奇队长”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那些不适的体验(阴森的地牢,秒人的小怪),成为了一名《艾尔登法环》的留存玩家。
关于破圈和破圈玩家的一些思考
“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
像“蜘蛛侠”还有“惊奇队长”一般的案例,其实还有很多,只是他们大多不在我的身边,以至于我只能从网上的只言片语中去一窥这批玩家的生存现状。
“跟风”往往是这批玩家选择尝试游戏的主要原因。只不过不同的玩家在具体的形式可能不尽相同,“蜘蛛侠”来自于与同学以及同事的日常交流,而“惊奇队长”则来自于社交平台的“自来水”,我们也可以预想会有一批玩家来自于其他游戏的Q群或者微信群,比如某个《永劫无间》玩家突然在自己的小群里冒泡:我卡BOSS了,有没有一样玩法环的玩家救一下啊?
法环的破圈在另一层面上也得益于游戏良好的宣发。这些宣发中有些是发行商或制作商刻意为之,例如游戏的先期试玩,与知名奇幻作家乔治·马丁的合作,史诗感知足的宣传CG等等,而另一些则来自于媒体以及玩家的赞誉,这是由游戏品质所带来的连锁反应,高达97的评分在近几年实属罕见,颇有一种“不玩就亏了,尝鲜也要试试”的感觉。最后,直播和短视频的病毒式传播也很好的触达到了这些平常可能根本不会关注游戏资讯的非游戏玩家们,比较显眼的一些证据就是:我的一些从来不玩游戏、只看抖音的朋友,偶尔也会问我这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游戏。
从“蜘蛛侠”和“惊奇队长”的案例中,我们其实还可以看出另外一个让他们破圈的端倪,那就是游戏自身在释放着一些欢迎新玩家的信号,对难度的顾虑被刷级的设定所打消,更加明亮、开放的地上世界给一些“幽闭恐惧”的玩家提供了缓冲,开放世界的设计也吸引了更多喜欢探索的玩家入坑,与乔治·马丁的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一批西方魔幻剧情的剧情粉。
在法环强有力的吸粉速度背后,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很大一部分破圈玩家就如同就像我的“蜘蛛侠”朋友一样,在盲目的跟风浪潮中找到了一款并不适合自己的游戏。从Steam的成就完成率来看,大部分玩家甚至还没有遇见游戏中的新手BOSS,就选择了草草收场。
破圈玩家的留存,始终是一个横亘在破圈游戏面前的一个史诗级难题。因为它同时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有没有”的问题,一个是“够不够”的问题。
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所有玩家都是游戏的受众,在尝试游戏之后惊喜地发现这款游戏正是他们所想要的,沉迷进去乐此不疲。那些成功留下来的破圈玩家,更多是如同“惊奇队长”一般,在游戏中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喜好和目标,无论这些目标是否是游戏最核心的亮点。这些目标和喜好的存在,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接受,或者是主动寻找一些方法去克服游戏所带的不良体验。目标的存在与否,就是“有没有”的问题。
玩家的留存,往往是游戏对他们的吸引点和痛点的博弈过程。吸引点是否足够强,是“够不够”的问题。“蜘蛛侠”的离开,是因为他无法解决手残的问题,而世界观和剧情对他的吸引点,被短视频和直播所稀释;“惊奇队长”选择留下,是因为她在游戏中的目标足够强(“法环暖暖”),同时也很好的找到了解决难度问题的方式(翻看攻略)。每一个玩家的离开与留下,莫不是如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雷火UX用户体验中心”(ID:Leihuo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