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UX用户研究】爱上纸片人只是一场“白日梦”吗?恋爱游戏的沉浸感体验

【雷火UX用户研究】爱上纸片人只是一场“白日梦”吗?恋爱游戏的沉浸感体验

随着女性游戏市场规模的扩大,女性向恋爱游戏也成为了各大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不过从数据上看,虽然新上线的女性向恋爱手游非常多,然而市场表现均下滑极快。以2021年上线的5款二次元及混合类风格的女性向手游为例:与首月流水相比,2022年3月流水平均下降85%。可见,并不是所有游戏都真正打动了女性玩家。想要为玩家提供沉浸式的恋爱体验,在同质化的品类中突破重围,就离不开对恋爱游戏中女性玩家心理的研究。

1
 沉浸感体验背后的心理机制   
恋爱向游戏之所以备受玩家追捧,主要原因就是为玩家打造了一个高度沉浸感的虚拟世界,玩家在其中得到了心理满足,并将现实生活中的幻想与情绪无意识地带入到虚拟游戏中。

理想中的自己

现实中的我们总会对自己有所不满,有时我们希望自己可以更有魅力,顺利追到心仪的对象;有时我们希望自己可以再勇敢一点,对黑心老板大声Say No。而游戏世界正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成为理想中自我的机会:你可以变成学校中的风云人物,也可以坚定地从事自己所热爱的职业。
例如:早年在日本发行的恋爱游戏《星座彼氏》中,女主角夜久月子的设定是学院唯一的女生,又在学生会担任书记,受到很多人的追捧。这种略显“玛丽苏”的设定,虽然与现实生活有着较大差异,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玩家的幻想:面容姣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也有着勇敢独立的美好品质。

类似的设定在国产女性向恋爱游戏中也十分常见,在《时空中的绘旅人》中,女主是一位画工优秀的漫画家,意外穿越到自己的漫画世界中与熟悉的角色一同冒险。在游戏过程中,玩家获得了新的身份(漫画家等),也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中对这一身份产生更深的理解与认同。

从心理学角度说,自我的身份认同是个体与现实世界交互形成的。但是,在恋爱游戏中,玩家可以轻易地在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中进行身份转变,完善自我的身份认同。同时,虚拟世界给予玩家的身份体验往往远离现实自我,而是更接近理想自我。玩家能在游戏中找到一个自己的影子,她们渴望自己是这个角色,完成很多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的事情。从外貌上看,游戏中的角色有着理想的身材、姣好的面容;从性格上看,小说情节般的幻想剧情走向、角色在遇事时的坚强自立,都是她们对理想自我的投射,满足了玩家自我价值实现需求。

内心深处的动机

强烈的情感体验正是产生沉浸感的重要原因,浏览恋爱游戏的微博评论,我们总能看到玩家的大声表白,“请速速和我结婚,不要逼我跪下来求你” ,“老公,没有你我可怎么活啊”,这种情感体验其实与玩家的游戏动机有着很强的关联。

在对612位女性向游戏玩家进行问卷调查、15位玩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后,研究人员们发现,对于积极的情感而言,外在动机(游戏声音、画面、情节、色彩)比内在动机(社交、娱乐、学习等)的影响更大。两种动机与积极情感都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动机越强,玩家对游戏的积极情感体验越明显。与之相反的是,对于消极情感而言,外在动机越强,消极情感越低;内在动机越强,消极情感越高。

具体而言,如果我们在论坛看到一个玩家因为女性向游戏而生气、焦虑、挫败,她是一个内在动机驱动型玩家的可能性更高,更喜欢通过游戏增长见识、减轻压力、结识朋友、享受完成成就的快感。而如果是一个在游戏中感到开心、满足的玩家,那么他可能同时受到了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驱动,不仅喜欢通过游戏增长见识、减轻压力,还非常欣赏游戏的画面、美术、音乐等设计。

因此,在运营阶段更好地唤醒玩家的游玩动机,也是行业者们值得关注的一点。

心流理论

心理学家米哈里将心流 (flow) 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力完全投入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会给人带来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使心流状态产生的活动往往存在以下特点:

1. 我们倾向去从事的活动

2. 我们会专注一致的活动

3. 有清楚目标的活动

4. 有立即回馈的活动

5. 我们对这项活动有把控感

6. 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

7. 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的时间而感觉不到时间的消逝

在恋爱游戏中,玩家经常会因为欣赏NPC帅气的卡面、迷人的配音而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这种状态就是心理学上的心流状态。

因此了解心流状态的产生条件、对游戏进行相应的设计、使玩家在游戏中达到心流状态也是打造沉浸体验重要的一步。

2
 女性向恋爱游戏如何构建沉浸感体验?   

那么,在了解了玩家的心理机制后,作为游戏开发者应该如何构建这种沉浸感体验呢?

注重玩家自我价值

在游戏制作前聚合分析大数据,将满足现代女性心理需求的游戏设定放在游戏中,例如:玩家可以自主选择“恋爱对象”,也会拥有独特的身份,实现自我价值。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无形地感受其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女性婚恋自由、经济独立等。

这样的女性向游戏担任着女性主义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把大数据分析中得到的女性主义观念又再次交还给目标用户,形成了文化传播。

唤醒玩家动机
在外在动机的唤醒上,出色的画面、知名声优团队都是很大的加分项。此外,女性向游戏在场景的设置上,可以更多地将镜头放在男性NPC身上,即使有女主角露脸的画面,也从特征上大众化了女主角,使得更多的玩家能够自我代入。此类游戏在文字上也是极尽所能地在塑造这种第一人称视角,很少对女主角进行个性化塑造,甚至在一些游戏中,女主在面对不同男性NPC时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
这样一种对女性角色的“无意识”塑造,使相同的剧情成为了玩家独一无二的个人“经历”,即通过玩家不同的心理体验使得游戏变得具有个性化的定制色彩。

除了外在动机的唤醒之外,设计师们也可以从内在动机的唤醒上入手,让女性用户玩家有“共情感受”。例如,《时空中的绘旅人》中玩家可以使用虚拟信息与NPC互动,此外发表情包、打电话、约会等行为,给玩家增添了很强烈的“真实感”。

打造心流状态

玩家要真正享受游戏的乐趣,需要充分地代入游戏角色,参与到游戏中去,在全身心投入其中时,会暂时忘记自己目前身处的时空,而进入到游戏呈现的世界,也就是达到心流状态。在恋爱游戏中也可以通过一些巧妙设计帮助打造心流体验:

在目标设定上,提升玩家对目标的清晰度、对游戏的控制感。例如,图鉴系统可以帮助玩家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现在达成了多少成就。未获得的卡组也可以提示玩家还可以做什么更好地完成目标,提高对游戏的掌控感;

在情感设计上,以对白和配音辅助于角色的塑造和剧情的体验。例如配音不仅体现在剧情中的对话,更用于玩家体验的各个环节,如登陆界面的跨年祝福,活动界面围绕生日主题的语句等,将外围的系统中也溶入情感,使得沉浸式的体验更加浑然一体。

3
  总  结     
综合而言,对于女性向游戏的沉浸感研究,还存在着无限可能:VR技术使恋人触手可及;元宇宙让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完全打通;高科技或许可以让玩家在未来里真正地拥抱“纸片人”。将沉浸感的体验逐渐升级,这也是玩家与设计师们共同的期待。




 推荐阅读 









体验设计

 战斗快感提升妙手:天下武功,唯慢不破!

 游戏中的飘字设计艺术

 调动玩家情绪的利器——快速时间事件(QTE)

 “禅意”的游戏体验击中玩家之心

 UI控件+体验:如何从落地出发拆解微动效

用户研究

 “能来帮帮胡桃吗”——游戏中的女性角色真的很弱吗?

 为何钟爱年货游戏?——从《使命召唤》系列说起

 那些年,“断层出道”的时装们

 当玩家说“爆率低”的时候,你应该想到什么?

 怎样让玩家在游戏中成为一个“好父亲”

全球本地化

 不朽还是变革?法语本地化的困境与突破

 助力中国游戏出海乘风破浪——《永劫无间》本地化实践分析

《极乐迪斯科》:独特的瓷器活儿还得专用的金刚钻

 从市场到开发,探秘阿拉伯语游戏

 泰国游戏市场分析及游戏本地化流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雷火UX用户体验中心”(ID:Leihuo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