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UX体验设计】游戏+社交:游戏如何加强游戏社交体验?

【雷火UX体验设计】游戏+社交:游戏如何加强游戏社交体验?


1
  游戏社交已成为必备  

游戏社交,顾名思义就是游戏中的社交行为,玩家在游戏中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系。相较于单纯的游戏体验来说,玩家更愿意在游戏中和不同的人通过一起玩游戏、聊天、语言、文字、表情、图标等方式实现分享、意见、信息、情感的交流沟通,来满足自我的社交需求。


而游戏又具备天然的社交属性,为社交创造了许多话题,而话题是陌生人开启接触了解、维持熟人沟通频率的最好媒介。游戏与社交相辅相成,游戏提供足够话题维持社交行为,而社交功能可以满足人的天性,让玩家可以更好地体验游戏。


据报道显示,社交已经成为游戏用户的主要需求,90%的游戏用户倾向与在游戏中与其他玩家进行互动,81.9%的游戏用户倾向与于其他玩家多人组队合作或者进行竞技对抗。可见,游戏社交已成为必备。


游戏《哈利波特-魔法觉醒》


2
  游戏社交有哪些类型? 

社交在游戏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不同的游戏中,其侧重的程度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在线游戏社交与线下游戏社交两大部分。

在线游戏社交

  • 短期场景化社交

对于短期场景化的社交来说,绝大多数出现在以PVP为主的竞技类游戏中,这样的社交体验依附于短期的游戏场景,并且在特定的场景结束后,其社交体验也会骤减。例如,玩家在“吃鸡”类游戏中进行对局会随机匹配到队友,而社交体验在对局开始后才会正式启动。玩家可以在游戏中进行语音沟通、文字沟通、表情发送、标记提示语沟通等等,还可以在游戏中进行不同动作来进行沟通,而沟通的内容也基本是对于该对战场景的。
  • 长期深度社交

长期深度的社交体验,一般在MMORPG游戏中会产生。与短期场景化的社交体验不同,该游戏中的社交并不依赖于特定的游戏场景,而多数玩家会在游戏中形成长期的社交关系,他们在游戏中的社交不仅仅局限于游戏中,而会涉及到玩家自身的爱好、工作、生活等等,由于在此类游戏中需要玩家形成较为严密的社群组织来开展各种活动,所以在社群与兴趣的驱动下,形成了长期的深度社交,这也让玩家保持了长时间的社交活动。
  • 简单互动

在很多手游中,简单的互动是最为常见的方式,游戏中通过分享、添加好友的方式来获得游戏币、游戏资源或者成长点数等,但在分享过后便再无社交。在此类社交体验的设计中,玩家的操作意愿较高,但对于社交的体验却较低。

线下游戏社交

  • 聚会、合作类

《双人成行》的大热让人们发现了线下一起游戏的乐趣,在以聚会、合作为主的游戏当中,不管是双人还是多人,不管是对战还是合作,让大家参与到同一个游戏当中,在游戏中社交,这种新型的社交方式也成为了当今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体验。

游戏《双人成行》


3
  为什么要有游戏社交?   

首先,对于玩家来说,我们要明白游戏的用户是玩家,而玩家本质是“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 具有社交需求,不论是在现实还是在虚拟的游戏之中,人们都会渴望结识新的朋友,进行社交。其次,作为游戏方来说,设计游戏社交则能够有效增加用户留存。

玩家的社交需求

一方面游戏作为新的社交方式,不同于现实中的社交,玩家在游戏中的社交表现更加自如,在游戏这样独特的场景中,玩家可以自愿透露自我信息,自主调节社交距离,这给予了玩家极大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在游戏中玩家产生满足感与成就感之后,就需要与他人产生交互,来获得他人对自我的肯定,进一步加强满足感与成就感,这是玩家高层次需求的体现。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游戏需要提升玩家留存

这就要我们了解,“人”是具有需求的,当“人”的需求被满足后,就会再次实施满足其需求的行为;当玩家在游戏中的需求被满足后,他就会长时间留在游戏中。游戏内容如果没有长时间吸引玩家,那么过一段时间,玩家就会离开;而游戏社交的则能够有效的填补该缺陷,满足玩家的社交需求,加强玩家与游戏的联系,从而实现用户的留存。


4
  如何加强游戏社交体验  

在游戏社交方面,传统的MMORPG游戏中的社交体验已经非常成熟,也让许多玩家能够与游戏维持相当长久的关系,在此,我们就不过多的赘述。而对于现今出现的竞技类、卡牌类、冒险类等新型轻社交游戏而言,玩家的社交需求该如何满足,如何加强游戏的社交体验呢,我们可以一探究竟。

虚拟身份及互动体验

  • 构建虚拟身份

在游戏之中,玩家可以创建自己的虚拟身份,以全新的身份、理想的人格来展开社交活动,虚拟身份的创建让玩家摆脱了现实条件的诸多束缚,获得更多自由多样的社交体验。

  • 增加互动体验

体验设计中,要时刻关注用户,还原玩家的感官体验;对玩家虚拟身份的性格特点、年龄特征、行为方式、音效呈现、语言表现等内容都要完完善设计。例如在《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的虚拟身份创建中,玩家进入游戏后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按照分院帽的指引下创建属于自己的角色,玩家既可以根据电影创建自己的虚拟形象,也可以按照自我意愿或者随机生成完成角色创建,衣帽间的交互方式、不同的配饰选择都让玩家沉浸其中,让玩家在游戏中实现理想的化身。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游戏界面

“轻“社交及界面设计

在游戏世界,“轻”社交的新方式可以减缓玩家的社交负担。在《光遇》中,玩家在游戏中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在游戏中通过结伴的方式分享和协作,一起度过难关,而非通过强制组队的形式,这有效减缓了玩家的社交负担。游戏中的界面设计也较为简单,减去了大部分的文字与提示,仅保留了图形化的提示,多样的交互动作和方式的体验,随着游戏中两人交流的加深,你可以为对方取昵称,牵手,聊天,这让社交的体验感也变得简单而富。

  • 弱化“强”社交

社交体验中应该弱化“强”社交,去掉无用的社交与为获得游戏资源而强制进行的社交行为。例如在MMORPG游戏中虽然制定了明确的社交关系,但真正的社交互动行为却可能没有发生,这就导致无用的社交方式,游戏社交应当是引导玩家之间确切的互动体验,而非强制的社交捆绑、强制组队打怪、强制加入帮会等,这让玩家从玩游戏变成被游戏玩的状态,极大减少了玩家的自由感,所以游戏社交体验应弱化“强”社交,而多考虑玩家的社交意愿。

  • 简化界面设计

1.合理排布互动信息,区别信息的优先级顺序;

2.简化文字信息,通过图形化来代替大量的文字,运用具有情绪感染力的符号来增强情感表达;

3.应注意视觉原理的应用,在界面的交互信息的呈现上要时刻注意色彩、排版、信息的呈现,建立同类信息的相关性,强化主次信息的层级关系;

4.界面中也可设计动画引导,弱化界面UI,节约界面的视觉空间,产生沉浸感。


《光遇》游戏界面

多样化的社交方式

当游戏社交已成必备,这就需要用更加新颖独特的方式来吸引玩家。在《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游戏中,新颖的社交体验体现在方方面面:初进游戏,通过分院帽进入不同的学院,玩家又被分到不同的寝室,寝室可以自由邀请好友,让玩家构成了如校园生活般的寝室氛围,加强了室友间的感情;PVP的组队形式也成为魔法社交的一环;游戏中还根据原著的情节设计了舞会、魁地奇比赛、魔法课程等多样精彩的魔法学院生活。游戏中既有通力合作的类型,也有良性竞争的排名,多样化的社交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玩家社交体验,刺激了玩家的热情,满足了玩家的需求。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游戏界面——寝室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游戏界面——不同学院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游戏界面——特色活动

游戏社交已成为玩家生活娱乐和人际交往的新型的方式,玩家也越来越体验到游戏与社交的乐趣。优秀的游戏社交体验设计能够让玩家在游戏之外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互动体验,这样就可以满足玩家的情感与社交需求,这既能够满足玩家需求,也保证了游戏的用户留存。尤其在非MMO游戏中,更应从虚拟角色构建、互动体验、“轻“社交、互动界面及多样化的社交方式等方面着手,来有效提高游戏社交的体验!


往期推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雷火UX用户体验中心”(ID:Leihuo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