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出海作为文化出海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起了文化传播的重任。本地化作为游戏出海的桥梁,对游戏出海的成败有重大影响。对于一款电子游戏而言,本地化有三个策略可以选择:简单本地化,复杂本地化和本地化融合。简单本地化是指游戏保留其原始的GUI和图标,只需要翻译文字;复杂本地化要求GUI和图标与文本一起翻译;本地化融合则要求重写游戏叙事,重做游戏图片,以适应不同文化的要求。
游戏的简单本地化与其他软件的本地化过程基本一致,侧重于游戏中的文字翻译,GUI和图标保持不变。为了提升游戏本地化的效果,在游戏开发的早期,设计者必须考虑到使用国际化图标和其他GUI元素的重要性。对于使用通用用户界面的游戏或者叙事性极低的游戏(比如俄罗斯方块或纸牌),简单的本地化是足够的。
复杂本地化除了翻译文本之外,还要求本地化GUI要素和图标。对于一款游戏而言,成功的本地化与代码的编写,GUI要素的设计以及翻译有关。
复杂本地化对GUI要素的本地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文本的输入,玩家交流是网络游戏的一个基本要素,虽然有些游戏回避了文本输入,玩家通过语音交流。但是对于那些确实离不开文字交流的游戏,GUI必须能够处理目标语言键盘的特殊字符。例如,阿拉伯语和泰语的输入。其次,图标的本地化,同一概念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图标并不一样,必须根据目标语言进行重新绘制。例如,美国、英国、荷兰、马来西亚的典型邮箱都不一样,如果单纯的使用美国的邮箱来代表邮件,只能反映出GUI设计师的文化偏见;第三,电脑游戏的发展为复杂的游戏交互和控制提供了可能,要求实现更加先进的GUI功能。在电脑游戏爆炸性增长之前,使用控制器的主机游戏占据主导地位,这些游戏通常保留其原始的GUI,只有文本需要翻译。究其原因,主机游戏用户输入内容的有限。最初的任天堂控制器只有八个按钮,只需要考虑少量的可能的玩家行动。而电脑的键盘和鼠标极大的扩展了玩家的控制范围,要求提供更多潜在的GUI反馈。
对许多电子游戏来说,复杂的本地化就已经足够了,特别是当游戏的叙事保持不变的时候(如体育游戏)。但是,如果游戏打算在全球范围内以多语言同时发布时,改变GUI要素、图标和文字的复杂本地化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
本地化融合是游戏发行商想要在一个新的国家发布具有特定文化叙事的复杂游戏时应遵循的本地化过程。对于新发布的游戏,发行商通常有两种选择:保留叙事,并尽可能简单地翻译用户界面细节;或者针对特定国家的玩家需求,重写叙事。
那么,开发者是否选择本地化融合,重写叙事的标准在哪呢?
Figure 3 《大金刚》(Donkey Kong)
Figure 4 《无尽的任务》(EverQuest)
Figure 5 《天堂》(Lineag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雷火UX用户体验中心”(ID:Leihuo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