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眼!那些爆改节目里火透了的网红房,现实中竟成了这幅鬼样子!

辣眼!那些爆改节目里火透了的网红房,现实中竟成了这幅鬼样子!

//

看着美好

实际却很潦倒

//

爱看家居改造类文章视频的朋友,肯定对那些火爆网络的改造节目了如指掌:

最早的《交换空间》,到后来的《梦想改造家》、《暖暖的新家》、《百变吧星居》等等等等。

眼瞧着综艺节目里,10㎡蜗居都能成为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温馨小家;再刁钻的房型,再奇葩的户型就能改成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梦中情房。

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反正小编是真的羡慕,花多少钱都愿意,只求能get一个同款设计师,一套同款房子。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改造的房子就没有翻车的吗?

那些小桥流水阳光屋符合建房标准吗?

那些一尘不染全屋收纳现实中真的做得到吗?

还,真,不,是。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说几个改造翻车案例,或 “看着美好,实际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的改造后续故事。

如果有想从节目里获得借鉴的朋友,不妨来避避雷。



 
真实的生存需求
永远大于那些美好的设想
追过《梦想改造家》的观众,肯定对“胖大婶家的大杂院”有些印象。
这套位于北京南锣鼓巷,原本只有35㎡、四处堆满杂物、厕所和厨房连在一起的逼仄暗房。
未改造前↓
在设计师青山周平的大胆爆改下,瞬间升级为拥有13扇窗户、56个储物箱,集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茶室于一体的三室两厅小复式。
改造后↓
可现实,真的能如刚改造完后一样,毫无使用痕迹,保持的如此妥当吗?
来看看这套房子的现状吧。
原先设计为外孙女做作业用的学习房,不出意外成为了杂物间:
从前设计为"客厅吃饭&睡觉榻榻米”二合一的地方,如今被换成了单人沙发,胖大婶的老伴晚上就睡在了这里(单人沙发省下来的空间自然就用来放杂物了):

曾经那个颇有闲情逸致的茶室,也成为了胖大婶女婿的卧室:
这样的变化,是浪费了设计师一番苦心吗?该觉得可惜吗?
可这,才是生活本该有的样子呀。
牺牲家庭实际需要的居住空间,来追求意境和美,诗和远方;设计许多需要上下折叠左右移动才能“变”出来的多功能区域,对老人和小孩其实也是十分不友好。
看着美好,但每使用一次就得上下倒腾一番
对多数人来说,都是件既困难又麻烦的事情↓
划重点:

     
改造房子的前提是“切切实实解决最基本的居住需求”。
     
那些诗呀远方呀,台面空无一物,明亮整洁呀,都不过是改造后那一分钟的错觉。
     


 
为了改造而改造
不如做个闲置屋
当初为了能让胖大婶家拥有较好的光线,设计师青山连带着邻居家也一并整改了。
说是一个家,其实就是只有一个3.7㎡的门房和3.1㎡的杂物间。
别看空间不大,邻居的要求可不小。
3.7㎡门房要有餐厅、卫生间、育婴室、卧室、书房以及小卖铺,3.1㎡杂物间要有厨房和客厅,最好空间还要大一些方便邻里聚会。
在这是难于上青天的要求下,青山一遍又一遍的修改设计稿,天天蹲守在40度高温的施工现场。
最终,通过三块木板加托槽的设计,让其中一个只有3.7㎡的小房间可以在睡觉、吃饭、看书三种模式下自由切换。
又是这种变来变去的设计
看着完美,用着确实不便↓
就这样,让这套房子,完成了质的变化。
可伸缩的餐厨房↓
现在看来,3.7㎡的门房保持的不错,里头可以说是丝毫没有任何变化(因为从来没人居住使用过)
连当初摆放的矿泉水,都还一模一样的留着。
但门口,却堆满了杂物,仿似垃圾堆:
看得出这是一个改造后的厨房吗:
屋主夫妇说:“因为没有孩子,这套学区房其实一直用不上,所以从未住过,出租也舍不得,就只能用来放放杂物了。”
相信知道这个后续的设计师,肯定会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划重点:

     
改造前一定一定要清楚改造的目的,不要为了改而改。
     
这钱这精力放别的地方不好吗??
     


 
邻居和物业
你的改造不可控天敌
说到和胖大婶家房子一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改造案例,就不得不提设计师陈彬改造的武汉百年老宅了。
这套房子在没有改造前,问题颇多:
室内采光极差,如果不开灯,就算是白天也是黑漆漆的一片;
女儿已年过20,却只能和妈妈睡在一块;
90多岁的奶奶每天爬楼梯上下楼,十分不便......
最终,在设计师的绝妙设计下,实现了比原先宽敞明亮好几倍的房子:
甚至还给年迈的奶奶,安上了一个电梯:
看看如今——
奶奶去了养老院,邻居对电梯也多有不满,觉得占据了公共空间,所以早已拆除:
原先给屋主设计的工作间,被弃用成了杂物间。
弃用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想走到工作间,需先穿过和邻居的公共过道,而邻居经常就睡在过道里,来来回回十分不便:
从前设计师把邻居家用来对方垃圾的阳台,顺手升级成了自带灌溉系统的植物园:
如今也回到了垃圾堆模样:
划重点:

     
在改造前,要确认当地建房政策,要与社区提前沟通是否有违建行为,更要与邻居提前打好招呼,做好商议。
     
千万不要为自己之快,造成他人不便,那这样的“快”势必也无法长久。
     


 
hold不住的彩色
不如放过它
童年的记忆,《交换空间》大家都记得吧。
可能是时代审美差异,也可能是当时的设计师太(太)(不)(专)(业),现在翻出许多案例看看,二姑娘满脑子只剩下:这是什么玩意儿?
看这红的灰的蓝的,色彩缤纷的碎花墙纸:
还有确实十分大胆的绿紫黄玫(?)各种撞色:
下一秒嘴边可能就要哼唱起最炫民族风了...
无独有偶,在英国的节目《设计大师赛》中,也有不少能载入人类装修史上 “迷惑审美合集” 的彩色案例。
比如,喜欢粉色吗?那全粉盛宴了解一下:
客厅全粉还不行,卧室也来了一波。
有了粉的,还有绿的:
设计师致力于打造一个“绿野仙踪”,不知道屋主在看到后,是不是会发出像下面这位屋主一样,惊讶的声音:
划重点:

     
如果对色彩的搭配和掌握方面还有所欠缺,就请收起那颗跃跃欲试大胆撞色拼色彩色的心。
     
不如实实在在选择简洁耐看的风格。
     


 
当心小户型的黑
成为你的大灾难
花里胡哨的彩色容易出错,那整个黑白灰总没问题了吧?
这些在样板房里看来时髦无比的性冷淡配色,离开了滤镜和角度,还一如既往的惹人爱吗?
可真未必。
比如在第一季的《梦想改造家》中就有这样一个小户型改造,女业主的脸上基本全程都写着:失望,不满意。
也不能说房间丑,只能说是压抑,设计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快拿本本记下来!):
在采光不好的小户型大面积使用深色调,会让房子显得特别拥堵压抑。
不知道坐在这乌漆嘛黑的客厅里怎么谈开心↑
为了方便收纳,设计师还在各处设计了不少横柜挂柜,初衷是好的,但却让房间面积无论怎么看,都越看越小...
同样是《交换空间》,也出现过这样令人窒息的“黑色房子”:
这黑色的客厅背景墙,除了“阴森、沉闷、压抑”外,就只剩下诡异和满屋子的不舒服了。
划重点:

     
小户型的房子忌用大面积深色调,或加装过多空中橱柜,以免空间愈发压抑零碎。
     
应多选用明亮通透的浅色调及反光元素,增大视觉面积。
     
好了,还有许多许多的翻车案例&改造坑&美好幻想的破灭,篇幅关系就不一一展开了~
希望大家都能借鉴改造节目中的精髓,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作秀,打造属于自己的完美家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亚太室内设计”(ID:ytsnsj)。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