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看不懂,国人看蒙圈,拼音式招牌火了,这是唱的哪一出?!

老外看不懂,国人看蒙圈,拼音式招牌火了,这是唱的哪一出?!


设计好好玩整理编辑(ID:Playdesigns)

来源:澎湃新闻、微博、网络


MIAN DAO 

ERLIANG WAN ZA MAIN

HAO QI DENG SHI

你看得懂写的什么吗

?!?!

最近成都的某条街道门头设计火了

从汉字换成了拼音字母

这导致顾客无法分辨

重点老外们也看不懂拼音啊

来看看长啥样

这完全看出来是啥店铺了


有网友直接说到

“能想出拼音招牌的真是鬼才”

被报道之后

临时又换回去中文照片

真是丑的整整齐齐的


原来是这样的

各有特色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来琳琅满目的

店招变得一模一样了

没有了人间烟火气变的整齐划一


竟然还有黑底白字的店招

是要过清明节了吗

黑白的怪瘆人的


当然统一店招

在中国算是“历史悠久”了

再带你们感受下


厦门

甘肃


昆明


芜湖


竟然还有竖版

眉山


店招虽小

但也有自己的丰富的历史

从东周时代始

招牌就有自己的前身——“幌子”


清末画家周培春绘

从前的日子很慢招幌也漂亮


再看看港澳台和日本的城市街景

都有着令人着迷的“烟火气”




仔细看会发现

并不是所有的店招都有设计感好看

有的残旧不堪、甚至有的配色一言难尽

但其中散发出的烟火气息

就是人间的四月天




东京的老街

生活的温度像滚烫的炉火,仿佛永远都不会被城市的冷漠所吞噬

(东京摄影师Masashi Wakui via:masa-photo.tumblr.com)

这几乎是亚洲城市独有的景观



从19世纪开始,日本商户就非常重视店招的设计

这种广告形式在当时渐渐形成行当

商人雇佣熟练的工匠被称作为板匠(kanban-shi)

他们利用木头、竹子、铁、织物等等制作店招装饰












在台湾也组织了

一次对台北传统的菜市场进行“再设计”


蔬菜店改造



烧腊店改造



熟食店改造



水饺店改造



糕饼店改造





猪肉店改造



反观现在统一的招牌

很多街道的风情儿时记忆都已不见

审美很难被统一,灵魂更难被统一



其实店招设计不仅是商家的差异化

也承载着中国传统的街道文化

现在统一招牌外观

已经失去了传统文化的灵魂

你怎么看呢

?!?!

  3连走一波,明天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OGO好好玩”(ID:Playdesigns)。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