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中带紫,比肩“霁蓝釉瓷”,可惜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蓝中带紫,比肩“霁蓝釉瓷”,可惜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在颜色釉的大家庭中,
青釉与蓝釉都是人丁兴旺的大家族,
但是有一种叫做回青的颜色釉就很神奇,
名字叫青颜色却属于蓝,
——这就是回青釉


众所周知,蓝釉以氧化钴为呈色剂,
最早见于唐三彩,
宋代钧窑以天蓝釉为主色调,
元代景德镇烧成了高温蓝釉瓷、
明清时又烧成了霁蓝、洒蓝、
天蓝、孔雀蓝等蓝色釉瓷。
而回青釉瓷器
熟知的人少却是之又少
......

明 回青釉暗刻龙纹碗



回 青 釉 瓷 

回青釉瓷是明代嘉靖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的创烧品种,除祭蓝釉外,又创烧了一种回青釉,其呈色淡雅,不像祭蓝釉那样浓艳,多是蓝中泛紫或闪灰。

《窥天外乘》:“回青者,出外国。正德间,大铛镇云南,得之,以炼石为宝,其价,初倍黄金…用之果佳。”嘉靖的回青釉施釉较薄,釉色与石青配比有关,石青少,色清亮,多则沉而发黑。



明嘉靖 御用回青釉高足杯


嘉靖回青釉瓷品种丰富,传世数量较多,器型主要有盘、碗、洗、罐、爵杯、马蹄小杯、渣斗等。


装饰方法多样,既有通体施回青釉者,又有内东青釉外回青釉或内回青釉外东青釉“双色釉”者,因回青釉层较薄,透明度较好,故多有暗刻花纹。


明 嘉靖 回青釉暗刻云龙纹碗(局部)


器底多署“大明嘉靖官窑”六字年款,也有无款的。


嘉靖以后,回青釉瓷生产锐减,传世品种稀少,且多承袭嘉靖时所作,无甚创新。


明 嘉靖 回青釉盘

首都博物馆 藏

回青釉瓷

是嘉靖时特有的一种色釉

系进口回青料烧成的


霁蓝釉梅瓶 故宫博物院藏


呈色不如霁蓝釉那样浓重,而呈紫艳的蓝色,有清澈明艳之美,在历代蓝釉器中独树一帜,弥足珍贵。

回青料的使用仅仅在明代末期流行了较短的一段时间,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从西域进口而来的回青料,还要经过多到提纯才可制作成回青釉,烧制出来的瓷器在当时可谓是明代晚期单色釉的名贵品种。


明嘉靖回青釉爵杯 故宫博物院藏


嘉靖时使用回青料烧造的瓷器是明代青花瓷器史上一个突出的阶段,嘉靖朝时青花瓷享誉中外,盖赖以回青釉瓷器。


明代嘉靖朝回青釉瓷器

胎质洁白细腻 呈色沉稳

釉下多有暗花装饰


明代嘉靖朝回青釉瓷器胎质洁白细腻,官窑瓷器工艺讲究;釉色是让人感觉愉悦的蓝色,清新秀丽;呈色沉稳。


 明 嘉靖 回青釉暗刻云龙纹碗

明嘉靖回青釉瓷器蓝中泛紫红,这是鉴别明嘉靖回青釉瓷器重要方法之一;由于施釉多比祭蓝釉瓷要薄,釉面透明度好,所以釉下多有暗花装饰。

明嘉靖回青釉瓷器足背露胎处有火石红痕迹。

 示 例 分 析 

嘉靖 回青釉画矾红鲤鱼水注


7厘米
,宽
6.5厘米




这只回青釉画矾红鲤鱼水注以瓷塑的方式,展现了一条肥大的鲤鱼,昂首跃于波涛之上,动可鱼跃龙门,静得鱼水之欢。


器物底面无釉,显出洁白细腻的胎质,并被大面积的火石红所覆盖,胎体的老化痕迹自然。


器底胎壁极薄,透光性很强(鱼嘴视角)。


微观视界中,釉下气泡疏密有致,老化气泡并不多见,但次生结晶明显,如星云又似波涛一般。


 
 
 
 

更多精彩

一眼大开门!这些才是“百万级别”的包浆古钱币~

●“传世元青花”收藏第二大国,精美稀缺,别说你还没看过!

哥窑:很难懂!民间卖不出价,拍卖却上千万?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域鉴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域鉴”(ID:YJ-c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