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GTACTS|No.1|王逢陈|全中国都看过她设计的衣服

KONGTACTS|No.1|王逢陈|全中国都看过她设计的衣服


KONGTACTS其实去年就做过两期,两期都是我爱的设计师,一期是红到LVMH Prize决赛的RUI;一期是风口浪尖上的亚洲女人Yoon Ahn。虽然这个栏目今年的更新被疫情耽误了许久(多么合情合理的拖更理由),可是虽迟必到。还是希望疫情快结束,不然又要继续停更…怕了催更的你们了真的是。




也趁着疫情休息的这段时间,我们KONGTACTS重新改版,未来每一期都将以视频+图文的形式带你更深入地走进每位嘉宾的世界。



这次视频真的打磨很久,包装、剪辑、片头都很多心思花进去,都请认真看!给我提建议!谢谢兄弟姐妹!🧎‍♀️

作为第一期KONGTACTS,我们需要一位重量级的嘉宾,没有经过过多思考,我就联系了好朋友王逢陈❤️。
她既是当下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时装设计师之一,Rihanna、Beyonce、易烊千玺、Lisa……一众中外明星都演绎过她的设计;她也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为冬奥会会旗护旗手们设计了服装。




从“在伦敦开创品牌的华人设计师”到“将中国时尚带上奥运舞台”,王逢陈,可谓风头无两。

🔼   点击视频,一起去Feng的工作室  🔼
从Feng的第一季起,先锋、解构的概念设计就贯穿其中,她用「摩登未来、多元化、及真实性」来形容自己的品牌,在这其中又有她对她生活轨迹的记录和积累、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和西方时装的研究,所以我形容她的品牌风格是中国式的解构主义。

她的履历足够精彩,也足够被人称作“华人之光”👇每每有时尚号介绍Feng,这些一定会被反反复复地说道。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样样出色的水平🤩。



Feng是RCA(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有史以来的首位来自中国的男装设计师


在2015年毕业2个月之后就入选了纽约时装周Vfiles大秀(VFiles也被业界视为纽约最受瞩目的“新锐设计师孵化器”)


并且还凭借自己的毕业设计系列入围了2016年的LVMH青年设计师大奖赛半决赛



Feng的RCA毕业照

依旧放在办公室里瞩目的位置




2017,首次在纽约男装周展示了第一个独立T台秀,把中国设计和重新定义的「Made in China」带到了世界面前。用互联网话术来说就是,短短两三年,Feng就从应届生摇身一变成了独角兽企业的“小老板”。

在伦敦时装周发布的2022秋冬系列作品,即使她本人不在现场,但呈现效果丝毫不打折扣。
但这些都不如她最新的作品来的精彩,今年的北京冬奥会,她为冬奥会会旗护旗手们设计了全套制服,这要是我,大概可以放在简历第一行,红字加粗,炫耀一辈子。于是,我立马约好时间,迫不及待地杀进她的studio,请她把筹备冬奥工作前前后后一年中,那些未被讲述的幕后故事,都讲给我们听。😍






Feng在伦敦和上海都有工作室(果然是女企业家的排场!🤩),上海的工作室base在市中心的一个创意园区里。我们来拜访的这天,刚是她2022秋冬系列男装在伦敦男装周发布不久,样衣因为还没寄回到国内,所以看起来还算干净整洁,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刚奋战完时装周的“战后废墟”的样子(愿望落空?不存在的!)。



但Studio里几乎所有的角落都被填满,白坯、样衣、辅料、过往的作品、各种启发每个系列的moodboard、缝纫机、操作台、展示架、人台,走下一圈,基本上对一个标准的设计流程有所了解。






而Feng几乎每一个Studio Day都会在办公室待到三更半夜🌛,不同的系列和联名让她每天都有极大的工作量。毕竟光是怎么把自己的标志性的设计元素、经典的时装元素不断演变,融合进每一季的新设计里,就是一项重要的、复杂的课题,《关于重复设计但绝不会审美疲劳的艺术》。




所以那些打版山寨疯狂抄袭,只卖几十的“同款”是无法和设计师在每一件独一无二的单品背后投入的面料、研发、设计、构思成本相提并论的。



联名也是Feng职业生涯很重要的一环,和Converse、Nike、Jordan、UGG、Levi’s、Pepsi都有过很精彩的合作,她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解构品牌的经典单品,尊称一声“联名天后”不为过吧?



Feng Chen Wang和意大利规模最大的摩托车品牌Piaggio的联名也是我意想不到的。或者你不了解Piaggio,但你一定知道Vespa,第一辆Vespa便是由Piaggio制造的,就是《罗马假日》里赫本坐的那个车。

Feng Chen Wang x Piaggio
近期一些的联名单品都放在一进门就能看到的展厅的博古架上,现代的设计和古董家具的奇妙碰撞也是贯穿在她的工作室之中。

甚至会议室所有椅子都是四处收来的,像八九十年代,街边茶馆、小店爱用的那种。一眼感觉这个椅子上很适合坐一个,穿着背心配大裤衩,摇着蒲扇的老头儿。




进门的区域作为工作室“最整洁”的地方,除了作为最新产品的showroom之外,还兼具会议室的功能。靠窗摆满了和冬奥设计、2022秋冬系列设计相关的moodboard,大量的冬奥相关的moodboard排了有三大块板子,很难不引起人的注意。





极其罕见的“顶配版”瓷器冰墩墩和雪容融、生锈的铁皮饼干盒、Supreme的铆钉choker图案的瓷瓶,还有一系列的精致的古董鼻烟壶,以及知名艺术家的独家作品齐聚一堂。




☎️KONGTACTS:

是什么样的契机,开始接手冬奥开幕式服装设计的任务?

🎙️Feng:

因为张艺谋导演他有很多新的创意和想法,想要邀请新的血液和一些年轻的时装设计师来参与这次的冬奥会,所以找到了我们。

接手了设计工作之后,就是大量的资料整理、研究、学习的繁重工作:从历届冬奥开幕式的服装、中国运动员参与冬奥会的着装,到中国建筑、奥运场馆,再到传统图案、纹样的选择,都是极大的工作量。

光是设计和印花的图样的草稿,就画过几百版,定稿的最终版也是集合了过往无数版的精华。用到的每一个元素都要非常深度、精致地去了解和研究背后的寓意,需要这些元素在最终的呈现上都是make sense的,细致到纽扣运用的材质也是和中国文化息息相关的汉白玉。

在板上还可以看到奥委会很细致的反馈意见、纸和胶带做的“样衣”,还有胶印、绣花该在什么位置,都精确到了0.2cm。


☎️KONGTACTS:
从设计到最后成品,一共花了多久?
🎙️Feng:
一整年,但他们和科技相关的项目做了整整三年。
整整一年,Feng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也不能和身边的人分享🚫,加上每周、每月都要去北京开会,同时还要进行自己的系列发布准备,身心压力不言而喻。甚至只睡2小时就要起床赶高铁的日子也不在少数,胃绞痛只能躺在车厢连接处休息,到了北京再拖着身体去开会。



从夏天到冬天,不能去北京开会的时候,也要线上连线开会讲解目前的进度,跟进运动员试衣的情况,进度是一点也不敢落下。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大导演一定很难搞,一定会给出各种难以实现的建议,但Feng说张艺谋导演给的建议都是很大方向的,给了她足够大的空间。但最令人向往的,还是Feng口中的张艺谋工作室,在森林中,有山有水,听着就很适合创作。

🎙️Feng:
我们都快冻死了,我们只是花了几个小时在体验,但真正的运动员是成天成天地在这种寒冷的天气里训练,才是更不容易。


🎙️Feng:
一开始他们也都不理解为什么衣服要穿得内长外短,但后来依然接受并爱上了这样的造型,他们真的是很给力的。我觉得国家是最牛的,包括所有的运动员、张导、组委会,没有他们的包容和信任,可能这次的机会根本轮不到我们年轻一代的时装设计师。

🎙️Feng:
这个是我们最后一次大会,类似是动员大会、誓师大会,每一个人都要发言。


奥运会这样的场合,任何一点点小的失误都会被历史记住,所以其实压根就没有“小失误”这一说,就像2014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式的失误,虽然在闭幕式挽救了回来,但不得不说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不留还是别留的好。

🎙️Feng:
蔡国强是我的偶像,每次开会都在一起,只有他和我全程都在讲福建腔,虽然以前不认识,但一下就觉得非常亲切。

🎙️Feng:
和张艺谋导演一起工作一定是快乐和压力并存的,所有人都是,过程一定是痛苦的,因为他要求非常高,每次开会都到深夜一两点,很夸张。但他很真实,也很nice,从没看过他发火,这个是让所有人对他产生敬意的,他最常说的就是“你们可以的!你们做给我看好吧!”

作为冬奥会的亲历者,Feng对于“奥运精神”有自己的理解:

这也让我想起Kongcept曾在北京冬奥特辑里提及的一部我们都爱的电影“飞鹰艾迪”,里面的著名台词:


同样,对于设计,从来都不是商业卖得好的设计才能被称为好设计。许多了不起的设计在创作时或许根本并不是为了满足销售单上的数字,但却影响了许多人,甚至文化与时代。

 

 接下来 
 你还想看到谁出现在KONGTACTS?
 留言告诉我~




策 划:Mia Kong
编 辑:Sawa




KONGTACTS
看中国设计师系列专题

“中国纪录”|RUI ZHOU

Yoon Ahn|这个风口浪尖上的亚洲女人,凭什么屡创爆款?

#Mia in the House#

看时髦人士的家

Vol.2|突袭CFDA华人设计师Haoran的狠货衣橱


KONGCEPT

看时尚以及流行文化专题

KONGCEPT|NO.105|比真人秀好看的,是Fashion Show?

#千禧电波#

看千禧年初的流行文化和时尚偶像


只有美不够野,谁好意思做霹雳娇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iaKong”(ID:MiaKongMiaKo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