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回家吧,回到原始的美好

空间|回家吧,回到原始的美好

现代社会,有人拼尽全力挤住进摩天大楼,有人则选择在丛林造屋。

瑞典斯德哥尔摩一家名为Ulf Mejergren(简称UMA)的建筑事务所,近几年致力于用各种可以随意捡来的东西搭成一间原始小屋。

◎UMA杉树小屋

今年圣诞节可以看看他们的杉树屋,它由高加索冷杉的树枝搭成,这是一种每年都可以在垃圾回收站大量发现的独特物品——圣诞树。

在古早的北欧,人们认为云杉和冷杉树枝可以驱鬼避邪,因为鬼魂们是「光着脚丫」的,而云杉针叶会刺痛它们。

躺在这样的杉树屋里,可以过个氛围十足的圣诞节,虽看起来飘摇,却在另一个方向给予了安全感。

「原始小屋」最早的概念由Marc-Antoine Laugier1750年在他的《论建筑》(Essay on Architecture)中提出,探讨了可以构成建筑最基本的材料。原始人十分依赖原始环境,原始小屋的建筑材料必须是容易获得、丰富并易于搭建的。

而UMA的原始小屋,则是受瑞典传统「雪灯笼」启发,那是用雪球堆成的一座空心小丘,并在其中放置茶灯使其发光,建筑师Ulf Mejergren在带着孩子制作雪灯笼的时候心想,这雪灯笼没准可以放大成一个小屋,人们可以坐在里面躲避风雨。

◎UMA雪球小屋

他们选择温度在2到3摄氏度之间的环境建造这座小屋,较冷的条件可以防止雪球互相粘连。

但到了晚上,内部放置的灯使其变得温暖了一些,他们意外发现内部雪球结构因为融化了一点变得更加紧密,于是在底部轻轻移去一些雪球建立一个入口,也变得更加容易。

最终雪球屋可以容纳一个孩童蜷缩其中,并可通过雪球间透光的缝隙观察外部环境。看起来,小朋友在里面也可选择将门口的雪球重新堆起来「关门」。

◎到了晚上,雪球小屋散发着温馨光芒

雪球屋之后,UMA便停不下来,开始试探各种原始小屋的可能性,它的关键点在于——必须是由当下环境随手可得的材料建成。

在UMA官网可以看到他们每个项目的计划与成果。

如果杉树屋不够你的需求,还可看看去年临近圣诞节的时候,他们用成千上万块姜饼做成的真的姜饼屋。UMA购买了大量完全相同的预制饼干,用一根切割的旧花园软管作为框架,创建了两个相互倾斜倚靠的大圆盘,它们由顶及底形成一个逐渐变宽的空间,让自身变成小屋的墙壁兼屋顶。

◎UMA姜饼小屋

◎姜饼小屋过程制作示意图

在这个过程中姜饼屋还经历了因潮湿和动物啃咬因素导致的三番两次坍塌,不过团队依然坚持将它完成,因为大家都知道,原始小屋是一场值得完成的冒险。

除此之外还有可以举办音乐会的树底屋、蒲公英小屋、气球小屋、面包小屋、灌木小屋等,每一座都有着奇特造型与结构,像是童话中才会遇到的小屋。

◎在树底屋中举办音乐会

◎UMA原始小屋系列

这让人想起在中国也曾有一位叫张素英的女人,用捡来的废弃建筑材料在甘肃小村建了一座自己城堡的故事。

那是一座脱离现代工业的房子,大小不尽相同的一砖一瓦堆砌出饶有棱角的结构,造型奇特。

曾有人专门去拜访她,「她用碎石将大石块垫平,用砖头把碎石块敲紧,倒入稀泥填充缝隙,又用手把稀泥抹平,让石块黏在一起。」那篇报道如此记录。

◎张素英的「城堡」

据采访者说,那是个潇洒的女人,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会给别人任何回应。

后来这承载很多人好奇与喜爱的城堡被人推平了,村里人说她曾在被推平的废墟前哭泣,后来她也消失了。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重读关于张素英城堡的报道。

小编心想,原始小屋虽指用原始人的方式,利用环境里触手可及的材料建造自己的房子,但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一个原始需求,我们需要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空间来抵御危机,没有它,我们都是随处飘摇的人,随时可能消失。

这大概也是UMA原始小屋一出现,就能让人激动的原因。




往期回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久拾90collect”(ID:gh_f8a5a535d1b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