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克雷兹 (Christian Kerez) 通过他对空间结构可能性的研究,探索出生发出不同空间状态的空间构想。他于1962 年出生于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但很快随家人移居瑞士,并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学习建筑学。毕业后,他并没有立即将事业重心放在建筑领域,而是更喜欢建筑摄影。在摄影及观察的过程中,他对大型基础设施、发电厂、国防建筑和掩体产生了兴趣。他自己承认,他在这些巨型人造物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惊人的非人尺度,它们象征着对日常生活经验、技术需求、障碍和强加条件的概念进行研究的结果。这是一种不同的建筑方式,与学校教授的艺术史方法相去甚远。在这段经历之后,他重新回到建筑领域,从 1991 年到 1993 年在鲁道夫·丰塔纳 (Rudolph Fontana) 的办公室工作,并于 1993 年在瑞士苏黎世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玩转立体空间,尝试突破结构极限和技术知识是他项目中最流行的主题,总结一句话:建筑灵感来自于结构实验。
✸ 在克雷兹的项目中,传统空间的概念不断受到挑战,在他看来,空间的边界不仅是一种体验的限定边界,边界本身应被视为体验的一部分,克里斯蒂安·克雷兹的每个项目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空间特定边界属性的研究。即结构留下的空隙是它的重要意义的一部分,结构不仅仅是支撑物。除了建筑空间的功能和自身属性之外,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而言,一个典型的空间或空间边界如何能够被巧妙定义以适应长时间段的需求?克雷兹的一个可能答案是建造一个通用空间。在克雷兹郑州的中国银行项目中,建筑物的结构由建筑物外部直径为 20 厘米的细柱构成,使其从各个方面都保持自由,这样计划就可以根据需要完全自由地改变。 在最终的概念中,柱子已部分集成在建筑物内部,无论如何都留下了最高的自由度和无等级差空间(功能核心除外)。
Christian Kerez, Leutschenbach School, Zurich, Switzerland, 2009
Christian Kerez - House With One Wall
Christian Kerez – Ultra Highrise Project, Zhengzhou, China, 2014
✸ 但在布鲁塞尔的 VRT 广播电视中心项目中,他进一步推动了这些想法。克雷兹将装饰品的研究完全分开,将精力集中在内部和外部空间的设计上,以实现立体的灵活性,实现了一个甚至核心都可以改变的空间。在这个解决方案之后,他在苏黎世瑞士再保险大楼的设计中再次重塑自己,将楼梯的块体同时视为空间的穿孔和结构。进而使得楼梯成为建筑空间的重要元素,而非单一的交通元素。Christian Kerez – Swiss Re Building Project, Zurich, Switzerland, 2014
✸ 空间中的完全自由和非等级制度使克雷兹的作品成为我们所谓的空间积极性与空间无等级状态的宣言,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项目中没有任何矫揉造作,而是一开始就通过精准的元素控制去达成一种释放化的自由空间,结果当然是一个令人惊喜的、一个建筑领域的创新,它与观察者玩双重游戏:乍一看,我们以为他的建筑是一个纯粹几何的拼贴,就像一件精美雕琢的珠宝,但在我们意识到其独特性之后,我们才发现其是一位具有无限好奇心和思想开放性的无拘无束的思想家的智力成果,他的创造是基于几乎没人可以成功尝试的方向上进行的成功尝试,并且仍然有很多启发性思考激励着其他建筑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arukoStudio”作者:Maruko Lin(ID:Maruko_Aim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