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冬奥

科技赋能冬奥


正文字数:共2993字
图片总数:共26张

不同于以往以人力为主的服务方式,“智慧化”将成为本届冬奥会场馆最大的亮点。本届冬奥会,场馆赛时将开启智慧化运行,呈现一系列智慧化应用。上百台机器人将上岗服务承担起疫情防控和服务的重任,提供巡游、送餐、导引、消杀、清废等服务。在北京冬奥会测试赛和前不久举办的冬奥“赛时一天”综合演练中,防疫机器人、引导机器人、递送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炒菜机器人、送餐机器人、AI机器人等各类黑科技机器人接连亮相场馆,尽显冬奥“科技范儿”。

1

消毒机器人

雾化消毒机器人和UV紫外线消毒机器人被应用于冬奥会场馆的消杀工作。布科思雾化消毒机器人采用化学消毒的方式,一次能装16升消毒水,通过头顶上的四向喷头将液化出来的气物喷洒至空气中,一分钟消毒面积可达36平方米,单台机器人消毒面积最多可覆盖1000平方米以上,续航时间4-5小时,将被用于进行冬奥会场馆大场景的消杀工作。

UV紫外线消毒机器人通过紫外254纳米紫外线波长的光波对区域进行消毒,消杀效果非常彻底,将被应用于冬奥会场馆核心区域进行小场景消杀工作。


据悉,消毒机器人因每天只需提前加好消毒液,到设定时间自己就可以启动执行消杀任务的便利易操作特性而受得到组委会青睐。

2

测温机器人

“体温贴”是一款内置北京芯的“刷芯无线电子体温计”,是一款专门针对连续体温检测的医疗电子设备。“体温贴”可以和手机上的APP绑定,将检测到的体温数据远程、实时上报给数据后台,通过前段智能体温计搭配体温检测管理系统,可以起到实时的检测工作人员体温的效果,远程的监控系统,每3秒采集一次体温数据,一旦超过37.3℃,系统就会自动报警,以短信的方式通知防疫管理人员

除此之外,刷新智能还针对冬奥会场馆的运行需要,定制开发了考勤出入、人员定位等功能,不仅能记录相关人员的行动路线,掌握体温异常者的接触人群,做到防疫信息快速掌握,还能进准抓取疫情传播途径。

这就像为场馆疫情防控装上了“千里眼”,可精准、快速、实时锁定体温异常的人群。

3

多验合一智能终端设备

这个类似超市自主收银机的机器人其实是声智科技研发的多验合一智能终端设备,在冬奥会竞赛场馆和所有涉奥酒店均有配备此设备。



工作人员只需对着门口的终端设备扫描一张二维码即防疫卡片后,本人的身份信息、健康检测状态、健康报状态、疫苗接种、行程码、核酸检测结果、疫苗接种信息等多种个人信息就会显示在设备终端上,整个方案多验合一,最多2秒,即可实现快速通行。在冬奥会场馆,多验合一智能终端设备将采用前段哨点刷码搭配相关管理系统。

在后台显示屏上开展远程、实时、全域性检测,能够实时监控所有的涉奥人员的行踪轨迹,发现异常将进行提示和报警。

4

巡控机器人

户内外通用无人巡控机器人青翼蝠mini此次也得以入选冬奥会场馆负责人场馆内主要进场区域日常巡视工作。


防疫小精灵青翼蝠mini实现了可移动的公共空间巡控、防火门检测和实时视觉检测,同时还具备口罩检测预警、热红外测温和循环宣讲功能。通过巡检工作,青翼蝠mini可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戴好口罩防疫防护工作。在青翼蝠mini的头部还装有全自动感应喷头,在需要的时候,工作人员也可到小白机器人跟前汲取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


5

物流机器人

除了防疫工作之外,在冬奥会的准备和进行中物资的运送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物品运送更加高效,同时也为了减少人员接触,冬奥会组委会针对不同的物品运送场景选取了几个不同类型的智能物流机器人。



在冬奥会场馆闭环内外两层铁马之间4米的缓冲区,京东物流的室外智能物流机器人承担起运送大件物品,保障闭环内人员所需物资的职责。据了解,室外智能物流机器人承重能力在30-300kg,可实现无人接触式的单项终端配送,可以自由移动、自主避障、自动回充,还可以智能规划路径,工作人员只需要将他们想要交付的货物放在物流机器人的顶部,机器人就会运送到交付站并根据预设的路线卸载货物,这将极大减少人员接触。

针对小件的、不是非常着急的物品,无接触智能配送柜很好的解了“最后一公里”无接触配送问题。京东物流的无接触智能配送柜在冬奥会场馆中连接起闭环内外,智能配送柜双面柜可以从外存从内取,实现了存件、取件的双向操作。同时,智能双面柜还可实现智能存件、智能取件、远程监控、信息发布等功能,最大程度降低了存件人、取件人的直接接触。


在媒体中心,无接触式传递机器人也将被应用于解决信息资料的递送问题。无接触式传递机器人在减少媒体人员流动的同时确保将媒体所有需要的信息资料送达各个媒体区域

6

清洁机器人

除了防疫和物流问题,卫生清洁、导览翻译等各类服务问题机器人也都有参与。

消毒清洁机器人在冬奥会场馆中负责场馆观众区、媒体工作区、工作人员区、运动员区、比赛大厅等各个大面积公共区域的清扫消毒工作。据了解,冬奥会场馆内应用的此款清洁机器人集空间消毒、洗地吸干、推尘、除菌、降灰于一体,将超声波消毒液雾化喷洒系统与湿拖地面清洁功能高效融合,同时还具有自动充电和维护、自动避障功能,其续航能力也非常强悍,可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在指定区域开展清扫工作,同时也可在大流量人群区域中长时间连续工作。

智能接待服务机器人豹小秘则被安排在北京冬奥村进行“上岗就业”,负责为各国运动员提供智能服务。豹小秘具备室内定位、路径规划、行人及路障避障、感知电梯拥挤程度等多种功能,能适应地毯、地砖、光滑石面等复杂室内地形。同时,豹小秘还可以通过头部前方1200像素摄像头进行人体检测,在最远距离10米范围内识别到用户时,触发播报招揽语主动问候。当用户走进,人机距离1.5米时,机器人被唤醒,可以进行人机交互。

7

咖啡机器人

智能咖啡设备(大白机器人)也被安置于媒体中心提供服务。猎户星空的智能咖啡设备其实是一个双臂协作机器人。据了解,大白机器人由两条六轴协作式机械臂组成,左右机械臂可以同时开工,能精准执行各种不同的动作。可完成取豆、称重、取水、上水、冲泡等一系列咖啡制作工艺。大白机器人复刻了大师级手冲咖啡的流程,能像咖啡大师一样在进行拉花工艺展示的同时保证每一杯都能达到最好效果。只需4分钟,冲咖啡“大师”大白机器人就可制作一杯醇香的咖啡


冬奥期间,咖啡机器人将主要用于服务媒体和大家庭等客户。通过这种机器人的操作,在减少人与人之间交互的同时,也能降低疫情传染的风险。
除了智能咖啡设备,在主媒体中心多个区域还配置了智能调酒设备、冰淇淋机等多种智能设备以提供精彩的服务。

8

冰壶机器人

哈工大牵头研制的冰壶机器人,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可以弥补冰壶战术分析手段的不足,辅助运动员进行训练,为我国“科技冬奥”计划提供重要保障。






自动夹取、释放冰壶、准确击中目标。哈工大计算学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冰壶机器人做着最后的调试工作。这台冰壶机器人就将在北京冬奥会亮相,不仅在冰壶比赛期间进行表演,还将在群众体验场与观众进行互动。
悉,借助哈尔滨冰壶运动基础好的优势,从2019年起,哈工大计算学部就联合乐聚机器人、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省体科所等体育和人工智能专业队伍,组成20多人的研发团队构思和设计一款能够与人协作,共同完成冰壶比赛的机器人。



素材来源: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网站
新华社官网

版权说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
          
编辑EDITOR陈惠琳
审核REVIEWER胡世海
          
电话PHONE13871056452
邮箱E-MAIL2028621@qq.com

Join us|扫描二维码关注



Information and Interaction Desig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所”(ID:gh_c1cd7847b23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