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化茧成蝶”
三镇交界地带,设计如何激发区域活力
项目位于九新公路以西,莘砖公路以南,属于临港松江科技城西片区,地处新桥镇、九亭镇、洞泾镇三镇交界处,紧邻G60沪昆高速公路和G60科创云廊,总用地面积约1100亩。建成后将辐射周边三镇,形成一处驱动城市发展的产业集聚、形象创新与文化共生的综合性城市新片区。
城市设计以南侧商办地块为首,以基地中部公共空间为脊串联南北,以多个研发组团为翼,共同构建产业蝶变生态,形成“科创研发+场景应用+平台赋能”于一体的数字经济创新型产业集群。
一方面,设计在南部商办地块放置一座醒目而富有韵律感的地标建筑,四栋塔楼融为一体的形态产生“蝶”的联想,与科创云廊遥相呼应。
另一方面,以北部科创研发组团为翼,塑造“高活力、小尺度、大场景”的共享空间载体,赋能产业链搭建,促进企业迭代。打造“生态、共享、科技、活力”的科技孵化产业园区。从空间形态到产业布局,实现产城融合,成为松江新城的新发展动力。
从科创地块鸟瞰商办地块 ©FTA
设计思考
01
地标为“眼”,产业为“翼”
共同营造高识别度的建筑形象
面对科创云廊大尺度的连廊造型,“G60科创之眼”如何在城市空间形象的塑造上与之呼应?在城市设计竞赛进入第三阶段时,设计组聆听了来自区委、区政府将该片区整体方案升级为“科创蝶变”的设计理念和产业导向,激发了设计团队的创作热情,将设计理念与建筑形象融汇贯通,设计出简洁、轻盈、线条流畅的建筑塔楼,同时实现了与周边G60科创云廊的屋顶 “科技云”的和谐统一,既有科技感,又体现了艺术性。
建筑形体的尺度及造型在G60高速的安全车速下将被毫不费力地辨认,同时随着车辆的行进,可以体现出不同层次的形体变化,像蝴蝶一样充满动感,彰显活力,寓意科技产业的化茧成蝶,生生不息。
同时,在建筑主入口、室内主中庭及空中圆形连廊等不同建筑场景中,“科创之眼”的意向被层层展开,赋予科创建筑独特的浪漫气质。
本文由孚提埃FTA投稿
微信公众号:匠山行记
-投稿咨询/媒体事务-
微信:blunt521
邮箱:jiangshanxingji@163.co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匠山行记”(ID:gh_d836161f0f5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