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2021年,广州设计周顺应时势,联合图森高端定制家居,携手墨西哥、荷兰、以色列等全球20多个国家驻广州总领事馆、国际绿色组织共同启动——可持续发展设计实践计划,以设计策展、设计竞赛、会议论坛、工作坊等不同形式的内容板块构建年度运营体系。
作为“可持续发展设计实践计划”重要实践项目之一,7月28日,2022可持续发展设计奖首次线下论坛活动于杭州完美落幕,400+先锋设计者、艺术家、媒体朋友们在此汇聚,以“森生不息”为名,以国际视野与可持续发展视野,共同打造一场关于可持续设计的推广活动。
共话绿色理念、共谋绿色发展。在本次活动中,感谢日本设计小站对出席本次活动的主旨演讲嘉宾们进行了可持续话题的专访。本期的深度采访嘉宾是法国 VP 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中国区总经理—宋国鸿先生,让我们一起倾听他对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思考。
01.
深度专访 × 宋国鸿
宋国鸿
法国 VP 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中国区总经理
-
日本设计小站:
您觉得在双碳减排的国家战略下,在城市和人居的可持续发展领域,建筑师应当如何为消费者搭建环保的生活方式,去传达可持续发展设计的理念?
宋国鸿:
追求生活品质,给家庭营造更好的生活氛围,其实是我们每个老百姓的理想生活。
原先我在欧洲上学时候的老师,以及我现在公司的领导们都是建筑领域的泰斗,他们一直在传播一个理念:怎么能够把建筑做得舒服。无论是住宅也好,公共建筑也罢,怎么通过设计把我们的想法、生活的经历和阅历去营造环境服务于人。
作为设计师来讲,我们不是去创造设计,而是把自己的生活经历、阅历,融入到图纸里面,然后通过我们的设计把它们变成现实,这也是在营造生活场景。而这种生活场景,一方面解决人的基本需求,另外一方面引导我们的生活方式。
还有一个理念是:在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把一个事情做到最好。我们在巴黎会展中心的屋顶上居然做了很多菜园,而这个目的是为了给周边居民提供能够种菜的环境,我们把屋顶做成了绿化空间。
*巴黎宝格丽酒店
另外,在巴黎寸土寸金的区域中,有一个超高层项目,圣戈班大厦,建筑师做了一个每层都有的垂直花园。在最核心的地段为什么要通过这种设计来做些花园,单纯为了引入绿色、引入自然光线和自然环境?其实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让人们在钢筋混凝土世界里找到一片净土,在这种环境里营造氛围。
我们建筑师都是造梦师,通过我们的设计,把空间、理念,和我们原本应有的东西还给人。
-
日本设计小站:
您认为可持续设计是否存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国外又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经验可以供大家借鉴?
宋国鸿:
国外来说,一方面,国外对绿色生态这方面的研究时间较长,起步也较早。另一方面,在设计师层面,欧洲的节奏跟国内节奏也不一样,他们的周期较长,所以这些工程技术人员相对也非常专业。除了建筑以外,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个非常强大、成熟的系统。
另外还有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行规,以及建筑师协会等等。此外,每年还会有一些新的规定出台。这些规定是全行业都在执行,而不是说个别建筑师,或者是某一个区域的部分人来落实政策。它是一个全社会的行为准则。
在那里,所有设计的整个管理过程是非常生态的。这主要得益于他们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整个社会状态较稳定,且节奏较慢。
这跟中国速度比起来,我自己最大的感受是:国内的项目时间十分有限。比如我们做28万平方米的海口的免税城,它从开始设计到最后竣工,历时三年多;而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从中标到最后交标,也是三年半的时间,但项目却几近150万平方米。也就是说,从20万平方米到150万平方米,它们花费的时间居然是一样的,这样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而速度快,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前期预判很多问题,也就是说,不能像在欧洲一样,我做一个设计能有足够长的时间去思考、去和各个专业顾问公司进行沟通和研究。在国内,我们很少有足够充裕的时间去研究每个课题。
不过,这样的中国特色也带来另一个好处,就是一旦做了决定,大家执行力都非常强。前期设计阶段,在大方向定完以后,我们拥有足够强大的技术支持,这令我们那些想法能够实现。而这些在欧洲是未必做得到的。
基于上述的中国特色,我们在完成一个项目后立刻总结,再把这些经验教训马上用到下一个项。比方杭州大会展,也是我们在做的,而创建这个会展的很多经验是从深圳会展得到的。
-
日本设计小站:
那像刚刚我们一直在聊,“绿色建筑”和“建筑可持续”在全世界都是风潮。您对于这种风潮的观点是什么,您认为自己的建筑可以被归入这两个类别吗?
宋国鸿:
从大家意识到环境问题,意识到要节能减排,应该是十几年前。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历史责任。
如果说以前只是一个口号,需要大家不停去演讲宣传关于如何通过设计把节能减排理念融入到实际项目和实际过程中,那么现在就是大家开始落到实处了。
一方面我们应该实实在在地完成这项历史责任,另一方面是,我们在设计初期就该做一些选项,量体裁衣,并非每个项目都需要花很大的代价。比如说国外的评级LEED,Gold,还是Silver,并非每个项目都需要去申请。
我们可以有所选择,对客户、业主,包括每个项目、量体有针对性地去做一些东西。比如在杭州会展上有一个很大的穹顶,我们大胆尝试把那上面全用光伏。
-
日本设计小站:
最后问您一个问题,从年轻设计师,到行业领袖,您见证过无数设计大赛和奖项,相较而言您是如何看待广州设计周联合图森推出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实践计划,去发掘运用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设计师,以及鼓励设计师在相关设计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设计实践?
宋国鸿:
我觉得推广这个设计理念,是非常难做的一个工作。这个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通过这个活动把我们的设计理念、做的建筑变得让更多人能看得懂、听得明白。与此同时,这个平台也让我们有机会跟许多行业内外的人坐在一起,共同分享一些我们对行业的认知,以及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生态节能方面。我们一起共享自己的经验,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城市花园
感谢宋国鸿先生的分享,他与我们分享了他心中关于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理解,也分享了他们团队在作品中是如何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以及是如何践行可持续绿色发展设计理念的。他们大胆思考,坚决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坚持将可持续设计贯彻到现代建筑美学中。不仅如此,他们还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已然称为行业内主动践行节能减排设计的先锋者。
*点击图片查看宋国鸿先生演讲实录
广计周
点击立即购票
直通2022广州设计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广州设计周”(ID:GZ_DesignWeek)。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