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绿建筑”背后的故事!

看“绿建筑”背后的故事!


各种各样的污染是一个重大的全球性问题,污染存在的有害物质和气体等不断损害着我们和环境的健康。建筑工程项目类型表现出一种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投入也在逐渐的扩大。







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做好施工管理和控制,就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阻碍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01
建筑污染



冬季下的城市


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



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3%。


不同的建筑的堆积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达24亿吨左右,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世界银行预计,到2030年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70%的减排潜力在建筑节能方面。这意味着,建筑的节能减排成为未来的大趋势。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子以及其他建筑本身和雾霾没有直接关系,但其建造的过程和之后的装修维护等施工对空气的有极大的污染。



雾霾下的城市


多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逐年提升,城市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不仅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也严重污染着空气

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夜间的工业厂房和烟囱


大量的建筑扬尘在短时间内进入城市大气环境中,以致大气颗粒物的浓度急剧增高,就很容易造成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在很多的大城市都受到雾霾的影响。



雾霾下的上海


因为要生产建筑的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污染气体,没有经过多少的处理,直接就排放到了城市当中。



有白烟的管道 城市燃气锅炉房的管道 
在人类创建新建筑的时候,有一些地区没有很好的处理建筑废材,直接丢入到海洋中,导致海洋中的生物因为建筑废材被迫害。



被建筑废绳所缠绕的海豹


我国的建筑垃圾大多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然而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



混凝土和石材建筑废料

如建筑垃圾废石膏中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为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


废纸板废木材在厌氧条件下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挥发性有机酸,这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就会污染大气。





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又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造成对空气的二次污染。



城市光影污染
建筑物外墙面产生的光污染容易引发意外和交通事故,太阳直射室外建筑物的玻璃幕墙时,太阳光辉被反射到附近的居民楼里增加室内的温度有些玻璃幕墙呈弧形。




对人身体的危害,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亮污染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们,人们总是出其不意的遭到建筑物外墙面产生的反射光线的突然袭击。


通过玻璃反射到另外的玻璃,一层接着一层,就像下面这个图一样,到处都是玻璃,容易形成光污染。



广州珠江新城城市天际线
其视网膜和虹膜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视力会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升高,还可以使人血压升高,心悸燥热头昏眼花,更有甚者还会导致失眠、食欲不振、身体乏力等。






02
改善措施



污水处理厂净化
(1)重新利用建筑物,而不是建造新的。与建造新建筑相比,翻新和再利用项目通常节省50%至75%的具体碳排放。

2)指定低碳混凝土混合物。通过使用粉煤灰、矿渣、煅烧粘土,甚至在可行的情况下使用低强度混凝土来设计低碳混凝土混合物。

(3)限制碳密集型材料。对于铝、塑料和泡沫绝缘等高碳足迹产品,精心使用。






(4)选择低碳替代品。想想可能性。如果你可以用木结构来代替钢铁和混凝土,或者用木质墙板来代替乙烯基可以减少项目中的碳。
(5)选择碳螯合材料、使用高回收含量的材料、使用更少的饰面材料、使用封存碳的农产品会对项目中的具体碳产生巨大影响。
(6结构效率最大化。因为大部分体现的碳都在结构中,所以要想办法达到最大的结构效率。使用最佳价值工程木材框架方法、高效结构型材和板材都是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最大限度减少材料使用的有效方法。






(7)尽量减少浪费。特别是在木结构住宅项目中,模块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


(8)利用仿生态系统让建筑可以自我调节,减少对能源的利用。



下面是一些案例和设计思想,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好的借鉴。

生态摩天大夏
利用生态塔双层幕墙有助于减少交通噪音,并提供封闭的阳台。此外,单元的自然交叉通风能够通过建筑物的中庭到达单元。



建筑物的形状不规则,因此在中心可以预留位置,用作居民的公共室外露台。露台被生物反应器管包围,生物反应器管生长负责生物燃料加工的藻类。在中间的部分空间可以做成休息室。

其中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更是生态高技术建筑的成功范例,被冠以“生态之塔”、“带有空中花园的能量搅拌器”的美称。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的方案是:大楼高190米,50层,平面呈三角形。标准层采用花瓣式平面,如同三叶花瓣夹着一支花茎。花瓣部分是办公空间,花茎部分为中空大厅。





中空大厅在起着自热通风作用的同时还为建筑内部创造了丰富的景观这三方面围绕中央筒的布置方式办公室两边的窗户可开可闭,结合自然对流与中央筒体的“烟筒效应”设计。


温室中的植物配置依据方位而变化:西向配置北美枫树,杉树;东向配置亚洲松树与竹子,南向配置地中海沿岸的橄榄树。

采用不同外墙开口,结合架空地板,加上风扇,吸音材料,过滤材料等简单材料与设施措施,形成能满足多功能的“可吸收外墙”从而使室内外空气,水分通过墙体上的穿孔得到交换,在平衡和调节温湿度的同时,过滤灰尘减少噪音。




03
绿色建筑设计师
让•努维尔


让•努维尔一生的建筑作品横跨五大洲,多达两百余个,然而每一个建筑项目都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且总能够精致地体现出光影玩味,并与周边环境的融洽平衡
 

位法国建筑师获得过几个重要的建筑设计奖项,例如2008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以及阿卡汗建筑奖


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他的很多关于怎么样减少建筑污染的方法。



上海卢湾区



上海卢湾区
这个是上海弄堂,在建筑的周围增加了很多绿植,既调节建筑环境气候,也可以达到美观的效果,让人看一眼,就想要进入居住的感觉。



上海卢湾区
 
全景天幕屋顶上海卢湾区
让日沐阳光,夜观星辰成为可能,既为街道提供遮护,又引入自然光线,让空间更为通透、独特。



阿布扎比卢


阿布扎比卢浮宫的建筑形制是遵循传统的阿拉伯穹顶结构建造的,穹顶用铝编织成类似蜂巢的孔隙结构



这种孔隙结构是为了适应岛上独特的气候特征而设计的。



一方面孔隙可以调节馆内气候,透过孔隙的光线进入展厅中,营造出独特的“光之雨”的视觉景观;一方面孔隙的形态又带有阿拉伯文化符号特征。到了晚上,透过孔隙还能看到星空。 



阿布扎比卢浮宫



阿布扎比卢浮宫
这栋建筑让水流入其中,而穹顶之下的展馆,展厅可以根据展览特征改变,而且把水作为元素引入馆中,在夏季的时候也可为室内降温节省能耗
威廉•麦唐纳
威廉•麦唐纳这位美国设计师得奖无数,包括美国环保局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可持续发展总统奖以及国家设计奖。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可持续性基地



分析图,NASA可持续基地


威廉•麦唐纳在密歇根设计了福特荣格货车厂,带有一种气力输送系统来减少输送工作,以及亚当•约瑟夫•刘易斯中心,用于环境研究,能为欧柏林大学产生30%的能源。



美国航天局可持续发展中心



Courtesy of William McDonough + Partners


他重新叙述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并且认为这种关系只能通过共生的态度来维持,强调工业必须保护并丰富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的新陈代谢。


概而言之,就是要创造一个“零废物”的社会经济体系。



William McDonough + Partners
杨经文
杨经文这位马来西亚建筑师的工作集中在可持续性结构上。他创立了“生物气候摩天大楼”概念,本质上讲,他利用周围的环境和植被去推动设计,而不是与它竞争。



他是国际著名建筑师、生态环境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是生态建筑的倡导者和生态建筑理论的创立者。


他认为一个真正生态持续性方案必须建立于生态环境学的基础之上,因为生态学是所有人类活动和建筑环境的共同空间。

 新加坡维多利亚街的国家图书馆
该建筑物的立视图设计是釆用独特遮阳叶片所组成。它除了能遮阳,总体上也回应了热带气候的形式,所采用的低能耗设计由被动式混合和全模式构成其中包括了绿色材料的使用,建筑能源实体分析建筑性能和空中庭院。



热带生态设计(EDITT )塔楼
生态响应包括垂直景观美化文化活动,使用植物从可见的街道向上螺旋而上,连接着并排的建筑物屋顶,并作为一个连续的生态系统,促进物种迁移,编发更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和更大稳 定性的生态系统。


该建筑的55.1 %水是釆用循环利 用及自给自足(通过收集雨水和污水再利用)。


此外该建筑物所排出的污水将会处理成肥料(别处使 用)或者生物气体燃料,而光伏提供更大的能量来 实现自给自足。




04
结语


未来设计师的目标是在遭受危险性污染的城市中创造干净的土地。比如设计可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并将其作为清洁空气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的塔楼.

或者采用与植物净化空气相同技术,设计规模更大的综合体或城市网络,以整体的城市出发。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我们在表现生态、可持续、绿色的主题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方式思考,比如是否可以通过设计,不仅仅只是降低建筑能耗,而是让建筑能够通过直接的经验来解决污染问题。



参考文章
[1]建筑施工污染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中国期刊网 (chinaqking.com)
[2]改善人类环境的建筑 - 搜索 (bing.com)
[3]设计物语 | 盘点为环境做出贡献的建筑设计方案 - 知乎 (zhihu.com)
[4]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减少碳排放?- 知乎 (zhihu.com)
[5]从消耗资源到生产资源:建筑的回收再利用-材料|再利用-专筑网 (iarch.cn)
[6]https://www.sohu.com/a/426289369_782221
[7]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932050
[8]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81217-49aea8a9.html

图源网络


编辑:匸㕕
责编:桉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匠山行记”(ID:gh_d836161f0f5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