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1950年生于四川江安,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版画专业。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重庆文史馆馆员、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曾任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在国内多地举办个展,并多次参加日本高知国际版画三年展、加拿大魁北克三河国际当代版画双年展、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等国际大展和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国版画作品展等国家级展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等30多家国内外美术馆公共收藏。
说明:
我和康宁同为四川美院教授,同是重庆文史馆馆员,他是我多年关注的版画家和版刻家(或可称木质雕刻家)。他长年持续、不断变化的创作,从不停留于艺术风格和艺术思路的样式化,而总是充满创作活力和艺术天分。我和康宁多年交往,相知日深。在我的感觉中,但的长相生性如鸿门宴中的樊哙,坦然直率,刚直不阿,有我非常敬佩的人格。曾在做活动时,他为我专门印画多幅,让大家抽奖,代我赠送给幸运的朋友们。恐怕少有著名艺术家能够如此大度。康宁真乃版画界之大方之家也。前前后后,我与康宁起码有五轮文字交集。撰文也好,对话也好,研讨也好,都很有意思。这次整理为同门微信公众号陆续发出,以期和美术界同道交流,同时也向康宁和康宁艺术的认同者、爱好者致以敬意!
王林
从自在世界到自由王国
对康宁的版画创作,我曾写过两篇评论,这是第三篇,如果加上“与版画家康宁对话”,共有四篇文章。这不独是因为康宁版画创作的持续性,而且总是有鲜活的变化与新颖的推进,更是因为康宁对中国版画历史与现状的了解,特别是他在四川美术学院长期从事版画教学并悉心研究其艺术语言与木刻技艺,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积累。可以说,康宁既是版画这门艺术学科的明白人,也是中国当代版画的创新者。
版画也者,之所以称为版画,首先是从版刻开始的。但以前看待版画,刻只是一个为了印出的过程,因为反刻正印,才能成画,画的结果总是印出来的。但对康宁而言,刻是版画的本性,比起印来说更为重要。为什么呢?因为绘画有油画、水墨画等等画种的区别,而版画不同寻常的特点则是:用不同木质材料和不同刻刀工具所从事的艺术创作一一可以直接刻出来作为版画,也可以在刻的过程中更多地预设印出来的结果。版画不仅仅是工匠艺人赚钱吃饭的手艺,更重要的是:艺术家之个人创造力如何在对木质材料和刻制过程的理解与体悟之中,得到充分的自我发挥并不断获得新的生长的可能性。
举两件作品为例。
康宁《自在之地》262x600cm 原木木刻 2022年
第一件作品是由18块桦木板直接雕刻的《自在之地》,我称之为版刻作品,是用来直接陈列的。由相当长度的原木木板组成,整个画幅气势恢宏,陈列起来有如璧画一般壮观。作品以植物形态为主,只有代表虎王和鹰王的动物形象隐蔽其中,暗示着自然界不可冒犯的主宰力量和神秘的决定权。生长的丛木和簇拥的花草,由艺术家自主性地放大了植物的强度。至于是什么树叶、什么花朵,艺术家并不看重写实题材的具体性。他在意的是画面的气势与格局、不无抽象的结构性和穿插叠加的层次感。然后是对刻刀运用的强调,以平口刀为主,辅以三角刀、圆口刀等等,在主动运刀时之于纵向桦木板材左右逢源,造就质感与肌理的丰富性和微妙感。此乃木刻刀法效果之集大成者,版画专业的学子们如能细心体会,一定会受益非浅。
康宁《汶川!汶川!》手稿
第二件作品是梨木雕刻印出的三联版画《汶川!汶川!》。虽然是主题性创作,但作者从构思开始,就不是在“救援”这个概念上做文章,而是想表达面临各种自然灾难、人为灾难时人生的绝望和生命的渴求,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悲悯与互助。版画作为人物画,往往以单个人或少数人为主,要刻画众多人物难度是很大的。康宁知难而进,首先考虑疏密关系和象征意义,中间一联以树为形象符号,用现代性、人工化特点和飞沙走石的混乱形成有力的对比,如纪念碑一般充满祭奠性。而左右两边的满幅刻画,人物相互重叠穿插,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在硬质梨木上刻出来的。形体相互交织的关系,互为层次同时又具有组合性的平面感,正是康宁钟情于中国写意绘画的创造性处理,在当代版画创作中独树一帜,值得观者注意。
康宁《自在之地》展览现场
艺术创作总是戴着镣铐跳舞,为的是能够改变既成与既定的创作思路,从对象性的必然王国走向艺术他的自由王国。可以说,康宁的版画艺术正走在王者的路上。
王林
2022年8月27日
为其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个人展览而作
近期展览
展览时间:2022年10月12日-11月15日
展览地点:四川美院美术馆8/9号展厅
开放时间:9:30-17:00
16:3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
参观费用:免费
友情提示:请关注四川美院美术馆公众号疫情期间参观须知,提前预约入馆观展。
四川美院美术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重庆同门艺术中心”(ID:gh_686d5e8c73f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