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设计企业如何实现区域深耕

勘察设计企业如何实现区域深耕

勘察设计企业实现区域深耕,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过程。笔者认为区域深耕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生成理论。通过开展充分的政策研究和市场研究,以政府和社会投资重点为突破点,以此初步锁定发展区域,结合当地政策情况和市场竞争格局寻求适合企业生根成长的市场机遇,进一步确定市场格局和发展定位,解决做什么、做到多大规模、怎么做的问题;接下来根据不同区域情况为不同的区域机构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项目、组织、人才、经营等方面为区域深耕提供全力支持。


理论为钥:以区域研究开启市场机遇大门

第一步开展政策研究。设计院业务对政策变化及政策导向的敏感度较高,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各地宏观政策环境、行业环境开展研究。其中需要重点关注五年规划。国家五年规划是政策导向的重要体现,也是量度中国步伐的显著路碑,各省市的五年规划和专项规划更是体现了区域的特点和发展重点。通过对五年规划和五年重大项目规划的充分挖掘,充分研究区域重大项目类型、数量和金额,来发现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导向,提炼出区域内近五年发展规划关注的重点是什么。比如对雄安新区投资情况开展研究,发现其整体以公建、央企总部迁移为主要投资点,基于此可以将整个投资的开发量摸排出大致轮廓。

第二步总结区域特点。区域投资的重大项目中一般会细分为三个类目,一是基础设施类,二是产业发展类,三是民生保障类,三种类型在不同区域里面的占比都不尽相同。每个区域的这几类占比不一样,设计院在每个区域深耕的侧重点就不一样,所以需围绕该区域描绘画像并聚焦。例如,有的城市要打造城市竞争力,在远景发展目标上要提质增效,那么可能催生一系列的新建需求;有的发展能级较低或历史悠久的城区,未来导向可能是围绕能级升级和改造,那么就催生了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等需求。

第三步锁定发展区域。结合设计院自身业务特长和区域特点,确定未来重点发展区域。

第四步确定市场格局和发展定位。结合当地政策情况和市场竞争格局寻找当地市场机遇,综合解决做什么,做到多大规模,怎么做的问题。

第五步制定发展策略。制定发展目标和策略,区域怎么做大做强要有相关的政策和机制配套。适合设计院发展的区域可能有很多,在整体战略制定之后还要配套专项的区域发展规划和具体的目标。

实践为足:以发展定位优化资源配置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充分了解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经营情况、专长领域、规模目标之后,设计企业应思考自身竞争力的来源。同时,对区域机构设置相应的年度目标,在充分对标营业收入、人才规模、技术能力、服务水平方面后设置相应的分项目标。另外,也需要总部支撑区域机构不断的创新,实现总部与分支机构的协同联动。区域深耕在实践中需把握拓展速度、资源配置、项目履约、机构管理、人才建设、数字化建设六个方面。

区域拓展下手要准,速度要快。更快更强地抢占市场先机对于企业拓展区域市场至关重要。设计企业需要与当地发展情况或规模类似的企业以及同行业企业、同区域分支机构开展对标工作,通过比较,才能确定区域机构要以什么样的速度前进。

资源配置要因地制宜,合理分配。企业应根据当地市场格局和发展定位配置资源。人才配置方面,需以区域机构发展为核心,围绕区域市场窗口期、政府投入、市场机会去培育发展属地化的设计团队,将总部能力延伸和投射到区域中去。在财力、物力等方面向区域机构倾斜,实现属地化规模化专业化,属地化区域机构要向属地企业迅速转变,逐渐能够在潜力区域形成多地域的总部。

项目履约要打造品牌,控制质量。区域机构管理关键要素是品牌,努力打造地方品牌项目,同时充分承揽当地各类项目,进一步拓展市场影响力。同时还要确保总部和区域有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做好品牌的动态管理。

区域机构管理在“理”不在“管”。国外品牌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如何能够在沿袭全球品牌优势的基础上,打造属地化本土化的中国区形象,难道只是因为简单的垂直管理吗?同样的,设计企业想要深耕区域市场,把外地市场做强、做大,其总部和区域机构并非简单的上下级管理关系,而是需要进一步理顺总部和区域机构各自承担的角色是什么,比如总部在品牌打造、标准化建设方面更加聚焦,需要指导区域机构将属地化做强,那么区域公司要在业务形态、属地优质人才、优质服务上逐渐打造地方品牌,树立本土声誉,同时两方在打造垂直营销团队和业务赋能方面进一步发力,发挥总部优势,实现异地联动,跨区域的业务团队支持。

区域机构人才建设要“外揽内养”。区域机构管理关键要素是属地的人才资源,区域的辐射的功能与区域属地设计团队建设要逐步建立起来。那么,如何将人才吸引到区域机构之下?这需要设计企业在充分对标当地人才市场的情况下,依托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属地化的优秀人才创造更大舞台,提供更丰厚的回报。同时,也需要设计企业充分挖潜内部人才,给予高度的资源倾斜。双管齐下才能实现人才属地化、企业规模化的双赢。

数字化需为区域拓展提供坚实的底座支撑。建立数字化平台能够为区域和总部在管控与业务方面的联动提供基础支撑,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数字化平台有助于实现项目管理数字化,实现业务联动数字化,跨时空跨部门实施协同,让业务突破时空和部门的局限;其次,数字化平台有助于实现日常管理数字化,区域管控策略最核心的是云平台数字化的建设,数字化平台为总部和区域机构之间铸造起职能协同、管理协同的坚实底座;最后,数字化平台有助于做好客户管理,实现团队、业主之间联动以及项目、客户和服务的多方联动。

审核丨郑思琪
排版编辑丨刘小琴

本文作者范文韬,来自上海攀成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文章所列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攀成德立场。

本文首发于勘察设计前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点击关注我们,随时了解行业动态。





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勘察设计前沿”(ID:psd-02)。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