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雷:建筑是我给社区的礼物!

凯雷:建筑是我给社区的礼物!

3月15日,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建筑奖揭晓,2022年的新晋得主为布基纳法索和德国建筑师弗朗西斯·凯雷。


这让全世界的目光投向他非凡的工作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与此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建筑实践继往开来的基石所在:社区意识和叙事价值


身处危机中的世界,即使我们面对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和世代更迭,建筑仍可以成为一座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源泉,带来持久的幸福和快乐。

本文将从弗朗西斯·凯雷的在地实践出发,解读建造者如何通过建筑在社区中建立力量,并服务于公共利益。



01

“建筑是我给社区的礼物”


弗朗西斯·凯雷出生于布基纳法索的一个村庄Gando,在他本该入学的年龄,家乡并没有任何学校,因此不得不离开家人前往城市求学,之后在德国开始接触建筑。


“因为我来自一个非常强大的社区,我的生存依赖于社区每一个成员的支持,但当我有时间回去的时候,我没有足够的礼物给每个人,而建筑便是我给社区的礼物。”


Gando的传统聚落

“我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上学并且不用离开自己的父母。”只是一个简单的愿望,凯雷希望凭借自己的技能来做一些事情。因此,当他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就已开始了他的建筑事业。


在家乡的首个建筑项目甘多小学的建立是为了扩大布基纳法索东部布尔古省稀疏的学校网络,并解决了该地区许多教育建筑的两个典型问题:照明和通风不良。


在甘多小学学习的学生


甘多小学

建筑师创建了一个设计,在成本,气候,资源可用性和施工可行性设定的参数范围内直接解决了这些问题。该项目的成功可归因于当地居民对建筑过程的密切参与。在他的社区的支持下,凯雷能够实现他的第一座建筑。


学生们坐在甘多小学的树荫下

甘多小学屋顶的细节
他的作品将建筑带入了以全球经济为标准衡量的世界上最贫穷的社区,但就其与当地历史和景观的联系而言,迄今为止这是最富有的社区。



02

“设计需嵌入现实”


相比作为居民,当弗以建筑师的身份在自己的家乡开展项目的时候,如何利用自己的技能处理周围的环境,为人们提供结构与空间变得尤为重要。


设计需嵌入现实,现实是气候,现实是人


达诺中学前的学生

凯雷在长年长旱多雨的甘多地区长大,意识到当地的居民需要有一个在旱季可以不那么热同时可以蓄水,在雨季可以迅速排水的环境。这就要求空间有着足够可以隔热的围护墙,还有可以抵挡住太阳直射的屋顶。


所以凯雷提出了阴影(shadow)的概念,顶上的遮蔽给予人们适宜的温度环境,而建筑周围的灰空间则提供了一个可以让人们活动或是休憩的场所。



甘多小学


所以他的大部分在西非的民间建筑均可以用一种剖面原型去概括:即屋顶、墙体、基础以及它们之间的空腔空间,这些空间大都是为了形成良好的空间对流和烟囱效应。


Sketch of Dano Secondary School、达诺中学气候图



在气候条件限制,建设材料匮乏的情况下,传统材料粘土的创新式使用使得甘多的建筑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简单的方式,最有效的途径实现建造。


粘土在该地区大量可用,传统上用于房屋建筑,因此粘土/水泥混合体用于制造结构坚固的砖块。这些不仅易于生产,而且还提供针对炎热气候的热保护。


达诺中学

而在最新建造的NaabaBelem Goumma中学项目中,结合了现代和乡土建筑方法,开创了一种新的建筑技术:由浇筑的当地粘土与水泥和骨料混合而成的原位铸造墙。


与传统的粘土砖相比,这种创新方法允许更快的建筑过程和更大的灵活性,同时比混凝土更具可持续性和更便宜,这可能就是建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NaabaBelem Goumma中学教室

NaabaBelem Goumma中学的后院


建筑师在用简单的材料传递信息的同时,始终以人为本,创造了一个个既可以为私人服务,也可随时转换为其他功能的公共空间,交谈,教育,娱乐等活动都可在这些场所中自然而然的发生。


达诺中学的休息区


03

“他们需要将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曾经甘多的人们认为“建筑是一种遥远的来自西方的东西”,而当凯雷以年轻建筑师的身份突然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尝试按照社区合作的方式开展建造工作后,建筑成了每个人都可以亲自体验的事物,创造了一种沟通的方式。


人们为甘多学校图书馆的屋顶搬运陶罐

在学习过程中,凯雷曾注意到布基纳法索清真寺的建造方式,人们聚集在一起,用自身的力量不断地建造或修复建筑,这不仅仅是人人参与的过程,更是文化自信的形成。


当地的清真寺反映出传统的建造方式


人为建造显然存在着很多可能性,以构筑学行为为例,人们可以把一整块体量或者是墙体进行工作量的拆解,使其材料单元可以让每个人搬运。


这同时可以和产业结合,采用陶罐可以让每家每户都可以进行捐赠参与,采用当地的树木可以促进当地的种植业,而采用编织的材料则可以让妇女小孩都参与进建造的过程。


社区成员运输陶罐,用于Gando学校图书馆的屋顶建设



而一旦人们完成了第一座建筑,就会开始意识到 “我们可以做到!” 这里的“我们”是一种身份催化剂。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对自己所构建的东西有着强烈的依恋,也可以说是认同。它已成为每个人都能理解并因成为其中一员而感到自豪的事情。

居民参与甘多教师宿舍建造


“如果每个人都能参与此项目,人们会悉心维护这一建筑,这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且他们为此付诸了辛勤的劳动。每个人都会保护这一建筑,而且他们也会喜欢这个建筑。”


这也证明了建筑不仅可以在社区中建立力量,更能够促进环境和文化的弹性,激发创造力,同时不可估量的服务于公共利益。



04

“尝试做自己感到自豪的事情”


当被问到如何利用建筑解决问题时,凯雷谈到“无论如何,我试着用不同的方式思考,用不同的方式使用知识,如果真的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并知道如何支持它,你将拥有无限的热情与潜力。”


不仅仅是凯雷,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融合社区内的劳动力和资源,尝试着创造新的结构和方法去满足功能,解决问题,他们做的事情,是具有同等意义且值得被关注的。


尼日利亚建筑师KunléAdeyemi是浮动建筑的先驱,致力于解决影响尼日利亚和其他非洲沿海城市数十万人的洪水和土地占用问题。这也是他献给家乡和类似环境地区的一份礼物。


尼日利亚建筑师Kunlé Adeyemi


尼日利亚水上学校作为一个试点项目,鉴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非洲迅速城市化的环境,它采取了一种创新的方法来解决社区的社会和物质需求。其主要目标是为非洲沿海地区的大量人口创造可持续的,生态的,替代性的建筑系统和城市水文化。


尼日利亚水上漂浮学校

Makoko位于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漂浮学校建造在Makoko当地的贫民窟内,这里生活了超过10万人口,以打鱼维生。漂浮于湖中的建筑,即是房子又是船,就像我们在“走遍亚马逊”、“走进非洲”这类电视节目中看到的当地人的住宅一样。


这里原来仅仅有一所小学,随着近些年当地水位的上升,现在它已经不复存在了。那么如何建造出不受水位影响的建筑?


MFS I漂浮学校整体结构

漂浮学校整体呈A字型或金字塔形结构,高10米,三层,固定结构隐藏在水下。“这样的设计是理想的漂浮建筑形式,拉低建筑的重心,保持稳定性和平衡型,加强抗风能力。”


三层结构中,最低层面积大,供群体活动;二层是一个可被再分的空间,有4间教室;最高一层,是一间小型的工作室。楼梯在漂浮学校的一层,连接了三层结构。


MFS I-漂浮学校气候图


MFS I-漂浮学校解决方案
他的工作室为一座浮动建筑提出了一个易于建造,低成本,可持续的原型,它的愿景是将该系统带到世界各地的许多社区和城市。通过创建单独的浮动船,到多建筑中心,扩大社区和全新的水上城市。


MFS II-滨水地图集,意大利威尼斯

MFS IIIX3-闽江浮动系统,中国成都

建筑的功能并不只是提供容身之所,它引导人们在同一水平上思考如何通过住房或基础设施来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又要思考,建筑是什么。



结语



在社区活力缺失,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建筑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突破重重困难的过程中,何为建筑实践的正确途径?


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已经给出了答案,他们立足于所工作的社区的当地地理、物质资源和活生生的文化历史,充满激情和勇气地用自己的技能通过建筑去解决问题,使社区变得强大。


希望他们所代表的那片被遗忘或被忽略的土地,能通过人们的工作产生源源不断的力量,在纷纷扰扰之余,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资料:

1.https://www.kerearchitecture.com/work
2.https://mp.weixin.qq.com/弗朗西斯·凯雷的思考与实践
3.https://mp.weixin.qq.com/为自己的故乡生活提案:弗朗西斯·凯雷与他所回应的议题
4.https://mp.weixin.qq.com/WA|弗朗西斯·凯雷访谈|2016阿卡汗建筑奖
5.http://www.nleworks.com/category/architecture-design/
6.https://www.sohu.com/漂浮建筑雏形:尼日利亚水上学校
编辑:杨昕蕊
责编:肖江慧


微信公众号: 匠山行记

新浪微博 Weibo: 匠山行记

哔哩哔哩: 匠山行记


投稿咨询 / 媒体事务

微信:blunt521

邮箱:1540957767@qq.co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匠山行记”(ID:gh_d836161f0f5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