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数:1923字
图片总数:14张
2022年度金砖国家虚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论坛吸引了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各国技能发展工作组代表、金砖五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企业技术人员等参会。论坛聚焦数字时代,围绕虚拟仿真技术在焊接、铸造、轨道车辆等领域及其国际培训和竞赛四个专题进行深入讨论。让我们根据论坛议程回顾一下各位大咖的分享吧~
01
虚拟仿真技术在焊接领域的应用
Presenters : 罗宇教授、Antonio Fernandez、李桓教授
主讲嘉宾围绕数值模拟技术、AR模拟技术,以及虚拟焊接技术在大规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宇通过应用实例介绍了数值仿真对焊接力学研究的积极作用,对比分析了数值仿真与可视化仿真的差异,与国内外嘉宾探讨焊接力学仿真的常见方法。
西班牙Seabery Soluciones SL亚洲、中东、非洲业务总监Antonio Fernandez提出,焊接占全球工业制造业GDP近25%的比重,然而现有的教育体系、人力资源无法满足工业发展需求,高级焊接人才仍然存在极大缺口,如何应用先进技术促进职业教育转型,吸引年轻一代学习、从事焊接专业是整个行业和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与金砖国家各界人士共同交流、探讨,开展务实合作。
天津大学焊接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桓通过列举鸟巢工程和港珠澳大桥工程荣获国际焊接学会焊接工程大奖的事例,指出中国焊接工程的发展潜力巨大,焊接行业人才辈出,他相信科学的培养模式和先进的培训技术将助力焊接职业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
02
虚拟仿真技术在铸造领域的应用
Presenters : 周建新教授、Sergey Levandovskiy教授
主讲嘉宾围绕铸造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在冶金工艺中的应用等展开论述。
03
虚拟仿真技术在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的应用
Presenters : Gleb Zakharenko、刘志明教授、罗绍强
主讲嘉宾就全球普遍关注的轨道交通技术、职业教育体系发展及人才培养进行了阐述。
俄罗斯轨道车辆技术首席专家Gleb Zakharenko介绍了俄罗斯轨道车辆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现有技术优势和薄弱环节,与参会嘉宾互学互鉴。
第 46 届世界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项目经理、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轨道车辆系二级教授刘志明表示,虚拟仿真技术解决了轨道车辆实训教学过程中“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及“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的“三高三难”痛点难点,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效赋能。
第 46 届世界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中国技术专家组组长、正高级工程师罗昭强指出,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为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摒除限制、降低门槛,让更多地区,尤其是亚、非、拉等一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更广泛的轨道交通从业群体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培训资源,为更多技能人才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助力全球轨道交通职业教育与培训均衡发展。
04
虚拟仿真技术助力远程分布式国际培训及竞赛
Presenters : 刘振英博士
刘振英博士表示,后疫情时代,国际交流和技能培训深受影响,而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了线下竞赛与线上竞赛模式的高度匹配,依托远程分布式集群部署,发挥线上竞赛特色,搭建与实际一致的三维数字化竞赛环境,为国内和国外参赛选手提供同等的竞赛条件,构建了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便利化的竞赛体系,是虚拟仿真技术助力远程分布式国际培训与竞赛的最佳实践。
扫码观看直播回放
论坛时长约三小时
本次论坛是“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讲堂”长效机制下的系列活动,也是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技能发展工作组与金砖创新基地联合组织的第二期国际论坛。金砖大讲堂自开办以来,受到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以及“金砖+”国家学界、工商界的广泛好评。
大讲堂聚焦未来技能行业前沿动态,围绕工业4.0、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金砖国家关注的重点专业领域,分享行业领域先进技术成果,搭建金砖国家校企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未来技能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助力提升“金砖+”国家未来技能竞争力,加快构建高质量人力资源产业体系,为金砖创新基地建设再添成果。
素材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ESg0MvEopHJH76IhdOO_pA
版权说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所”(ID:gh_c1cd7847b23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