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再建500米以上高楼后,曾经的超高层将何去何从?

禁止再建500米以上高楼后,曾经的超高层将何去何从?



为何限,如何限?

原创 | ArchiDogs建道筑格
头图 | 视觉中国
作者|Long
编辑|Yihan


从古代李白诗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到如今城市中随处可见、“一楼还比一楼高”的高楼大厦,
人们对“摩天大楼”的定义从最初的10-20层上升到如今的高度破百米,
 “第一高楼”的角逐也是自2008年起愈演愈烈,未有消退的迹象。


然而,随着近期全国降温,“摩天大楼热”也降温了:
2021年10月22日,中国住建部官网发布的《通知》中明文规定,
禁止建造5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往日超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高耸入云、“一枝独秀”的“辉煌”难再续。


中国建筑的高度为何“限”,如何“限”,
那些将被“载入史册”的超高层摩天大楼又有哪些呢?
且看下文如何分解!
 

©Imgur
- 01 -

防患于未然
500米以上建筑成为“过去式”

 

空中造楼机 ©网易新闻


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63.89%,大有追赶平均80%的发达国家的趋势。在城镇化率激增的当下,城市中建筑不断更新换代,高楼替代矮楼已然成了常态。


正是因为一个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其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各城市为提高土地使用率和树立自身形象,逐渐推崇超高层建筑,以其“经济效益”换得“社会效益”。素来有“基建狂魔”之名的中国包揽了全球三分之一的150米以上高楼,是当之无愧的摩天大楼最多的国家。正因如此,超高层建筑的建造规范和安全隐患不得不控。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早在去年4月和今年9月,我国住建部就两次针对超高层建筑发布过“限高令”,对“盲目规划和建造超高层摩天大楼”加以限制管控,提出“一般不得兴建”超500米建筑的政策。紧接着今年10月22日发布的第三次“限高令”——住建部和应急管理部共同发布《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中有关建筑高度的要求如下: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各地相关部门审批80米以上住宅建筑、100米以上公共建筑建设项目时,应征求同级消防救援机构意见,以确保与当地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
 

第三次 “限高令”着眼于制定摩天大楼建设如何“因地制宜”: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土地局促的超大城市,允许在上报省级住建管理部门获取审核批准的情况下兴建250米以上建筑,其余城市则要求将建筑高度限制在150米以下,建设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则需要上报省级部门审批
 

此外,住建部和应急管理部最新发布的《通知》不仅仅是对建筑高度的把控,它实则解决超高层建筑存在安全问题,对“强化超高层建筑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通知》全文中共有18处提到“消防”,2处提到“抗震”,建造力求“安全第一”,进而减轻城市消防和抗震所面对的压力。从地基、结构、供电、供水、供气、材料、电梯、抗震、消防等方方面面排除安全隐患,进行安全管控,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韩国灾难电影《摩天楼》剧照
- 02 -

高处不胜寒
摩天大楼留给城市的“后遗症”

 

“烂尾工程” © 网易


都说“高处不胜寒”,超高层建筑的建造从一开始就难逃其“魔咒”——亏损和烂尾。对于抓紧大批人口流入城镇的机遇的开发商而言,用最少的土地,盖最高的楼,似乎是一个“双赢”的做法,只是财务亏损往往比盈利提前到来。


高层建筑市场的“喜新厌旧”现象极为明显,以东莞为例,虽然始终面临土地稀缺的问题,但是随着中心区的迁移,不乏有众多高楼大厦横空出世,新的总部和办公大楼崛起,反而冷落了曾经鼎盛的旧办公楼,空置率只高不下,面临年年亏损的境地。
 


© CTBUH数据库
随着地标式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城市各处落地生根,我们看过了太多在建中的高楼“极盛转衰”的一面。据CTBUH全球高层数据库中2020年9月3日前的数据,中国共有81幢“未完成”和“暂停施工”的摩天大楼,细分下来更有多达 66幢“烂尾”楼。
 

在建中的天津117大厦
天津市就包揽了这些“烂尾高层”中的13幢,且大多集中在滨海新区。在这其中最瞩目的当属天津高银117大厦。天津117大厦自2008年8月起开建,建造花费超600亿元,其名取自该楼共有地上117层,结构高度达596.5米。如若建成,则是足以“睥睨”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的存在。可惜历经13年时间,117大厦至今仍未完工,冗长的建造工期也让它收获了“世界最高烂尾建筑物”称号。不过在未建成的情况下,该楼依然凭借建筑结构和施工技术上的创新获得了多个“世界之最”,一路克服建造技术困难的艰辛,实属不易。
 

高约700米的世茂深港国际中心概念图


如今“限高令”政策加持下,像是规划高度约700米的深圳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超800米的罗湖蔡屋围片区的湖贝塔等一度有希望角逐“中国第一高楼”的超高层建筑都只能止步于概念图纸阶段。若要符合建造和安全审查要求,建筑高度只能一改再改。


例如曾有望以微弱之差争得“第一高楼”宝座的武汉绿地中心,设计公司是曾主持设计哈利法塔和上海金茂大厦的美国AS+GG,原设计高度636米,实际建造高度则是回应了“限高”,以475米的高度严控在500米线以下。相比之下,规划高度仅比250米限制低1米的新疆第二高楼——“亚欧之心”大楼则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幸运儿”。
 

在建的武汉绿地中心©Sohu
好在 “限高令”的发布对超过500米的建筑规划给予禁止约束,鼓励超高层建筑在设计上彰显个性,但不能失其根本,杜绝攀比式建设和以地标式造型“哗众取宠”,从实际建筑使用率角度出发,降低建设成本,减少能源消耗。省下投建超高层建筑的资金可以用于铺路、建桥、打隧道等落到实处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真正符合国情谋城市发展,不必留给众人“望楼兴叹”。
 

249米的克拉玛依区“亚欧之心”


- 03 -

与天公试比高
国内现存超500米高楼盘点

 

全球建筑高度排行榜前二十名,©ScholarsUpdate.com.
尽管有城市“后遗症”的前车之鉴,国内成功建成且正式运营的摩天大楼数量仍不容小觑,且在世界建筑高度榜单上占得席位。纵观全球最高建筑排行,以总高度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为榜首,上海中心大厦次之,排行前20名中共有11个中国超高层建筑榜上有名。(在此我们不将电视广播塔纳入超高层建筑范围,此排名包含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建筑)。
 

高楼入云 ©筑讯中国
截止到2020年底,中国大陆境内有5个超高层建筑以其超500米傲视群雄的建筑高度跻进全球最高建筑前10名,皆为国内超大城市的地标式摩天大楼。“限高令”下中国建筑的高度纪录再难被刷新,它们的“中国最高建筑”地位将无法撼动。何不随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这些已建成高楼设计和建造背后的奥秘,看看它们为什么高得“有理有据”吧!


 上海中心大厦 
 

俯瞰上海中心大厦, ©中国热点
流水的摩天大楼,铁打的“上海中心”。说的就是蝉联榜首五年,高632米,地上共有128层的上海中心大厦。它位于上海历史上首个超过400米的超高层地块,容积率创上海新高,坐享陆家嘴金融中心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北临上海金茂大厦,东邻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中心大厦在中国4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中可以算得上是“老前辈”,它同天津117大厦一样,都是从2008年开始建造,只是它的成长史较为顺风顺水:2013年8月上海中心大厦封顶,2015年夏季外部装修完成,2015年9月落成。
 

上海高楼一览,图片来源:©Sohu
陆家嘴集团曾开展过三次上海中心大厦设计方案公开召集,在入围的Gensler“龙型”方案和福斯特事务所“尖顶型”方案的比拼中,Gensler呈螺旋式上升的概念造型更胜一筹,最终成功中标。建筑的施工图部分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
上海中心大厦是世界第二个采用双层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最大程度地回应节能环保的需求,“世界最高绿色建筑”绝非虚名。作为综合型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功能以办公为主,引入酒店、会展、商业和观光娱乐等其他业态。可圈可点的是,大厦第118层设有世界第二高的观光厅——“上海之巅”,可以从至高点360度俯瞰上海全景。
 

仰望上海中心大厦,©Wikipedia
 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远眺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设计者:©KPF


从1980年的边陲小渔村到2021年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用近40年的时间证明何为“深圳速度”,更是以其建筑方案征集竞赛博得国际建筑事务所关注,层出不穷的摩天大楼享誉全球。位于深圳CBD中心区,高达599米的“中国第二高楼”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于2017年确认全面竣工,远超当时442米的京基100大厦,将深圳建筑推上了一个新的“天际线”。它在诞生之初就以660米的概念规划高度向上海中心大厦发出挑战,后来在临封顶前被迫减低建筑高度,拔除原设计中60米的天线,确保航线安全。
 

深圳历史第一高楼一览图©深圳新社绘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虽高度削减,但威风未减。这座深圳地标式建筑由KPF和平安保险公司联手设计,塔楼造型呈细长圆柱形,并在接近600米顶部聚拢。它的主要业态以办公和商业为主,主楼顶层开放“Free Sky云际观光”观景台,同时凭借其多达100层的可用办公楼层和在香港地区都可望见的傲人高度,平安金融中心也成为了足以取代台北101大楼和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的“第一高办公楼”。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Sohu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广州东塔)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 ©新世界中国


高530米的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坐落在广州珠江新城CBD区出让的最后一块商业地块,亦有“广州东塔”之称,与广州塔、“西塔”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同为广州市珠江两岸城市地标。


这座有116层高的周大福金融中心,2008年由周大福集团以15.5亿元竞得地皮,项目的总投资更是超100亿元。东塔2009年9月开始动土兴建,直到2016年10月完工,它曾维持“华南地区第一高楼”称号短短5个月,直到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横空出世,才退居华南地区第二高楼至今。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 ©新世界中国


广州东塔的建筑设计是由KPF和Leigh & Orange Architects强强联手打造,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和石材的复合材料,在实现节能环保能效的同时,减少外立面带来的光污染的影响。建筑主体共分为塔楼,裙房和地下室三部分。


裙楼共9层,有广州K11商场入驻,主要业态包含零售商业,休闲餐饮和娱乐会所。塔楼部分的1-5层为商业空间,7-66层用于办公,68-92层开发作酒店式公寓,93层以上为酒店。根据建筑防火规范,整栋大楼共设有7个避难层,以符合火灾避难要求。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入口设计 ©Leigh & Orange Architects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 
 

仰视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主楼 ©凤凰网房产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是由周大福集团开发的集办公、商业、酒店、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摩天大楼。它有地上96层,造价额近80亿元,同广州的周大福金融中心类似,都是采用商业裙房和办公塔楼的形式,且裙房有K11高级商业购物中心入驻。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于2009年开建,至2017年10月钢结构封顶,2019年正式验收竣工,并于2020年投入使用。虽然在高度上仍不及至今未完工的天津117大厦,这栋530米的天津滨海新区“点睛之笔”也配得起“华北第一高”的名号。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裙楼的K11 Select ©凤凰网房产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选用结构体系结合流线造型的外立面形式,是SOM建筑事务所、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概念方案和初步设计)和华东院(咨询和施工图)合力主持的佳作。为了满足大楼的抗震需求,塔楼迎合空气动力学的曲面外表皮由八根倾斜的立柱支撑,立柱置于幕墙弯曲部分之后,增加结构刚度,美观且实用。
 

©SOM




 北京中信大厦(中国尊)
 

©KPF
2019年正式竣工验收的北京中信大厦在塔楼设计上提炼了花瓶状的曲线抽象造型,以中国青铜器时代的盛酒礼器“尊”为灵感,故又得名“中国尊”大厦。坐落于占地30公顷的北京CBD核心地带的中信大厦以528米的建筑高度位列北京市第一,在华北地区排行第三,仅此于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和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



中国中信集团于2010年12月以63亿人民币拿地成功,2013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夏建筑就实现了结构封顶,并于2018年底迎来初步竣工,摘得“2018年度全球范围内建成的最高建筑”的桂冠。
 

©KPF
这座中信集团的总部大楼由三家建筑公司——KPF(建筑设计),Farrells(拿地阶段概念设计)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建筑师)共同完成。塔楼平面是圆角方形,上下放宽,中部收窄,独特的形体结构为其抗震性能保驾护航。塔楼设有7个写字楼办公区域,有中信集团,中信银行和阿里巴巴集团作为主要用户入驻。与此同时,塔楼设计串联人行走廊系统,B2层流线和四条地铁线,形成可供高效换乘的地下交通网络。
 

©KPF
明令限高一出,
国内各城市的超高层摩天大楼梦在此终结。
对此你持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与交流!
 
References: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763570477040971&wfr=spider&for=pc
http://www.mohurd.gov.cn/wjfb/202110/t20211026_252054.html
https://cn.nikkei.com/industry/propertiesconstruction/29974-2018-04-11-05-00-30.html?limitstart=0
https://www.ifanr.com/1011075
https://www.sohu.com/a/442607404_120498833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80135.html
http://www.manyanu.com/new/a49c1eb17fce46bc9a36be19efca2723
https://mp.weixin.qq.com/s/5mtRkkILAJzL0pT6YxC5nQ
https://new.qq.com/omn/20200826/20200826A0QSRP00.html?pc
https://www.nwcl.com.cn/zh-hant/property/current-projects/%e5%bb%a3%e5%b7%9e%e5%91%a8%e5%a4%a7%e7%a6%8f%e9%87%91%e8%9e%8d%e4%b8%ad%e5%bf%83
https://www.leighorange.com/zh-hant/project/guangzhou-ctf-finance-centre/
https://read01.com/4GJNeME.html#.YYjz12BBxaQ
https://somchina.cn/china/projects/tianjin_ctf_finance_centre



转载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内容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计成」编辑版本转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计成”(ID:jicheng-0102)。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