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承德滦河新城”概念性规划大师邀请赛由承德市人民政府主办,承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承办,CBC建筑中心策划执行。本次大赛邀请到俞孔坚团队、袁昕团队、黄文亮团队三家一流规划设计团队一同参与,为承德市滦河两岸区域提出具备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概念规划设计方案。 滦河新城项目位于承德市滦河两岸区域,是承德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河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不仅是承德城市未来发展空间的主要骨架,也具备卓越的生态资源,承载着重要的城市生态功能。“承德滦河新城”概念性规划大师邀请赛目标将滦河新城打造成高品质生活的未来之城,推动承德由武烈河发展阶段迈入滦河发展阶段,引领承德在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实现绿色崛起。
“滦河新城承载了承德未来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愿景,应当基于对未来城市生活场景的构想,反过来思考空间如何支持未来城市发展。而其中最大的突破角度是就在于如何用更复合的空间供给满足更多元的、更复合的、更交叉的空间使用。”
——袁昕
滦河新城作为承德面向下一个百年城市建设的主阵地,需要向世界展示出一条生态涵养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山水公园城市之路。袁昕设计团队方案以此提出了“三近,三创”的核心观点与策略,即“近京畿、创机遇,近山水、创空间,近生活、创新意”,并以之构建京承产业高耦合度的发展路径,探索产业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实现方式,形成环境优势,强化区域山水特色。设计方案以人本需求为中心,实现功能高度复合的空间模式,实现多种就业场景,激发创新创意。
袁昕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清华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现状解读以及理念
承德的历史渊源
历史上的承德曾是国家第二政治文化中心,有着“塞外京都”之称,与都城北京有着较强的联动关系,是历史上国际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承德由蜚声中外的避暑山庄而来,狭长的滨水空间和广阔的山水基底成就了承德山水园林城市的特质。
历史承德与北京联系分析图©袁昕设计团队
承德的现实桎梏
现如今,作为京津冀发展轴的重要节点城市,承德市与京津冀“一核双城三轴”的主要发展轴带有一定距离,区域经济借力不足。承德产业发展仍需找到新的方向,突破现有桎梏。
京津冀城市群分析图©袁昕设计团队
承德的未来愿景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驱动下,承德正式迈向了发展的新时代。未来承德将承载着高品质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使命,而滦河新城则是承德建设用地和人口增量的重心,是承德下一个百年城市建设的主阵地。另一方面,京哈高铁的全线贯通也将为承德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京哈高铁沿线城市分布图©袁昕设计团队
滦河新城的规划理念
作为承德城市建设的主阵地,未来的滦河新城需要开辟出一条生态涵养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山水公园城市之路。为此我们提出“三近,三创”的核心策略,谋划产业进阶的新机遇,构建山水融城的新空间,塑造激发活力的新场景。
设计愿景与策略
近京畿·创机遇
承德的发展离不开与北京的强链接。紧握京哈高铁通车的机遇,承德依靠京畿的区位优势,将有机会跃升为依托京畿,承启东北的节点性城市。承德应主动谋划构建京承产业高耦合度的发展路径,保障人员通勤,建立成本优势,促进二次创业,支持未来产业转移。
未来,滦河新城片区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滦河新城将形成五大主题产业组团,重点发展“文旅、钒钛、新经济”三大主导产业。
产业发展导向分析图©袁昕设计团队
双滦片区将推动大企业进阶转型,借力北京科研力量,提升钒钛产业行业地位与竞争力,打造“中国钒谷”。
偏桥陈栅子片区将依托大贵口村的优势草莓产业,发展观光农业,打造一村一品,引领新田园生活方式,成为承德区域旅游的重要节点,并为未来承德承接大事件落位预留空间。
偏桥陈栅子片区核心区节点鸟瞰图 ©袁昕设计团队
鹙窝砖瓦窑片区是滦河新城的起步区,是滦河新城的城市新厅,在承担老城区人口疏解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需求的基础上,面向首都,着力促进新经济产业的落位发展。
鹙窝砖瓦窑片区(起步区)节点效果图©袁昕设计团队
冯营子片区将依托高铁站,努力提升综合服务品质,为科研人员、休闲游客和产业通勤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配套。
上板城片区为钒钛产业提供产业链延伸的发展空间,将面向未来制造业升级,构建新科技智能制造主题聚落。
近山水·创空间
生态筑基,锚固韧性的生态网络
生态滦河:规划区内的滦河是承托滦河新城片区生态系统的核心骨架。规划提出,强调自然河道的生态本底保护,顺水而为,避免人工节流蓄水。保护滦河生态要素,强化湿地复育。
山水结构分析图©袁昕设计团队
生机滦河:以滦河为骨架,链接山水生境斑块,以生境网络促进生态效益整体增益,构建和谐共生的空间载体。
生境廊道分析图©袁昕设计团队
韧性滦河:滦河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变化大,旱涝交替频繁,保护滦河生态系统的同时需要解决好潜在的防洪压力。规划提出构建顺应自然海绵格局,保留冲沟汇水,连接山水城田,交汇处复育湿地,以自然力化解基地安全隐患。
生境廊道剖面图©袁昕设计团队
在区域性整体精细化生态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评估划定城市开发强度承载力,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可发用地范围。
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用地优化建议©袁昕设计团队
超链聚落,强化组团式开发模式
滦河新城为典型的带状城市格局,易造成交通通勤压力大,城市基础设施服务效率低,市政投资经济性差等问题。
针对带状城市的特点,规划以出行需求特征为基础,提出构建“快线+专线”为主的公共交通体系,实现以承德南站为核心,钒钛产业、生态田园、创意生活、智能制造四个片区间的点对点联系。
公共交通分析图©袁昕设计团队
规划强调各组团的职住平衡,用地混合,就业均衡。分散配置公共服务设施,鼓励独立分散式的能源配给方式,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优化、减少新城基础设施建设。
空间结构图©袁昕设计团队
山水铸魂,彰显山水承德新风范
山水及其衍生的景观联想是承德城市特色的核心元素。规划提出见山望水,亲山亲水,连山通水的景观策略。
沿滦河甄选山水眺望点,沿途提取优质景观山脊线,明确保护重要山帽空间。以“一站三湾五岛”为眺望点,构建多级视廊,引导城市重点地区天际线形态控制。
视廊系统分析图©袁昕设计团队
规划意图活用山体,以坡度适宜的山体为依托,建设城市活力公园和近郊山野公园。于重要城市片区构筑三类景观廊道,沟通山水活力。
特色山地公园分布图 ©袁昕设计团队
滦河两岸效果图 ©袁昕设计团队
在此基础上,深挖承德文脉记忆,与两岸城市节点共同构筑滦河生态活力景观带。厘两岸风采,叠山水韵色,重塑承滦三十六景。
近生活·创新意
在滦河新城的规划设计中,规划充分考虑了这些新的变化和需求,提出近趣社区、活力中心、休闲村庄和叠合空间的设计图景,以应对未来生活的需求。
近趣社区:滦河新城将依据社群共同需求组定制化形成更“趣”的近邻社区,激发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分享。
多种城市社区示意图 ©袁昕设计团队
活力中心:城市活力中心将重新配置功能元素,丰富的文体活动和新奇的互动体验将成为凝聚年轻群体的重要因素。
城市活力中心节点分析图©袁昕设计团队
城市活力中心节点效果图©袁昕设计团队
休闲乡村:乡村不再是单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更是休闲体验、文旅观光、城乡融合的共享聚落。
核心区(大贵口村)节点效果图©袁昕设计团队
叠合空间:科技进步促进了垂直交通的发展,改变了城市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拓展关系。规划构建一种多种功能立体叠合的空间模型,以智能化支撑创新创业的未来城市。
起步区节点效果图©袁昕设计团队
城市空间设计
滦河新城总体空间设计
构建“一河四山、三湾五岛、九点多廊”的整体空间结构。以综合承载力为基底,以TOD开发为原则,形成整体强度控制。分利用周边山体建设郊野生态公园,打造连续的滦河公园景观带,鼓励田园景园营造。
整体鸟瞰图©袁昕设计团队
整体空间结构图©袁昕设计团队
核心区规划设计
核心区整体鸟瞰图©袁昕设计团队
核心区地处大贵口及小贵口村庄腹地,国土空间规划中无城镇建设用地,属于滦河生态带的重要生态承载空间。
规划从“产、人、空间”三个维度建立新的城乡关系,让资源要素在城乡间流动,形成新的城乡生命共同体。构建“城乡融合的发展示范、乡村文旅的创享聚落” 。
核心区(大贵口村)节点效果图 ©袁昕设计团队
大贵口村鼓励村民利用住房改建民宿,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小贵口村鼓励村民利用种植大棚打造采摘主题温室,构建登山步道游览线路,植入活力节点与大贵口村共同支撑乡村旅游产品。
三条乡村游线布局示意图©袁昕设计团队
起步区规划设计
起步区(鹙窝砖瓦窑片区)地处新老城交汇地区,本次规划提出“承滦之链,未来新厅”的规划定位,打造承接老城、启动滦河新城的发展之链,展现承德城市未来的新客厅。
起步区整体鸟瞰图©袁昕设计团队
片区将以“企业办公及企业服务、城市生活服务、城市居住”为主导功能。构筑蓝绿生境基底,建设海绵韧性城市,营造绿色低碳生活,形成生态与城市共栖、安全韧性的生境。打造成承德山水生态新城的示范区。
起步区节点鸟瞰图©袁昕设计团队
结语
承天赐德泽,滦水载万物,叠山水韵色,翠羽展新城。
滦河新城的规划设计,承载着生态涵养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发展之路,设计希望通过兼具前瞻性和落地性的方案,实现滦城人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设计团队:袁昕、李仁伟、王勇、姜元、邹涛、程洁心、刘春雨、郝煜、张薇、吴锦昱、黄嫦玲、赵文飞、刘子健、张婷、魏瑶、邓莹莹、董硕、张建国、李玉寒、王晓利、周戬、潘璐、段巍等。
版权声明:项目成果知识产权归袁昕设计团队所有,由CBC建筑中心整理发布,如需转载,需注明版权,并联系王女士 18600687032。未经授权使用文章内容及部分内容者,我方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CBC大师邀请赛
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重大难题
城市发展的复杂问题往往是多层面的,牵扯到对未来发展战略的清晰定位,对已有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对现有场地、原住民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考量。面对当今城市发展的复杂问题,CBC建筑中心提出创新的发展模式。大师邀请赛是一种解决城市重大难题的有效方法,借助国内外设计大师之手,描绘城市的发展蓝图,协调区域环境,推动空间布局、建设工程等内容有序落地,提升城市品质、带动发展,通过设计有效解决城市发展的痛点。每一届大师赛都是一次对城市复杂问题的全球最高端智囊的头脑风暴,站在全球成功案例、先进理念的高点,为城市提出综合性的发展策略。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承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承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策划执行单位
CBC建筑中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BC建筑中心”(ID:CBC_201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