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都是人类终极之光的见证者

今年,我们都是人类终极之光的见证者

走向星辰大海的四万年旅途,遇见一个和你谈论宇宙的人

2022年,注定会成为人类天文学历史上里程碑的一年。

10月24日,我国建立首个深度2400米的极深地下实验室来寻找暗物质,向天文学头顶的两朵乌云之一挥出利剑。

天文学头顶的两朵乌云:暗物质和暗能量,至今仍没有证据发现它们的存在。

10月2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表示:我国将进行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考基地的建设、火星采样返回、实施小行星探测等一系列重大太空探测行动,这标志着我国将获得更多非凡的太空探测成就。

9月27日,在距离1100万千米的太空,一颗人造探测器以6.2千米/秒的速度撞向了一个小行星,并轻微地改变了小行星的轨道。也就是说,未来“小行星撞地球”这样的末日时刻有希望被扭转。

243张图像的合成的目标图片,图/NASA JPL DART Navigation Team

7月12日,天文学家开始陆续公布“新一代空间望远镜”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拍摄的照片,我们得以看到前所未见的宇宙奇观,其中,10月19日拍摄的“创世之柱”可谓是全宇宙最美的图景。

10月1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韦布空间望远镜捕捉到了星际气体和尘埃构成的天体景象“创世之柱”的详细图像

7月12日,NASA公布的韦布空间望远镜拍摄到的首张照片——星系团SMACS 0723,照片中包含了数千个星系,距离我们46亿光年,这是迄今为止最清晰、最遥远的宇宙深空红外图像。

这样的宇宙照片,也被视作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所收到的一封封“浪漫的回应”。

韦布空间望远镜的实体, 6.5米口径的主镜和人同时出现在画面中

事实上,从人类仰望天空的那一刻开始,人就没有停止过对宇宙的追问。

到现在,人类这场冒险已经持续了4万年,在这4万年的探索过程中,人类有哪些奇遇?人类如何解开浩瀚宇宙的谜团?人类与宇宙的故事,未来将如何续写?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全新推出的《人类宇宙四万年》,记录人类四万年的宇宙探索历程,320张超清彩色大图,12万字深度解说,一起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视觉之旅,感受人类的终极浪漫。

点击图片,感受人类极致浪漫

在最初,人只能通过眼睛、想象、敬畏以及信仰来建立与天空的联系,比如古希腊人将天空变成神话传说的舞台,详细记叙了天空舞台上的每一个角色,留下了完整的古希腊神话体系。

柏拉图的漫游星/大约在公元前 360 年,柏拉图对宇宙的起源和构成原理的猜想

后来,在最近的400年内,我们依靠各种各样仪器:从最基础的光学望远镜到最新的射电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人类利用这些仪器探测宇宙深处,直到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宇宙谜题。 

在阿罗 8 号任务中,宇航员们在绕月飞行时看到了这不同寻常的一幕:我们的地球正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于是他们拍下了这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地出(Earthrise)。

近些年,人们使用的仪器设备不再满足于捕捉光线,而是尝试拦截难以捉摸的中微子粒子,或是探测不可思议的能量事件产生的引力波,比如黑洞或中子星的并合。如今人类开始挑战那些看不见的事物,比如暗物质和暗能量。

这幅局部宇宙细节图覆盖了 3 亿光年的区域,由利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模拟器 Illustris 完成。蓝色和紫色代表暗物质,橙色代表高温气体。暗物质细丝中的光点表示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

翻开这本《人类宇宙四万年》,详细而密集的知识点和令人震撼的高清大图,会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庞大的宇宙博物馆,跟随作者,看遍人类宇宙探索的每一个重要节点。

点击图片,参与首发

《人类宇宙四万年》摩点众筹 限时发售中

超级丰富的知识点

一本人类宇宙探索百科全书

这本书的内容有多丰富?

300多张图片

点击图片,参与首发

详尽的参考文献

点击图片,参与首发

虽然知识点相当密集,但作者诙谐的表述方式,让这本书成为一本完全不枯燥的宇宙科普书。

比如,你可以看到,在这本书里,伽利略的出场方式是这样的: 

“1608 年 10 月 2 日,一位名叫汉斯·利伯希的德裔荷兰人,此人提出申请一项能看清远处事物的设备的专利,并且想保住这个发明的秘密。在利伯希申请专利的那段时间里,似乎有许多关于能够放大远处事物的设备的传闻(可能还有一些放大设备的原型)。于是,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一位数学老师听说了这件事。

这位老师名叫伽利略·伽利莱,不到一年的时间,伽利略便掌握了这种仪器的操作方法,并做出了一台能够放大三倍的仪器,他称之为 perspicillum“远望器”,源自“perspicio”,表示能看得深远。 

伽利略用这台仪器观察了天体好几年,他彻底改变了陈旧的思想,并为科学方法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人类探索的每一步,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

点击图片,参与首发

除此之外,本书由专注细节的米兰平面设计师、意大利第三部门杂志《生活》(VITA)的艺术总监和视觉记者马泰奥·里瓦(Matteo Riva) 设计,拥有清晰简洁的可视化设计风格,让深奥知识轻松呈现。

点击图片,参与首发

专业人士审校推荐

 权威机构授权


中国国家航天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空间局(ESA)、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大卫·拉姆齐地图中心官方授权。

点击图片,参与首发

郑永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卡尔·萨根奖获得者

“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宇宙那么庞大,那么古老,而人类如此渺小,人生如此短暂,两者的时空尺度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我们是如何认识宇宙的呢?这本书给了你答案。”

点击图片,参与首发


原版读者5星认证! 

朱塞佩·诺彼勒(Giuseppe Nobile) 专业学者5星高分评价!

“我从事天体物理学40年,读了所有的书,但是这本肯定是我会拿在手里反复阅读的一本书。向作者致敬!”

摩点珍藏级特装版 独家发售

点击图片,参与首发

三面书口彩色喷绘,完美细节

点击图片,参与首发

站在四万年历史发生后今天,它们就是我们眺望的未来。这些系外行星由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和地球体积相似,也在恒星的宜居带中,或许它们就是人类未来四万年的征途。

点击图片,参与首发

限量999册编号藏书票,智者亚里士多德眼中的宇宙 

点击图片,参与众筹

230*298 mm大尺寸,2023观星大挂历,愿你遇见一个和你谈论宇宙的人。

特邀北京天文馆副研究馆员马劲推荐2023观星大日子,月份星云图片均可撕下装裱,对折后和书等大,足够记下每日提醒。

点击图片,参与众筹

1977年9月,人类向太空发射了一艘无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在离开太阳系的时候,旅行者一号面向地球的方向,拍摄了一张地球悬浮在太阳系漆黑背景中的照片——暗淡蓝点。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的解读,让这张照片成为人类宇宙探索史中令人难忘的浪漫一瞬间: 

“我们所有人,所有的欢乐与痛苦,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

在人类仰望星空的历史中,这样动人的时刻还有很多很多……从人类开始仰望天空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一场未知的冒险与奇遇,宇宙,也被视作人类的“终极浪漫”。

霍金曾说:“若不是因为你所爱之人居住其中,这个宇宙没什么大不了的。”而这本《人类宇宙四万年》里,就记录着人类献给宇宙和全人类的,全部的浪漫。

《人类宇宙四万年》摩点众筹 限时发售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家地理BOOK”(ID:cngbook36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