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发布的这届年轻人爱逛的艺术书展,到底有什么?一文中才说起艺术书展的盛况,如今各类艺术节又接踵而至。仅在3月10日—3月12日这三天,上海的奇点艺术节、广州的Knock!Knock!艺术节与杭州的不熟艺术节同时开幕,真让人眼花缭乱!看来今年的三月日历,注定要被大大小小的艺术活动排满。
往期不熟艺术节现场
往期奇点艺术节现场
国内有哪些艺术节
往期现场 破皮儿蛋
本届海报
本届海报
往期现场
大型双/三年展VS各类新兴艺术节
双/三年展和各类艺术节的举办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塑造城市文化形象、促进城市文旅发展、展示艺术更具探索性和前沿性方面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二者各司其职,互为补充,更深层次地介入到民众的生活和城市发展当中。但二者在诸多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大半年VS小周末
多数双年展持续时间长、影响力大,有固定的展览场地,在当地可形成一种具有全民性、节日性、品牌性、延伸性的文化现象。而艺术节则多是三天,选在周五至周日举行,每次的场地不一定一致。
国际性VS在地性
由政府主导的双/三年展是当代艺术生产与展示的重要方式,以回顾的形式,呈现中国当代艺术阶段性面貌,探求未来发展。不管是从艺术家的数量和质量,亦或是展出场地的条件上来说,比起各类新兴的城市艺术节,体量要大许多,且会有来自海外的艺术家参展,因此以积极的艺术传播为主要载体与特殊渠道的双年展,对于国际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而大多数新兴的艺术节则更注重于对本土年轻艺术家的发掘与培育,且有些只在特定城市举办,每年的主题策划也都围绕着当地展开,在地性特质更突出。
往期下榻艺术节现场
作为全国美展的补充,双/三年展在策展与办展上都围绕一定的学术问题展开,更侧重于对学术的梳理和呈现,在主题内涵上既是对当下艺术现象的概括表述,还要有对文化认知的提示意义。且许多已有数十年以上的历史,已积累了许多相关的经验,具有行业流行导向。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或许可视为“高门槛”与“低门槛”、“精英化”与“大众化”、“严肃”与“肤浅”、“学术”与“商业”的区别。
并不是说艺术节的艺术家们不优秀,只是基于平台自身不同的筛选机制,从而显现出不一样的艺术面貌。这些新兴的艺术节,对于青年艺术家们来说,是一个试验田,不是什么权威的、或者说已经有人设包袱的机构,使得他们能够没有任何负担地去展现自己的艺术。
野餐艺术节往期现场
同样,消费这一动作对于此类艺术节来说也尤为重要,艺术家们聚集在一起做设计、卖原创,突破特定领域影响到更广泛的专业人群,还把创意变成商品,让有文化消费需求的人无障碍相遇,艺术与商业在此实现了更好地结合。
往期奇点艺术节现场
全都是泡沫,只一刹那花火?
虽然各大艺术节红红火火,正在成为联动城市的常态化运营品牌,但不可否认,质量上参差不齐。“亚化”和“同质化”是其逐渐显现的问题。
许多艺术节想通过“亚文化”不断地引流,制造更多的流量和话题,让大家误以为当代艺术就应该是很亚、潮流、喧闹的,让人难以沉下心去真正关注到艺术家本身或是艺术本身,有种喧嚣过后,什么都没能留下的感觉。“同质化”或可体现在主题策划、审美趋同、创作风格近似等。
2008捡漏艺术节798展览现场
捡漏艺术节以其独特的运营理念在各大艺术节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各类艺术节在城市中“井喷”,我们不禁会想未来之路在何方?艺术节在未来应该还会发展出更多样和更细分的类目,运营方式也会更多种多样。只有“把市场蛋糕做得更大,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只有更多不同形态的艺术节在这片土地上出现和“破圈”,文化生产才能实现其价值和意义。
编辑|张诗溦
校对 | 嘉琪
资料、图片|网络、本刊资料库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收藏拍卖杂志”(ID:scpm200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