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赵志瀚 Ryan Chiu
不久前落幕的香港10月拍卖周,苏富比举办「吴权博士藏珍:第二部分」专场。其中,乾隆御制洋彩交泰转旋瓶在万众瞩目下举槌,连佣HK$1.77亿易手,成为收藏界一时佳话。
这间跨国拍卖行决定乘胜追击,在接下来的伦敦亚洲艺术周带来「吴权博士藏珍:第三部分」专场,共148件拍品,以永乐青花和乾隆玉器领衔。本场拍品悉数无底价举槌。
编按:交泰瓶拍卖详情,请参阅《据悉由台湾企业家投得 乾隆御制交泰转心瓶HK$1.77亿天价成交》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纹执壶
高度:33.8 cm
来源:
-
伦敦苏富比1966年2月1日,编号155
-
吴权博士 (1910-1997) 收藏
-
吴莲伯博物院,1968年至今,编号M.6.1
估价:£200,000 - 250,000
唐朝 越窑青釉瓜棱执壶|北京故宫
明永乐 青花缠枝牡丹纹执壶|日本万野美术馆旧藏
清乾隆
「乾隆仿古」款
高度:22.3 cm
来源:
-
Hotel Drouot 德鲁奥拍卖中心,巴黎,1971年4月26/27日,编号396
-
吴权博士 (1910-1997) 收藏
-
吴莲伯博物院,1971年至今,编号Q.5.25
估价:£150,000 - 200,000
《宣和博古图》所载的汉朝奁
清雍正
「大清雍正年制」款
高度:50.4 cm
来源:
-
吴权博士 (1910-1997) 收藏
-
吴莲伯博物院,编号Q.8.30
估价:£100,000 - 150,000
哥窑名列宋朝五大名窑,自千年以前面世开始就为收藏家所追捧,如今传世数量极少,主要由两岸故宫收藏。釉面黑、黄色纹片交织为最大特征,有「金丝铁线」之称。另外因为胎体氧化铁含量高,故烧成后又有「紫口铁足」的特色。
「金丝铁线」开片主要是因为胎、釉在烧制和冷却时以不同速率膨胀或收缩而形成,本乃一种缺陷,但匠人却把之巧妙利用,在一定控制之下创出错落有致、独树一帜的开片美学,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美谈。
哥窑瓷器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明、清至今一直被视作名瓷仿烧。
抱月瓶创烧于明代,器形源自西亚地区金属器。曲线圆滑,颈部细直,附带双耳,器腹扁圆,故得名扁壶。由于形似满月,又雅称抱月瓶,海棠式则为后来变化出来的形状。观官方图片,本瓶除了近足处以外,口沿至颈部亦似乎有破损。
清雍正
「大清雍正年制」款
直径:51 cm
来源:
-
伦敦苏富比1964年1月7日,编号93
-
吴权博士 (1910-1997) 收藏
-
吴莲伯博物院,1968年至今,编号Q.5.14
估价:£100,000 - 150,000
在文学世界中,《蝶恋花》是词牌、即填词用的曲调名。许多风流人物,诸如欧阳修、苏东坡、李清照、柳永等等,都写过《蝶恋花》的词,内容大多比较哀愁,或悲人间白头,或伤多情余恨。
不过在工艺领域里头,蝴蝶穿梭于七彩花卉之间,则是相当讨喜而受欢迎的题材。
粉彩,乃是由瓷胎珐琅彩衍生而成的品种,于康熙中期出现。它在色料中掺以铅粉并加施玻璃白,有意令色彩不那么浓艳。用分水淡洗法涂饰花纹层次,色阶繁多,色调温润柔和。雍正时期的粉彩器,多以白釉为地施彩。由于此时的白瓷质量极高,胎薄体轻,胎釉似玉般温润细腻,更能突出线条纤细、色彩柔和的没骨画纹饰。
此粉彩大盘品相颇有需留意之处,尤其是从底部可见,碟心中间曾经裂开。
清乾隆
高度:237.6 cm
来源:
-
A.G. Langlois,泽西行政区,1965年11月8日,编号406及407
-
吴权博士 (1910-1997) 收藏
-
吴莲伯博物院,1968年至今,编号Q.12.1
估价:£80,000 - 120,000
上文谈及乾隆朝的青白玉奁时,以《宣和博古图》所载作为图片参考例子。其实它是一种图谱,共三十卷,由宋徽宗下令编纂,记录宣和殿所藏古器。
自此,「博古图」一词便用来命名专门摹写瓷、玉、铜等古代器物的图画。博古图既是绘画题材,亦经常作为工艺美术图案。画家或匠人有时会加以花卉、果品等装饰点缀,让博古图更添趣味。相机出现以前,博古图也承担着记录文化的作用。
以本对座屏为例,即以各种玉石和珍贵材质嵌成博古图,器物之多让人眼花撩乱,包括造型巧妙的双鱼花瓶、犀角杯、玉圭、玉磬、如意、景泰蓝等等。
行方表示,据现时记载,这对插屏或为孤品。
明/清乾隆
高度:13.6 cm
来源:
-
Bridgadier 及 B. C. Lake 收藏
-
伦敦苏富比1964年3月24日,编号19
-
吴权博士(1910-1997)收藏
-
吴莲伯博物院,1968年至今,编号M.4.3
估价:£70,000 - 90,000
此玉罗汉断代为「明/清乾隆」,并非明代或清乾隆的意思,而是行方判断玉器本身是明朝所制,而御制诗是乾隆时刻上去的,译文为:
露腹露胸,具大人相,语默两忘,何卷何放,住僧噶拉,法力无边,一以度万,如月在天。乾隆御铭
图录称此罗汉为杂哩逋荅,或为手民之误,全名应为「拔杂哩逋答喇」罗汉。
中国历史上素有十六罗汉与十八罗汉之说。乾隆曾就此事向章嘉国师请教,后厘定十六罗汉尊名与次序。台北故宫收藏有乾隆朝的十六应真墨,上以金书楷字写道:「第八伐闍那弗多尊者,今定为拔杂哩逋答喇尊者位第五」。
意思就是,这位罗汉原本称为伐闍那弗多尊者,排行第八,我乾隆帝现在把他的名号改为拔杂哩逋答喇尊者,改排第五。
无论是伐闍那弗多,还是拔杂哩逋答喇,对我们来说都太陌生。其实这位就是民间所叫的笑狮罗汉,传说本为猎人,因学佛而放下屠刀,狮子遂前来道谢,他亦因而得名。
说了这些古玩拍品,最后为大家简介吴权本人。
吴权生于官宦之家,自幼接受精英教育,考获巴黎索邦大学博士学位,后来成为了外交官。他热衷收藏,退休后醉心中国考古学与艺术研究,有能力辨认青铜器、玉器及造像的铭文或款识,与剑桥大学中国艺术及考古学教授郑德坤相交甚笃。在他收藏生涯初期,后者曾提供了不少指导。
1950年代中到60年代末,吴权购入逾千件藏品,几乎涵盖中国艺术每一个门类。他从拍卖会上投得不少名家旧藏,如大名鼎鼎的大维德爵士、「放山居主人」莫里森(Alfred Morrison)等等。1968年,吴权更以父亲吴莲伯之名,在英国南部设立私人博物馆,并不时将藏品借展。
清康熙
一组六册
尺寸:44.8 x 30 cm
来源:
-
吴权博士 (1910-1997) 收藏
-
吴莲伯博物院,编号286
估价:£80,000 - 120,000
清雍正
「雍正御制」款
直径:14.6 cm
来源:
-
伦敦苏富比1967年2月21日,编号108
-
吴权博士 (1910-1997) 收藏
-
吴莲伯博物院,1968年至今,编号Q.8.21
估价:£70,000 - 90,000
清雍正/乾隆
高度:38.2 cm
来源:
-
Craven伯爵夫人(1877-1961)收藏
-
伦敦苏富比1964年12月8日,编号57
-
吴权博士 (1910-1997) 收藏
-
吴莲伯博物院,1968年至今,编号Q.8.32
估价:£60,000 - 90,000
清雍正
「大清雍正年制」款
直径:17.7 cm
来源:
-
A.G. Langlois,泽西行政区,1965年9月20日,编号32
-
吴权博士 (1910-1997) 收藏
-
吴莲伯博物院,1968年至今,编号Q.8.14
估价:£60,000 - 80,000
明 佚名
《桐蒑策骑图》
设色绢本 立轴
尺幅:194 x 118.5 cm
来源:
-
A.G. Langlois, 泽西行政区,1965年9月23日,编号73
-
吴权博士 (1910-1997) 收藏
-
吴莲伯博物院,编号P17
估价:£40,000 - 60,000
拍卖行:伦敦苏富比
专场:艺萃流芳 - 吴权博士藏珍:第三部分
拍卖日期:2022/11/1|10am
拍品数目:14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值点网”作者:值点网(ID:thevaluecom)。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