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游记 007 |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理解安藤忠雄

建筑游记 007 |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理解安藤忠雄


© 视界计划
理解安藤忠雄。
 游 
建筑游记 007 |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01
 概述 

图源网络

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市西北,距市中心16公里,这里一面临山一面近水,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作为自然、文化与人三者交融的场所,艺术中心在一个巨大屋顶的覆盖下分为三栋二层的单体,从南至北的功能分别是展示、文化和教育。
展示栋由大小不同的展厅组成,用以展示相关的展品;文化栋主要包含了图书室与观演厅,承担文化传播功能;教育栋内部为一系列教室,可以供该区域及周边的孩子参加教育培训。所有的设备、管理用房及停车设施均设在地下。
在安藤的建筑中,由建筑实体所界定出的半室外空间一再出现,而且无一不是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们是与自然连结的纽带,是生活的中心,也是精神的载体。

© 33
对功能的多义表达
安藤曾说“我的作品有两个特点:用有限的、显露自身真实质感的材料和对功能的多义表达。
又说“为此,我强调与人的情感相连的不确定空间,以及那些位于确定功能之间的过渡空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所谓“不确定空间”或“过渡空间”的重视。在文化中心,即是大屋顶下的半室外空间。
它们是确定的“展示、文化、教育”功能之间的不确定的过渡空间,正因其不确定,因而具有功能的多义性。在这里,平台和大阶梯上可以有自由的穿行、热切的交流、老人们的健身、孩子们的嬉戏,还可以举行临时展览和非正式的表演。
建筑为村民的文化生活预留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使文化中心超越了既定的有限功能,从而楔入人们的生活。

© 33
对自然要素的运用
如安藤所言,“我思想中的自然是与原生的自然不同的。对我而言,神圣空间所关联的是一种人造自然或建筑化的自然。我认为,当绿化、水、光和风根据人的意念从原生的自然中抽象出来,它们即趋向了神性。”
经过三角形天窗投射下来的光斑就是建筑化的自然,在灰暗之中显得格外夺目。
水也是安藤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因此当我们走下大台阶,停在一片平静的水面之前时,虽有出人意料的惊喜,似乎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错觉,这一空间安排与水的教堂何其相似,当我们坐在台阶上,面对水面、柱子的倒影和阳光的反射,远处的自然风景,甚至于间或的微风、鸟叫、虫鸣……这一切确乎将空间变成了自然的容器。

© 33
对精神情感的承载
艺术中心在大屋顶的覆盖之下,其半室外空间的灰暗基调赋予了村民们融入其中的温暖感觉,而从空间序列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半室外空间借助着自然的力量,一步步将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引导着人精神的升华。


这一自然的容器不仅承载着人们物质层面的文化生活,也承载着人们的精神情感。

© 33




02
 摄影 


© 视界计划

© 视界计划

© 视界计划

© 33

© 33

© 33



03
 图纸 




Architecture Tour 第二季

暂定时间:2022.01.10-2022.01.16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游学招募内容


2022寒假建筑软件全能大本营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课程详情




 游 
建筑游记007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摄影 | 视界计划,33
参观时间 | 2021.07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匠山行记”(ID:gh_d836161f0f5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